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5]邰玉峰谈青年队和高大中锋训练

[连载-5]
一.
1.
根据国外资料介绍,著名运动员的后代有50%的人运动
能力突出,在我国也出现了一些将门虎子,如吴忻水、宋晓波等。北京队的男队员中目前有20个人的父母都是运动员出身,其中闵鹿蕾、刘胜、杨军、单涛进入了国家队。从我们国家来看,运动员后代的成材率会更高一些。
2.
捷克人哈弗利采克有一个父母与子女身高关系的公式,
我们在选材时就依据了这个公式:[父身高+母身高]×1.80÷2。我们在选拔队员时除本人的身高和年龄之外,还调查了其父母的身高,甚至叔、姑、伯、舅、姨的身高也作为参考。杨军、单涛的母亲均1.80米多,父亲1.90米多,计算下来他们的身高将会在2.05米-2.10米左右。
3.
确的身高预测数据。他们的骨骼年龄均比实际年龄小两年以上,说明他们能长的很高。杨军预测2.13米,单涛2.11米,巴特尔2.09米,实际证明他们均超过了骨龄片预测的身高。
4.
青春期的发育是人的第二个快速增长期,从杨军等人14
岁的状况来看,他们都没进入青春发育期,四肢修长,娃娃脸,喉头没长大,没长胡须,腋下无毛,也没长阴毛,他们脚大腿长腰短,脚穿46-47号球鞋,腿特别长,裤长为3尺7,而坐下时较矮和普通小孩一般高,所以晚熟也是我们选拔队员的重要依据。
5.
生理机能主要指运动员的心肺功能,据国外资料介绍,
小孩到11岁时心肺机能指标就已达到稳定阶段,可以预测将来队员的运动能力。预测的项目较多,例如脉搏频率、呼吸频率、每公斤体重的吸氧量、呼吸量、氧脉搏及每次呼吸的吸氧量等等。我们目前只能做简单的脉搏频率测定,主要测两个指标,心脏循环的负担能力和恢复能力。
未完待续
(注1:作者指出:“世界高大中锋掌握的技术更加全面”。何谓全面?中锋和高大中锋在初期训练时从进攻技术方面来讲必须掌握以下技术:背对篮原地转身跳投、背对篮左右跨步转身跳投或后仰跳投、背对篮左右跨步勾手投篮、背对篮前转身持球切入和后转身持球切入、策应传球技术等,只有掌握了这些技术才能称为全面,缺一不可。以此为标准衡量CBA赛场上的中锋和高大中锋,有几人能称为“全面”?另外,在老北京队训练中锋和高大中锋时是把他们当小个子练的,要求他们掌握小个子的快速技术,遇到比我矮的用身高优势“欺负”对方;遇到比我高的,用快速灵活的技术打对方。)
(注2:作者强调:“他们是进攻的中枢,能策应传球”,希望各位网友深刻领会这句话。无论是中国篮球传统打法还是老北京队的打法,中锋都是进攻的核心,半场进攻时是把球传给中锋后才展开进攻的,而现在中锋在半场进攻时成了“小催倍儿”/打下手之意,控卫成了进攻核心,中锋只会跑到三秒区外给控卫做挡拆,丧失了进攻核心的作用,不仅导致大材小用,而且大大削弱了篮下的进攻威力!另外,如上所述,中锋必须掌握策应技术,老北京女篮一位队员说:“现在策应配合几乎失传!”、“现在只有不讲理赌博式的投篮,一人运球四个人站着看,一打五,中锋只会高位掩护,防守时五个人防不住一个”。试问:现在CBA有几个中锋擅长策应传球技术的?就连NBA也一样,除了加索尔、邓肯外有几个擅长中锋策应的?)
(注3:作者明确指出:“一个球队如果没有高水平的中锋,是无法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的”。结合上述两点我们不仅思考这样的问题:中国男篮现在有像作者所说那样的高水平中锋吗?如果没有我们将如何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注4:上述三位高大中锋经过四年正规训练在第五年都进入国家队,不仅上述三位高大中锋,老北京队很多运动员都是这么成长起来的。之所以能在短期内培养训练出优秀的运动员,主要原因是老北京队科学系统严格细腻的“科班式”训练,训练中遵循了“三年打基础,第五个年头出成绩”的原则。没有科学系统严格细腻的训练就很难出人材。现在无论是中国男篮的中锋还是CBA的中锋,普遍存在基本功、基本技术不足的问题,技术单调,其原因恐怕要从他们的初期训练中去寻找,是否科学系统?是否严格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