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人:漫谈篮球教练员运动员的“事业心”

(2017-03-09 19:17:20)

        长人:漫谈篮球教练员运动员的“事业心”

           漫谈篮球教练员运动员的“事业心

   网友用户6164956550”在本博客留言道:

长人老师,如果您有时间,您给讲讲事业心。事业心好像应该懂,但实际上我并不是很懂,孔子说:知而不行,不为真知,我现在就是这个状态。而且在当前形势下,谈事业心,年轻人嗤之以鼻,中年人默然不语,老年人可能摇头叹息。无论如何,事业心都是近乎道,近乎信仰的东西,我们不应该舍弃它,接近它给予我们正能量,所以深刻了解事业心非常重要。有劳了,长人老师。

    谈到篮球教练员运动员的事业心,这既是一个大题目,又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七八十年代老北京队的教练员和运动员究竟怀有什么样的事业心,我想通过一些实际事物来说明这个看似很抽象的问题。

   1958年春一位高中生入选北京青年男篮时,他的启蒙教练对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这里是培养优秀运动员的地方”〔注:当时隶属北京体委的的竞技指导科是北京市自己培养青年运动员的单位,即后来老北京队的前身〕。教练员的这句话给这位队员指明了今后前进的方向和目标,使他认识到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到篮球事业中。

   当年夏天“竞技指导科”从北京市西城区旃坛寺搬迁到先农坛体育场,两位队员走进那位教练员的房间,在教练员房间内两位队员看见他床上枕头边放着一个篮球,不禁好奇地问道“您怎么把篮球放在床上了啊?”,教练员说:“篮球就是我的事业,每天训练完我都把篮球擦的干干净净放在枕头旁边”。这句话给两位队员很大的震撼,至今他们仍然记忆犹新!从一个小小的篮球可以窥视到老教练的事业心有多么强烈,这对他们在以后的岁月中进行刻苦训练起了很大的影响。什么叫“事业心”?其实很简单,就是你要把心全放在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上,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中

  在教练员的影响下,当年老北京队的所有运动员,无论是老队员、年轻队员,还是进行梯队建设后的很多小队员,都能自觉自愿地进行刻苦的训练,这不仅表现在正规的训练课上,而且表现在训练后、周末、节假日等的加班加点训练上,很多队员在训练课后仍然自己进行训练,有的人星期六晚上不回家在月光下进行训练,还有很多队员在星期日的早晨凑在一块先“斗牛”,然后再回家。当年在老北京队称为“小狗队”并且是刚刚入队不久的女篮三队小队员也在周末不回家刻苦训练〔当然后来被领导制止,因为她们年龄较小周末应该回家看望父母〕,这些自觉加班加点进行训练的现象当年在老北京队可谓司空见惯蔚然成风!另外,每周星期六下午很多队都进行越野长跑训练,提高运动员的耐久力。在一般身体训练上特别注意全面发展,例如夏天很多队每周都去先农坛西边的陶然亭游泳场进行游泳训练,很多会滑冰的运动员冬天则在先农坛体育场外场自己泼的滑冰场上进行训练,此外还经常进行一些田径训练来提高身体素质。

     当年老北京队的教练员还注意吸收外国篮球的经验,例如,陈文彬和张光烈翻译了许多前苏联的篮球经验,著有多册篮球书籍。老北京队教练员还善于学习外国著名运动员的个人技术,例如当时学习前苏联国家队队员祖布科夫的跨步勾手投篮,学习匈牙利中锋西蒙的策应传球技术等等。老教练范政涛还吸收了许多美国篮球的训练方法,并创造了许多训练投篮的方法,例如戴眼罩进行投篮和运球训练,戴泥手套校正投篮手法和练习传接球等等,在训练上肯动脑筋,这些都反映了老北京队教练员的事业心。

  “文革”中虽然中止了正规训练,但很多队员仍然自己坚持训练,像张卫平、黄频捷、邰玉峰、王维君、尹光环、张保平等男篮队员,还有一些女篮队员,都能自觉地坚持训练,这才有了后来张卫平、黄频捷、任焕珍、魏文珊、刘裕民等年轻队员进入国家队并成为国家队主力队员的事;才有了文革期间北京男篮三胜国家男篮的事。今天看来,即便是在动荡的文革期间很多运动员的心仍然是放在篮球事业上。

  钻研一般身体训练、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方法和攻防技战术当年在老北京队可谓蔚然成风。每天训练后的晚上很多教练员都集中在办公室边喝茶边研究攻防技战术等问题,所以在老北京队教练组没有定期的教研组会议,因为几乎天天都在讨论钻研这些问题,心全放在训练上了。

  最为典型的是著名老教练范政涛先生,视篮球为自己的生命,他常常说,不让我干篮球死不瞑目!以至于范老的老伴常说,他就认识篮球!一位范老的朋友说,范老热爱篮球都上瘾了!范老在退休后的晚年仍然热情地指导北京文化宫的北京工人男篮,使这支业余工人队具有很高的水平。在范老的心中只有篮球,把一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北京的篮球事业,大概这就叫事业心吧!

  教练员善于钻研研究的作风无形中也感染了所有运动员。当时老北京队的训练主要是早操〔主要进行一般身体训练〕、下午或晚上训练。当上午没有训练时一周六天的上午所有队员几乎全在教练员〔或队员〕宿舍里一块研究讨论攻防战术,大家畅所欲言,往往一聊就是一个上午。例如,今天讨论有关联防的问题,明天研究有关紧逼的方法;今天讨论怎么打快攻,明天研究怎么破联防、破紧逼等等,除教练员外,几位比赛经验丰富的老队员,常常运用唯物辩证法和两点论的观点分析一些攻防技战术问题,给予年轻队员很大帮助并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当时老北京队的运动员把所有训练外的空余时间全用在这上面了,不仅从理论上掌握了攻防技战术打法,而且大大提高了战术意识。60年代初在完成梯队建设后,各队教练员也常常带领当时还是小队员的运动员们每天也进行这样的讨论和钻研,以至于现在谈起来一些攻防技战术问题,当年的那些小队员不仅仍然能侃侃而谈,甚至能谈出高水平的见解和独特的看法,如果当年只知道打球出汗而不动脑子是不可能有这样水平的。

  另外,即便坐火车外出比赛,在火车上聊的也是这些问题。例如曾经提过的“腰动脚随”、“腰杆子当家”就是教练员在火车上悟出的道理。运动员也一样,外出比赛时常常在卧铺车厢里练习传球,以至于有一次一个队在去福州比赛途中因在车厢里练习传球没留神使球飞出窗外丢了一个篮球。在火车上还不忘练习,这大概也是事业心所驱使的吧!

  当年在老北京队训练基地先农坛体育场,一周五天所有教练员、运动员干的一件事就是训练或比赛,虽然每个人也有一些业余爱好,但与训练、钻研攻防技战术相比在时间上所占的比例可以说微乎其微!还是上面那句话,心全放在篮球上了,篮球就是所有教练员、运动员的事业,把心放在事业上就是事业心!要谈起这些事,可能很多老教练、老队员都有很多亲身经历和丰富多采的故事。

   谈到篮球事业心就不能不涉及到金钱、恋爱和生活条件等问题。

   当年老北京队教练员的工资也就是560块钱,1963年曾调整过工资,一些主教练月工资调整到100元,其他教练工资在78-87元左右不等;运动员的工资一般在35-45元左右,三队队员的工资约为32元左右,女篮四队队员的工资只有27.5元左右,后来一直到70年代前就没调整过工资。另外,教练员运动员的伙食费分35/月〔二线队伍,小盘,每天1.2元〕和45/月〔一线队伍,大盘,每天1.5元,一、二线都是每餐两荤一素〕两种,所以每个人的工资还要扣除15元伙食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拿了全国冠亚军除了奖杯奖章奖状外,没有一分钱奖金!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当时也没一个人会想到什么奖金!就知道刻苦训练打出水平拿全国冠亚军,头脑里、心里似乎就没有“钱”这个字,“钱”就好象和事业心挨不上边似的!这是当时老北京队所有教练员、运动员对待“金钱”这个问题的真实写照。

  作为年轻人,要想成为优秀的篮球运动员必须要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篮球训练和比赛中,所以必须正确对待恋爱和婚姻问题。由于在当年老北京队中年纪在1314岁到20来岁的占绝大多数,所以当时领导明确指示运动员不准谈恋爱,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训练和比赛中,坦率地说当时绝大多数队员都能遵守这一纪律。当然,一部分年纪偏大的运动员则另当别论。作为年轻队员能不能正确对待恋爱问题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事业心强不强的问题。

  当年在老北京队训练基地先农坛体育场,虽然按当时社会环境来说生活条件是属于不错的,但却不能与今天的运动员生活条件相比。当时大部分队员是四个人住一间面积只有15平方米左右的宿舍,后来由于梯队建设人多,有的队十来个人不得不挤在一间面积较大的宿舍里,而且是上下铺,堪称拥挤,像后来进入国家队的张卫平、黄频捷、魏文珊、任焕珍等,以及文革期间三胜国家队的北京队队员邰玉峰、尹光环、张保平、王维君、曹泽波、张志翔等都曾住过这样的宿舍。后来有的队还住过平房,虽然拥挤,但却从这样的宿舍中涌现出许多优秀的运动员!不计较生活条件,把心思全用在训练比赛上,这也许也是事业心的一个反映吧。另外,还有一些小插曲也能说明当年老北京队运动员是如何刻苦训练的,当时一个运动员一年只能领两双球鞋,根本不够穿,坏了怎么办?自己补球鞋!所以当年很多男篮队员都会补球鞋,没有强烈的事业心大概很难能做的这一点吧。

  老教练、老队员的事业心不仅仅反映在那个时代,他〔她〕们至今仍然保留着当年树立起来的很强事业心。举例来说,有几位年已八旬的老教练一直关注着中国篮球,经常和老队员合作撰写评论NBACBAWCBA的博文,如果没有强烈的篮球事业心,在晚年能有这样的情怀和闲情逸致吗,能有这样浓厚的社会责任感吗?

  又例如,有的老队员虽然年已七旬,至今仍然在从事培养年轻教练员运动员的工作或有关篮球报道的工作,并表示要一直干到干不动为止,要把老北京队的“好玩意儿”传授给现在的年轻人,没有强烈的篮球事业心能有这样的社会责任感和宽阔的胸怀吗?

   由于当年老北京队所有教练员和运动员一年如同一日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训练和比赛中,奉献了自己青春美好的时光,它所换来的则是这样辉煌的成绩:

长人:漫谈篮球教练员运动员的“事业心” 

    如果没有坚定强烈的篮球事业心能有如此辉煌的成绩吗?这一成绩不仅将永载北京篮球史册,而且恐怕在北京篮球未来的几十年内、甚至更长的时间内将很难打破!

  总之,所谓篮球事业心并不玄妙,并不抽象,它表现在你所从事的篮球事业中点点滴滴的小事上,是三心二意还是眼睛里只有金钱,是只注意头上的光环还是脚踏实地地工作,一句话,是不是全身心地做好每件这些小事,如果是就可以说你有了强烈的事业心!这就是老北京队所有教练员、运动员所经历和走过道路和所拥有的精神财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