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场球折射出两岸高中球员的差距
昨晚耐高巅峰赛“清华附中”对台湾“能仁家商”的比赛引起很多人的兴趣,“清华附中”以60:65输给“能仁家商”,在全场比赛中“清华附中”一直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一场比赛反映和折射出两岸高中篮球水平存在的差距。正如一位资深老教练所说的:“台湾高中的篮球水平高于大陆这是个非常大的问题!”,因为高中球员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大学篮球的水平,而大学的水平又与CBA有着直接的关系。
“清华附中”曾获得过大陆高中篮球联赛十连冠冠军,虽然前不久输给“北京四中”未能获得冠军,但可以说仍然是大陆高中篮球一支实力很强的球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大陆高中篮球的水平,但就是这么一支球队却输给台湾“能仁家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目前两岸高中篮球水平的差距。
下面谈谈笔者的观后感。
1.“清华附中”的投篮命中率为什么低?
首先,两岸小球员的身体素质基本都差不多,严格地说都不那么壮实,块头都不那么大,力量都不那么强,但相比之下“能仁家商”球员的身体素质要好一些。身体素质、特别是专项身体素质会直接影响球员的技术动作。“清华附中”的投篮命中率之所以很低,一位资深老教练指出了个中原因:“清华附中一个特别突出的问题是投篮命中率非常低,打了一节才得10几分,投篮命中率为什么那么低?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在做投篮技术动作时控制身体平衡性的能力差,稳定性差,控制不好身体平衡性和稳定性会直接影响投篮命中率。另一个是,当控制不好身体平衡性和稳定性时,在出手投篮的一刹如果能利用手指手腕的力量控制球也能弥补身体的平衡性和稳定性,这就说明清华附中小球员的手上功夫不行,这两点是造成清华附中投篮命中率非常低的原因。”
另外,在比赛中我们还看到,“清华附中”的小球员在快速运球时常常运着运着就“马失前蹄”造成失误,这种现象同样反映了行进间快速运球时控制不好身体平衡性和稳定性的问题,也反映了手上功夫差的问题。这些现象说明清华附中的小球员需要进一步提高专项身体素质水平,特别是需要加强行进间快速技术的训练。
2.“能仁家商”小球员具有快速意识:
“能仁家商”在比赛中采取了类似辽宁队全场紧逼、后场联防的混合防守,给“清华附中”很大压力。“能仁家商”打的是典型小个打大个的打法,特别是他们具有很强的快速意识和反击能力,全场比赛中屡屡打出许多非常漂亮的快攻,这一点在比赛中显得非常突出!虽然“清华附中”占据着身高的优势,但在“能仁家商”的快速反击面前显得有些一筹莫展,非常被动!也许是“清华附中”小球员过去习惯站着打,一旦遇到“能仁家商”小球员的快速反击进攻节奏立马乱了套!这一点也是他们投篮命中率低和输球的根本原因。
总的来说,无论是个人技术还是战术配合意识、特别是快速意识和行进间快速技术,“能仁家商”的小球员都强于“清华附中”。在“能仁家商”小球员身上还能看到一些中国篮球元素,而在“清华附中”小球员身上却很难看到了!
3.“清华附中”为什么在最后2分钟才打全场紧逼?
把全场紧逼当作“救命稻草”来用,而不是当作一种积极主动的防守方法来用,不到比赛最后时刻不打全场紧逼,这是NBA和CBA一些队的套路。昨晚清华附中如果早点打全场紧逼也许还不至于输球,这种陈旧固守的观念也反映在大陆高中篮球上,特别是教练员身上,这是非常可怕的!
“清华附中”作为大陆高中一支很优秀的球队在昨晚比赛中暴露出上述许许多多问题,它在一定程度上也暴露出大陆在青少年篮球训练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在一般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素质训练上的差距。
〔2〕
在篮球基本功训练上的差距。
〔3〕
在行进间快速技术及快速意识等方面存在的差距,等等。〔当然“能仁家商”也程度不同的存在这些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仅反映在“清华附中”身上,在很多高中球队同样也存在这些问题。另一个问题是教练员的水平问题,“清华附中”在比赛中所暴露的这些问题也许是教练员在平时训练中并没有重视这些环节,也许是看不出来所存在的这些问题。在青少年训练中,在一些篮球俱乐部训练中都程度不同地存在不那么重视篮球基本功和攻防脚步动作训练的现象,反而大练特练诸如一个人运两个球等等那些花架子玩意儿;有的篮球俱乐部还聘请了洋教练训练青少年,但洋教练教的却不是篮球基本功、基本技术和攻防脚步动作,教的却是玩球耍球等没有技术规范要求的一些趣味性很浓的东西,练习时甚至要还配上音乐,请问:真正的篮球基本功训练还需要音乐吗!?青少年正是打基本功的黄金阶段,如果把时间都花费在这些花架子上,难道不是误人子弟吗!如此等等,这些所谓的训练怎么能打好我们青少年的篮球基本功和基本技术基础呢?!在这种背景下训练出来的青少年球员能涌现出优秀的球员吗?在这种背景下训练出来的球员一旦遇到具有“小快灵”打法与风格的“能仁家商”,怎么能不输球呢!
一场高中篮球比赛让我们值得深思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