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继伟空中跳投的价值
CBA半决赛第四场辽宁球员赵继伟在最后零点几秒跳投“绝杀”赢了新疆队,正当广大观众和新闻媒体把关注点集中在赵继伟这个球是否超时而纠缠不休时,我们一些老教练的视点却与此正好相反,把关注点放在了赵继伟在空中“接球”、在空中完成跳投这个技术动作上!一位资深老教练在“老北京男女篮”微信群中说道:「空中接球、空中跳投曾是我们大家所预言过要实现的新技术,昨晚在辽新之战中出现了!」
本博客前些日子曾刊登过有关著名老教练范政涛先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对未来篮球比赛所做的预言。范老说,将来篮球比赛是在空中传球、空中接球、在空中完成投篮动作的。范老五十年前的预言在
3月17日辽新之战第四场最后几秒的一刹那终于出现了!这充分说明范老的预言是正确的!
赵继伟是怎么在空中
“接球”〔实际是篮板球正好落在他的头顶位置〕、在空中完成跳投动作的?我们不妨仔细看看那一瞬间一连串的分解图:







在图中可以清楚看到,当辽宁队和新疆队在篮下争夺篮板球时双方球员谁也没抢到篮板球,球碰到球员手上弹向罚球线方向,这时赵继伟正好位于罚球线附近,于是他便跳起抢篮板球。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据笔者估计,当时赵继伟想的大概就是一门心思抢篮板球,并没想到在空中跳投。但是,就在他跳到空中最高点的一刹那球正好落在他的手上,于是乎赵继伟便来个“顺水推舟”,在空中顺势出手投篮,从而完成了这个空中“接球”、空中跳投的动作!范老的预言便在这一刻神奇地出现了!
要完成这个技术动作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最重要的是赵继伟的起跳时间要非常合适,也就是说当跳在空中最高点的一刹那球正好到手,这样才能有充分的滞空时间来完成空中出手跳投的动作,这一连串的动作都是一气呵成的,在时间配合上容不得丝毫差错,否则的话就很难完成!巧的是就在那一瞬间鬼斧神工似的这一切条件都具备了!
针对赵继伟的这个动作,老教练又指出:「辽新之战出现空中接球、空中跳投是一次偶然,但偶然性中存在着必然性,或许将来我们能经常看到这种现象」。赵继伟空中跳投的确是个偶然现象,但在偶然性中存在着必然性。赵继伟完成这个动作实际是一种下意识行为,是球员在平时训练中已具备完成这个动作所有技能的反映,当这些条件成熟时便能自然而然地做出空中接球、空中出手投篮的动作,所以说其中有它的必然性。
现在空中接力、空中补篮、空中分球等技术动作已司空见惯,但像赵继伟这样的动作还是非常少见的!既然这个空中接球、空中出手投篮动作有它的必然性,那就说明球员通过训练可以掌握这个动作,成为一种新型的投篮技术动作。球员如果掌握了这个空中接球、空中出手投篮的技术动作,不仅能大大提高个人技术水平和投篮能力,而且能为全队战术配合创造新的条件,丰富战术打法,这就是“赵继伟现象”的价值!
那么如何训练和掌握空中接球、空中出手投篮技术动作呢?笔者试举两例,请看下图:
1.外围队员:
训练方法如图中文字的说明,但这里要提示各位网友,最重要的是1号的传球时间和传球方式,一定要在3号跳在空中最高点的一刹那传高球来做到“人到球到”,掌握好两个人的配合时间!另外,3号在跳起前左脚落地时脚尖绝不能指向1号方向,而要利用腰腹力量带动脚步动作把左脚脚尖扭转过来朝向篮筐,否则的话在跳起腾空后身体会向边线方向甩而很难做到垂直跳起。上述是训练和掌握这项技术非常重要的两点细节!
2.中锋等内线球员:
要求同上。以上仅是例子罢了,无论是职业队球员还是业余队队员都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创造一些类似的训练方法。
结束语
由于苹果落地砸在牛顿的脑袋上,通过大量实验牛顿才发现了万有引力,科学上很多定律和事物都是从普通偶然事物中发现的,问题在于有没有敏锐的观察力、判断能力和思维能力。当广大观众和新闻媒体全力关注赵继伟投篮是否超时时,我们的老教练却以敏锐的观察力高度关注和重视赵继伟在空中“接球”、空中出手投篮这个技术动作!能不能从偶然的现象中看到必然性,能不能从被很多人所忽视的现象中看到这种新型的投篮动作,能不能把握它的重要性、价值和发展前途,这大概就是不同教练员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