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人:摩洛哥、西班牙之旅-8

摩洛哥、西班牙之旅-8
第八篇:摩洛哥的贫富
摩洛哥除阿拉伯语外也使用法语和西班牙语。1912年沦为法国的保护国,1956年3月摩洛哥独立, 1957年8月14日定名为“摩洛哥王国”,1961年2月默哈穆德五世国王逝世,3月哈桑二世登基,1999年7月23日哈桑二世去世,同日王储西迪·默哈穆德即位,即现任国王默哈穆德六世,图1-3:
我们走在街上也多次遇到司机礼让我们先行的事,每每遇到这样的事,过街后总是向司机挥手致意表示感谢,礼尚往来嘛,人家礼让咱们也得回礼表示感谢。摩洛哥虽然不是富裕国家,但这一点却让人非常佩服!另外,在整个旅行过程中没见过街上有打架吵架的,也没看到司机坐在驾驶室内互相对骂甚至下车在街上大动干戈的,人们之间似乎都非常和谐,这一点给笔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看来社会秩序好不好并不能和生活水平画等号。
摩洛哥人民的生活水平差距非常大,两极分化严重,富的真富,穷的真穷,在旅游过程中到处都可以看到很多富人,无论在现代化的城市里还是在古镇,都可以看到穿戴讲究衣着华丽的富人开着私家车和摩托车,同时也能看到很多沿街乞讨的穷人,甚至是儿童,乞丐、要钱的比比皆是。笔者印象最深的是摩洛哥一般老百姓买香烟的事,在国内,就算最穷的人,买香烟起码也得买一包吧,但摩洛哥的一些穷人买香烟竟然论根买,常常是买一、两根,几乎没看到有买一包烟的!无论在哪个景点休息,只要你一抽烟,立马就有人过来跟你要烟,你给他一根,他还要第二根,有时导游小米就说:“甭给他!别惯着他们!”。
在舍夫沙万“蓝色小镇”笔者和同团的老刘在一个摆摊卖衣服的旁边站着休息,后来站的有点累了,便对摆摊的那个中年人示意能不能坐在他摊下面的台阶上休息一会,那个摆摊的中年人点点头表示同意,大概他怕石头台阶凉又随手拿来一个厚厚的坐垫放在台阶上让笔者坐着休息,十分善良友好和热情。
在他旁边还有一位摆摊卖衣服的小伙子,笔者连说带比划地又跟他聊了起来,后来知道他叫艾哈米兹,才17岁,从小就生活在这个小镇上。小伙子也挺热情,应笔者要求他拿笔者的手机给我们俩人在蓝色小屋门前拍照,之后又用手机自拍模式拍了一张三人的合影,拍的还真不错,图5:
拍照后笔者给他一根随身携带的台湾“日月潭”牌香烟,并告诉他这是台湾的名烟,小伙子听懂了是“台湾”,当他抽一半时走过来一个穿蓝袍子头戴白围巾他的朋友,图6-7:
艾哈米兹便把那半根香烟给了那个人,还说“台湾”,意思是说台湾的香烟,那个人接过烟后便跟笔者要,笔者告诉他“没有了”。摩洛哥的穷人就穷到这份儿上,买香烟都论根买,跟你要烟还非得要两根!
还有一次笔者和导游小米在一清真寺外的坐椅上休息抽烟,这时过来一个当地小伙子手里拿着一根自己卷的烟跟笔者借打火机,他走了之后小米说:“他抽的是大麻!”。当地穷人跟笔者要烟的事遇到多了,每每遇到这种情况笔者常常满足对方的要求,一、两根烟的事,不忍心拒绝。
还有一次笔者和老伴等三人坐在“不眠广场”一个花坛边上休息,一边休息一边吃着买来的冰激凌。在笔者身后左侧坐着一个年轻女人和她的男孩子,图8:
回头一望,身穿黑袍头戴红头巾微微低头的年轻女人流露出一付忧郁的面部表情和低沉呆滞的目光,抱着一个两、三岁的男孩子坐在那里。不一会那个男孩子看见我们在吃冰激凌便一下走了过来,站在老伴前眼巴巴地望着老伴手里的冰激凌,那种渴望的神态已是很久很久没看到过了。笔者一看孩子想吃冰激凌,老伴也要给孩子便担心随便给孩子食品怕引起那年轻妇女的不满,但老伴看着孩子那渴望的目光便果断地把冰激凌给了他,孩子接过冰激凌后便高兴地跑到他母亲身边。可想而知,年轻的母亲大概平时很少给孩子买冰激凌,那一幕给笔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不过据导游小米说摩洛哥老百姓的社会福利还是不错的,对无职人员政府发放的生活补贴费起码能保证温饱,难怪小米说摩洛哥很多人太懒呢!后来问小米,摩洛哥一般人的月收入是多少,他说大概在3000道拉姆左右吧,约合人民币2000元左右。不过有一件事引起笔者的兴趣,据小米说,摩洛哥虽然不那么富余,但对儿童福利不仅非常重视,而且慷慨大方,做的非常到位,每天发放一盒牛奶,一直到十几岁,这一点不仅让笔者感到意外,而且十分钦佩。摩洛哥虽然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提并论,但仅就这一点来说却能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相提并论!其举措与发达国家相同!反观中国,虽然现在经济实力提高的很快,GDP居世界第二位,而摩洛哥连前100名都排不上,但就儿童福利这一点我们却不能与摩洛哥相比。
――未完待续――
图片:摩洛哥社会市景贫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