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准灵”不可测吗?
目前在篮球理论界存在这么一种观点,篮球比赛中的“快准灵”是不可测的。笔者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快准灵”的风格不仅是亚洲各国篮球的风格,也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到七八十年年代中国篮球的风格,如果“快准灵”不可测的话,是个虚无缥缈和抽象的东西,那么亚洲和中国篮球在过去数十年间怎么会形成这种风格,怎么进行统计、总结和提高呢?!
“快准灵”到底能不能测量?回答是肯定的。
首先看“快”,它指的是打的速度要快,例如推进速度要快、反击速度要快,传球要快,组织半场进攻配合速度要快,等等。既然“快”主要体现在速度上,那么众所周知速度是可以测量的,非常简单,用个秒表就可以测量出来。举个例子,两个队比赛,我们统计两个队的快攻反击速度,从后场发界外球、抢到篮板球或抢断球开始即开始掐表,到球进篮筐停表,这样就可以统计出两个队快攻反击速度的数据,然后计算出平均值,通过平均值的对比就可以得出两个队快攻反击速度的不同,例如,A队快攻反击平均速度是3秒,B队是4秒,我们就可以说A队快攻反击速度打的比B队快!这就说明“快”是可测的,可以通过具体的数据进行说明和对比的,而不是不可测的。
“准”主要指的是各种投篮准,例如三分球准,跳投准、罚球准等等,这就更好办了,统计上述各种命中率就行了。例如,A队上述各种投篮平均命中率是70%,而B队则是60%,那么我们就可以说A队的投篮命中率比B队准,所以“准”也是可测的。
再说“灵”,“灵”主要指的是“灵活多变的攻防战术打法”,它似乎不像快、准那么具像,好象不能通过数据统计来说明问题,其实不然!它可以通过间接的数据来进行说明。例如,两个队比赛,A队曾在整个比赛过程中运用过三次全场紧逼防守,并且通过全场紧逼取得了比赛的胜利,每次采取全场紧逼防守都能捞回若干分,并造成对方若干次失误,如果把三次全场紧逼防守上述的数据统计出来,例如,通过三次全场紧逼防守共得分12分,造成对方传球失误五次,我们就可以说A队在防守战术方面具有灵活多变的打法,从而取得比赛的胜利。所以,“灵”可以通过间接的数据表现出来,也是可测的,并非是虚无缥缈不可测的。
通过上面的分析说明“快准灵”决不是不可测的,而是可测的,是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数据表现出来的,过去中国篮球也好,北京篮球也好,正是通过上述各种统计方法对“快准灵”进行统计的,并根据这些数据进行总结的,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改进其不足之处,进一步提高“快准灵”的打法和风格,使自己的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这就是中国篮球和北京篮球在过去岁月所走过的道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