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篮球史上从未有的打法
昨晚中国男篮〔兰队〕以71:97惨败于澳大利亚队,输了26分,第三次无缘四强,昔日中国篮球亚洲霸主的地位离我们越来越远了!赛前几位老教练曾互通电话预测该场比赛的结果,大家不约而同地都说大概得输20来分左右,这还真叫这几位老教练说着了!笔者今天早晨对一位老教练说,中国男篮的问题不是什么具体问题,而是得了危及生命的“大病”!
客观地说中国队上半时打的的确不错,是开赛以来打的最好的,不仅打出许多漂亮的配合,还曾一度领先,如果上半时的势头能在下半时保持下去,赢球和进入四强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但遗憾的是、或令人不解的是,下半时的中国队和上半时相比几乎判若两队,下半时竟然全面崩盘,对此网上有许多评论,有人认为罚球命中率太低;更多的人认为是体力不支所造成的;还有人认为中国队外围球员怕对方逼抢,徐济成则认为中国队在速度、力量和技术上存在问题。笔者完全同意上述看法,但中国队在半场进攻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惨败的重要原因。
探寻这场比赛输球的原因,笔者认为不能光从这场球上找原因,要联系开赛以来、甚至此前一系列比赛上去寻找原因。中国男篮都存在什么问题?这是个大课题,本文只从中国男篮在进攻上、特别是半场进攻上谈谈个人的看法。
前篇博文最后曾提到:为什么中国男篮就打不出像韩国队那样流畅的配合?这个问题是和中国男篮半场进攻有密切联系的。中国男篮虽然有时也能打出流畅的配合,但从整个比赛来看所占比例还是很低的,正如央视主持人所说的,中国男篮半场进攻打的不流畅!为什么打的不流畅?笔者认为有如下原因:
1.
推进速度太慢:这是中国男篮多年未能解决的老毛病了,由于
推进速度太慢,导致半场进攻所剩时间有限。正如徐济成所说的,中国男篮在速度上已跟不上现在篮球发展的趋势,篮球比赛的速度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在接应速度和推进速度上,韩国队、菲律宾队、澳大利亚队、伊朗队等、包括日本女篮等强队无一不是讲究推进速度,中国男篮后卫那种直立身体“迈方步”式的运球推进已大大落后,有图为证:
为提高速度首先讲究第一传出手要快,其次要在行进间“跑勾”接应,然后通过传球快速推进。而中国男篮长期以来都是往后跑或原地接应,然后采取运球推进,导致推进速度十分缓慢,球到前场往往需要6、7秒甚至12秒左右。不彻底解决中国男篮推进速度问题就打不出速度,打不出速度就会落后受制于人!
2.接球后运球的问题:
半场进攻中中国男篮五个人常常是谁接球后都在原地运几下球,你运2、3秒,我也运2、3秒,导致半场进攻出现4、5次2、3秒的停顿时间,各位网友不妨闭上眼睛回顾回顾是不是这么回事。半场进攻常常出现3、4存或4、5次的停顿现象,试问:这么打能打出流畅的配合吗?不仅如此,当球打到中锋手里时就上演了“一个人打、四个人站着看”的场面,几乎全面停顿!
3.半场进攻倒球的问题:
所谓“倒球”是指半场进攻互相传球和快速转移球。老北京男
篮队员芦诗连曾用“手不黏球、马不停蹄”八个字高度概况了半场进攻球员应遵循的原则,接球后如果没有个人进攻机会要立刻出手传球,然后穿插跑动,半场进攻中球得像“蜻蜓点水”似的在五个人手里传来传去,快速倒球、快速转移球就能让防守队员疲于奔命跟着球转悠,如此这般,防守队员就很容易出现漏洞,从而创造很好的进攻机会,这就是“手不黏球”所带来的。
中国男篮在半场进攻中是怎么打的呢,我们随机截取一个场面来说明,请看图1-4:




根据笔者拍摄的视频计算,A〔大概是刘小宇吧〕运球用了3秒,B运球又用了4秒,A运球又用了8秒,该半场进攻球就在A和B两个人手里,其间出现3秒和4秒的两次停顿,球不在五个人手里快速倒球、转移球,而只在两个人手里转来转去,这么打能打出流畅的配合吗?
笔者认为以上都是中国男篮在半场进攻中打不出流畅配合的重要原因。
在结束本文时笔者心里就在纳闷,中国男篮的这种停停顿顿的打法到底是从哪儿来的?是跟谁学的?跟NBA学的?人家也不这么打啊!据笔者所知,在中国篮球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这种打法,可谓史无前例,它到底来自何方,笔者百思不得其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