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人:关于“快攻”历史的对话-2
(2018-03-20 11:26:03)关于“快攻”历史的对话
―――2――-
李某:快攻在那个时候还有个专业术语,您猜叫什么?
笔者:叫什么?
李某:叫“迅攻法”!有意思吧!
笔者:有意思!有意思!迅速进攻方法!
李某:对对对!就是这个意思!
笔者:有“迅攻法”是不是还得有个“慢攻法”,哈哈……
李某:您猜对了,但不叫“慢攻法”,而叫“缓攻术”!
笔者:“缓攻术”?哈哈,意思一样。
李某:对!所谓“缓攻术”按现在的说法就是半场阵地进攻,当时球员是这么打的,…..
笔者:怎么打的?
李某:利用球员之间的“烟幕术”…….
笔者:什么叫“烟幕术”?
李某:嗨!就是掩护和跑八字什么的,快速传递,迫使防守队员相互冲撞借机跳投或者向篮下切入。
笔者:你所说的“快速传递”十分重要,看来当时的球员就认识到快速传球的重要性,而我们现在很多球员在场上却迷恋运球,这很值得现在球员反思啊!
李某:是,我同意您的说法。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半场进攻也绝对不是所谓的“站着打”,而是通过五个人相互传递跑位造成投篮或持球切入的机会,…..
笔者:看来中国早期的篮球就反对“站着打”,而是五个人穿插跑动创造进攻机会,而现在很多队却站着打,相比之下这具有很大的讽刺“味道”啊!
李某:是,当年北派篮球队具有快速的风格,而南方的“群声队”则以“缓攻术”为主,他们利用天衣无缝默契的配合大败华北劲旅,这个例子说明当时的篮球绝对不是“站着打”。
笔者:无论是当年北派篮球还是南派篮球,都不是“站着打”,而是动起来打,这很令人深思啊!
李某:是啊!我们常说解放后中国篮球的水平提高了,进步了,这当然是客观事实,但并不是解放前中国篮球因为快攻打的少就落后,….
笔者:对!中国早期篮球提倡动起来打的指导思想就很正确,很先进!
李某:我认为,任何攻防技战术的先进性和科学性都与当时的规则和社会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客观地说,解放前或解放初期中国篮球比赛打的节奏比较慢,得分少,最主要的原因是当时的篮球规则对快攻不利,篮球诞生五十多年后对对进攻时间一直没有限制,所以那时比赛双方都是磨着打,所以快攻打的很少。
笔者:是的,后来有了30秒的规定。
李某:30秒一出来,实际是对快攻的一种保护,它迫使双方必须加快进攻节奏,因此快攻也就成为很多队必须重视的打法!
笔者:你说的对!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七八十年代,中国篮球快攻得分一般占总得分的1/3左右,非常重视快攻:现在是24秒,按理说更应该重视快攻,更应该加快进攻节奏,但事实并非如此,现在有几个队快攻得分能占总得分1/3的?太少了!
李某:我们研究篮球攻防技战术及历史,必须站在当时所处年代的角度去研究分析,现在一提过去中国篮球就认为很落后,其实站在那个年代背景下并不是那样,….
笔者:对!就拿中国早期篮球重视快攻、动起来打这一点来说,在今天看来也不落后!
李某:此外,现在有的人对篮球术语不是不懂就是一知半解,往往经不起历史的推敲,…..
笔者:是的,甚至有瞎编乱造的!
李某:这些只能成为让人贻笑大方的笑料!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