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拆」一词的由来
现在「挡拆」一词及其打法不仅尽人皆耳熟能详,而且在世界篮坛上被广泛运用;不过大概很少有人想过「挡拆」一词到底是怎么来的,什么时候在中国篮坛上开始出现的,什么时候开始运用的?是不是从美国NBA学来的?
“百度”上讲「挡拆」是这么来的,请看图1:

按照“百度”该帖的说法,张卫平翻译过来「挡拆」大约也就是前三十来年的事,给人的印象似乎是从那个时候「挡拆」在中国篮坛上开始流行的,换句话说是从美国NBA学来的。
「挡拆」一词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在中国篮坛上出现的吗?是在张卫平翻译后才在中国篮坛开始流行的吗?是跟美国NBA学来的吗?否!「挡拆」一词早在上世纪1955年就在中国篮球攻防技战术书籍上出现了,比张卫平翻译该词要早大约三十来年!说句玩笑话,「挡拆」一词在中国篮球书籍上出现时张卫平还是个5岁的小孩子!
据上海一位年轻网友给笔者提供的资料来看,上世纪1955年八一篮球队曾出版了一本攻防技战术书籍,该书内不仅有了「挡拆」一词,而且还详细介绍了利用掩护和持球切入进行「挡拆」的打法,这就说明「挡拆」一词早在上世纪1955年就出现在中国篮球攻防技战术书籍内了,并被八一篮球队所运用。需要指出的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由于当时的社会背景,中国篮球和美国篮球几乎不可能发生任何关系,也就是说不可能是从美国“批发”来的!而是我们创造的!至于上世纪1955年美国的篮球书籍中有没有「挡拆」一词,NBA当时是否运用了「挡拆」打法,笔者不得而知。如果谁以为中国直播NBA比赛后中国人才知道「挡拆」打法,才知道「挡拆」一词那就大错而特错了!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挡拆」打法在中国篮球攻防技战术书籍中和在教练员、运动员口头中常常使用「后掩护」一词,也就是说,「后掩护」就是「挡拆」;「挡拆」就是「后掩护」,二者是一回事,而八一篮球队在书中则使用了比较形象的「挡拆」一词,仅从中国篮球的历史来看,八一队很可能是「挡拆」一词的发明者。
该网友还提供资料说,中国篮球老前辈、原上海华联篮球队的吴成章先生在1946年前和同队的范政涛先生一起打球时还不知道「后掩护」打法,直到菲律宾篮球队来华访问比赛后他们才开始了解这种战术打法。当时北平天津的篮球名将组成了“华胜队”,教练员是姚恩汉,队员有傅金声、刘学琦等人。该队和上海“群声队”打比赛时,被上海“群声队”的掩护战术打的团团转,尤其是打盯人时不知道换防,防守打的还是30年代的五人联防,结果“华胜队”以大比分负于上海“群声队”,此后掩护战术打法开始传向北方,逐渐有了后掩护、侧掩护、定位掩护、行进间掩护等等打法,极大丰富了中国篮球战术打法。
美国NBA有的,我们中国篮球早就有了!不仅是「挡拆」,就拿“五人快攻”来说,十多年前一位美国篮球专家来华讲学,介绍了“五人快攻”,当时我们有位教练竟呼“敢情还有五人快攻哪!?”,殊不知,我们中国篮球传统打法不仅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开始打“五人快攻”了,而且形成系统的打法和理论。后来此事被很多老教练、老队员得知成了笑料。
最后笔者想和很多年轻球迷和网友说一句话:中国篮球传统打法“殿堂”中的好玩意儿多了去了!
--感谢上海网友提供的资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