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人:中锋打法新动向

(2018-10-14 12:11:53)

中锋打法新动向

    2018女篮世界杯比赛期间,本博客曾发表题为“日本女篮的大胆打法”一文。文中称日本女篮在半场进攻时五个人全站在外线拉空篮下,为外围突破创造条件。采取这种打法的还有比利时女篮,两个队虽然都采取拉空篮下的打法,但具体的打法却迥然不同,日本女篮采取的是外围持球突破打法,请看图1

   长人:中锋打法新动向 

  从图中可以看到,半场进攻时由于五个人全站在外围所以三秒区内很空,这就为外线持球突破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常常一个人能突破一、两个防守队员。

而比利时女篮采取的却是中锋策应的空切打法,请看图24

长人:中锋打法新动向

     长人:中锋打法新动向

    长人:中锋打法新动向
    比利时女篮在半场进攻时五个人也是全站在外面拉空篮下,中锋A从左角溜底线到右侧篮下在移动中接后卫传球,与此同时BC做掩护,C向篮下空切,在三秒区内接中锋策应球上篮得分。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中锋传球时做到了“球领人”〔图2中的小图〕。

日本女篮和比利时女篮之所以采用拉空篮下的打法有如下几个原因:

1.现在很多队的外围队员持球突破能力越来越强,拉空篮下有利于外围队员持球突破。

2.由于很多队都采用半场扩大盯人防守,所以进攻队员多利用持球突破或中锋策应空切来破对方的扩大盯人防守。

另外,这种打法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涉及到中锋的站位问题,中锋不再是固定站在三秒区腰上,而是站在外线,活动范围变大,由外线跑到内线在大范围移动中接球进行策应,换句话说就是“欲内先外”,请看图5

  长人:中锋打法新动向

 

   中锋5号欲到罚球线附近进行策应,先站在左角位置,然后移动到图中位置接1号传球进行策应,1号做摆脱假动作后向篮下空切接球进行进攻,这就是中锋的“欲内先外”及“欲上先下”、“欲左先右”,而不是固定死站在一个位置。拉空篮下打法突出表现在中锋站位、在移动中接球、活动范围越来越大这几点变化上,过去中锋固定站在篮下和三秒区腰上的打法现在已很少被采用。

这里还需要明确一个问题,中锋“站位”的变化和“中锋策应”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不能混为一谈。中锋“站位”是半场进攻中中锋的“位置”问题;而“中锋策应”则是“打法”和“技术”的问题,中锋站位的变化、活动范围越来越大并不意味着中锋策应打法和技术显得不再重要,相反却显得越发重要,比利时女篮通过中锋策应为外围创造空切机会就是一例。前文提过:“不仅中锋应该掌握策应技术,场上五个人都应该掌握策应技术,小个子也可以在内线进行策应”,策应技术在今天显得越来越重要。

日本女篮和比利时女篮拉空篮下外围突破和空切的打法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世界女篮篮坛的新动向,也反映了中锋打法的新变化,这种打法和新动向值得中国篮球、特别是女篮的高度重视。

   不仅是女篮,最近在中国举行的NBA中国赛,“独行侠”队和“76人”队在比赛中也常常采用这种拉空篮下的打法。它进一步说明,过去中锋死站篮下的那种“站桩式”的打法现在很多队已很少采用,中锋的活动范围变得越来越大,中锋不是站在篮下“站桩式”地接球,而是在移动中接球。对于中锋在移动中接球这个问题,即便是五六十年代中锋采取“站桩式”打法的那个年代,中国篮球传统打法也要求中锋尽可能要在移动中接球,而不能站在篮下不动地接球,举个例子,请看图6

   长人:中锋打法新动向 

  4号往底线方向运球,中锋向罚球线反向移动,两个人在互相交错移动中完成攻中锋球,也就是说中锋是移动中接球的。中国篮球传统打法所强调的这一点,今天反映在比利时女篮和其他许多队身上,说明中国篮球传统打法过去所强调的这一点在今天看来仍然是非常正确的。

  无论是日本女篮拉空篮下外围队员持球突破,还是比利时女篮和其他很多队中锋在大范围移动中接球为外围创造空切机会的打法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世界篮球的新动向,这一点应该引起中国篮球、特别是我们教练员的高度注意与重视。我们必须以敏锐的眼光从这些战例中捕捉到世界篮球的发展动向,对照我们现在的打法,看看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值得我们改进的,这样才能提高中国篮球的水平!

  最近看了CBA几场比赛,让一些老教练、老队员惊奇的是有些队的中锋仍然是死站篮下接球,仍然是“站桩式”打法,活动范围很小,不仅不方便外围队员持球突破,而且由于不是在移动中接球,中锋往往很难接球,很难打出中锋策应、外围空切的“传切配合”。对此,我们一些老教练、老队员就在想,难得我们一些教练和球员就不看外国队的这些比赛吗?不从中捕捉世界篮球的一些新动向吗,不琢磨琢磨一些新的打法吗,不从中汲取一些新的“营养成分”将它变成自己的东西吗,在研究、探讨世界篮球新动向方面难道我们有的教练和球员的头脑就这么麻木吗,如此这般中国篮球怎么能提高水平,怎么能和世界篮球水平同步前进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