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京篮老队友
京篮老队友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1,141
  • 关注人气:37,45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人:能赢的球

(2017-07-29 19:07:07)

能赢的球

                ――评中日女篮之战

    昨晚2017亚洲女篮锦标赛中国女篮以7174惜败日本女篮,本来是能赢的球却输了,令人遗憾!但客观地说,甭说输3分,就是输5分、10分都在一般正常范围之内。输3分,说明两个队势均力敌水平相当,输球原因可能在于对一些具体问题没把握好,没处理好。另外,对阵卫冕冠军日本女篮仅输3分,2015年由洋教练马赫执教的中国女篮是输给人家35大分,由中国教练许利民率领的这支中国女篮只输3分,比洋教练马赫强多了!这说明洋教练并不比中国教练的水平高多少,甚至不如中国教练,中国教练执教的中国女篮所表现的水平比洋教练训练的队伍高多了!况且这场球本来应该能赢,只是在一些具体问题和环节没处理好而导致最终失去决赛权。

   这场球前三节可以说是“拉锯战”,比分交替上升,问题出在第四节打到6658的时候,邵婷罚进1分,比分变成6758,后来又打成6960,中国女篮领先对方9分并打出122的局面,这种形势对中国女篮来说是非常有利的条件,可惜中国女篮没捕捉到这一战机,使本来有利的形势开始逆转。此后中国女篮投篮不进,频频失误被对方打出快速反击,半场防守看球不看人,让对方空切或溜底线接球上篮得分,防对方持球队员上手抢球导致漏人被对方频频上空篮得分,日本女篮的比分开始迅速上升,直至终场以7174结束。

  中国女篮的问题都出在什么地方?下面综合一些老教练、老队员的看法评述如下:

16960领先关键时刻半场进攻打法不统一

   中国女篮中锋李月汝〔?〕在几场球中发挥的不错,在6960领先的关键时刻,中国女篮如果能统一半场进攻的打法,明确进攻重点,也就是说明确通过谁进攻,这在比分领先和落后状态下是非常重要的!这时如果发挥李的身高优势,在篮下利用“亮中锋”打法,打成功率,可能就会保住9分的优势奠定胜利的基础。

怎么打“亮中锋”,请看图1

长人:能赢的球 

   如图所示,利用“亮中锋”打法可以充分发挥李的身高优势在篮下进行杀伤,如果当时中国女篮能明确和统一这个打法,半场进攻稳扎稳打就不会出现比分迅速下降的现象。如果对方包夹中锋,中锋接球后不要利用接球后的第一机会进行进攻,而要回传球给外围队员,当对方包夹队员上前防守外围队员1号时,1号可以迅速再次攻中锋球,中锋利用第二次接球机会再行进攻,这样就能有效地破坏和瓦解对方的包夹。在6960的关键时刻,中国女篮未能捕捉到这一战机,未能统一半场进攻打法,未能充分发挥中锋在篮下杀伤的作用,从而导致比分迅速下降而最终败北!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正如一位老教练所说的,中锋“站桩式”打法和“拍照式”攻中锋球都显落后,上面所说的“亮中锋”打法都是在移动中攻中锋球、在移动中进行进攻的。这里就涉及到高大中锋的训练问题,高大中锋的脚步动作和灵活性等问题,一定要把高大中锋当作小个子来训练,在今天21世纪绝不能还打上世纪五十年代“站桩式”的落后中锋打法

2攻中锋球失误过多

  一位老队员赛前就指出,非常担心中国女篮攻中锋球技术的问题!说中国女篮不会攻中锋球似乎有点牵强,但在攻中锋球上的确存在问题,昨晚赛后一位老教练也指出,攻中锋球失误过多!

  让我们随机抽取一个例子,请看图2

长人:能赢的球 

  外围队员和中锋呈一条直线没有角度,不仅中锋很难接球,而且容易被对方抢断,昨晚中国女篮在这个环节上出现不少失误球,这一点也是失利原因之一。另外,即便中锋接球仍然出现四个人站着看的现象,请看图3

长人:能赢的球 

  中锋双手举着球朝外围四个队员“拜四拜”,仍然没人空切移动,和日本女篮半场进攻频繁空切移动比起来,我们女篮打的明显有点呆板。

3换人过于频繁

   这场球中教练许利民在换人上显得过于频繁,有的队员上场刚打一、两分钟就被换下,换人太频繁了!例如第四节打到一半时换上黄思静,刚上场就在外围撒手三分球,不进被对方打出快速反击,结果又把黄换下,这样例子在全场比赛中屡屡出现,球员上场刚打一、两分钟就被换下,对这么重要的比赛来说如此频繁地换人导致场上没有一个稳定的阵容,阵容处于波动状态之中,联想到中国女篮的频频失误,不能不说与频繁换人没有关系。如此关键的比赛,如果不是场上队员失常,或攻防战术打法的需要,应尽可能少换人,使场上有个稳定的阵容,使场上队员有个稳定的技术状态。相比之下,日本女篮就不像中国女篮那么频繁地换人,对比之下中国女篮的换人显得太过于频繁了,中国女篮最终失利不能不说与频繁换人有着直接的关系。

4速度跟不上人家

   中国女篮在全场比赛中虽然也打出几次快速反击,但从整个比赛来看在速度还是跟不上日本女篮。电视主持人于嘉说“日本女篮的速度实在太快了!”,于嘉说的没错,但笔者不得不提出反问:“人家能打出速度,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打出速度?”。

  中国篮球传统打法强调速度,快速灵活本来就是我们中国篮球的特点与风格,其实日本女篮的打法和风格就是原来我们的打法与风格,过去中国女篮就是这么打的,很多年轻人没看过前中国男女篮过去是怎么打的,其实只要看看日本女篮是怎么打的就明白了,过去我们就是这么打的。从某个角度来说,日本女篮的打法与风格可以说是过去中国男女篮打法与风格的翻版!可惜的是我们把自己的特点和风格丢的差不多了!

  于嘉还说,日本女篮在防守上的专注度、攻击性值得我们学习,于嘉说的也没错。但是,防守上的这种专注度和攻击性也是我们过去的特点,只不过我们在这些方面有很大的消退罢了。日本女篮在防守上的专注度、攻击性等虽然很强,但她们还有一点并没做到,这就是我们过去强调的在防守上“五个人要当七个人用”!无论是守联防还是守盯人,五个人要当七个人用!什么意思呢?就是要求五个人的防守控制面积要像七个人控制的面积那么大,换句话说就是要通过积极的滑步力求控制更大的防守面积与范围,五个人在防守时就像大海的波涛似的,忽而左,忽而右;忽而上,忽而下,让对方持球队员一看眼前都是人!这一点不仅日本女篮没做到,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中国女篮更没做到,如果中国女篮在防守上具备这样的能力,就不会出现防守频频漏人的现象了!

  于嘉还说,这些关键在于教练的要求!于嘉说的太好了!类似上述列举的问题对今天的球员来说很容易解决,关键在于教练有没有要求!

  中国女篮虽然输掉了这场球,但在中国教练许利民执教下这支中国女篮所表现出的明显进步,在攻防技战术打法上所表现出的诸如“一条龙”破紧逼打法等的中国元素还是应该肯定的!中国女篮要想进一步提升,只有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学习、继承和发展中国篮球传统打法,舍此别无出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