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人:黄频捷:“祖传密方太好用了!”

老北京队还根据运动员的特点创造了丰富的攻防技战术打法。例如老北京男篮打的“三角进攻+边线策应”进攻战术打法就比当年乔丹所在的美国NBA“公牛队”打的“三角进攻”早了20年!也就是说,NBA有的,老北京队也有;NBA没有的,老北京队早就有了!再举个例子,老北京男篮打的宛如魔术般变幻莫测的“边线重叠攻中锋球”打法美国NBA就没有,CBA球队就更不知道了。几年前笔者在“京篮老队友”博客〔同名微博〕上介绍该战术打法后,著名篮球评论员杨毅看到后感慨地说“这还真没见过这么攻中锋球的”。杨毅对NBA可谓了如指掌,他说“这还真没见过”足可以说明他不仅在NBA比赛中没见过,在CBA比赛就更没见过了。
前几天笔者看电视关于敦煌的节目,当时有一个时期很多中国画家都把目光转向欧洲,认为中国画只有学欧洲才有出路。在这种背景下一位著名的中国画家说,为什么不把目光转向中国美术的殿堂,为什么不看看我们的敦煌,那里有中国美术宝贵的财富和创作源泉!同样,现在中国篮球什么都把目光都指向美国NBA,什么都学NBA,为什么就不把目光转向我们中国篮球自己的殿堂?在中国篮球殿堂里既有NBA有的、也有NBA所没有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打法和训练方法,目光着眼于何处是关系到中国篮球发展和走向重大的原则问题,方向性问题!再说,各位网友这两年看NBA比赛时是不是有这样的感觉,现在NBA打的无非“三板斧”:除了挡拆就是挡拆,除了三分球就是三分球,除了个人单干就是个人单干,简单单调的要命,观赏性大大降低。除了老K教练的“梦之队”外,请问:有谁见过NBA各队能打出过真正意义上的全场紧逼?谁见过NBA各队打出过“五个人当七个人用”密不透风的联防?谁见过NBA各队打出过就跟变戏法似的“重叠攻中锋球”打法?谁见过NBA各队打出过巧妙的“交叉快攻”?这些丰富多采的打法我们自己都有,为什么不把目光转向中国篮球殿堂而就死盯着NBA?为什么就不好好向我们自己的传统打法学习?为什么就不能好好地继承中国篮球传统打法和训练方法?这究竟是什么思想在作怪?
中国篮球传统打法和训练方法到底好不好用?黄频捷的一席话就明确而鲜明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黄频捷说“我们北京队的祖传密方!太好用了,太受欢迎了,队员和那些年青教练们都说,跟您三十来天学到的东西,在学校四年都学不到啊!”。您听听,三十来天学到的东西胜于学校四年学的东西!年轻教练和学员所说的最有说服力,您说好用不好用?美国NBA有这么好用的训练方法吗?有谁听说过赴美训练的球员说过“我赴美训练××天比在中国四年学的东西都多”类似这样的话?反正笔者没听说过,网上也没看到过,但笔者却在黄频捷训练的教练学员中听到了!如果我们都采用黄频捷所说的老北京队祖传密方的训练方法〔和攻防技战术打法〕就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培养出全面掌握技术年轻运动员,就能训练出具有一定水平的年轻教练员,中国篮球的水平就能迅速提高!我们有自己的“祖传密方”,能医治现在中国篮球的百病,为什么偏偏非得要远涉重洋向人家讨要不一定能治好自己病的“洋药方”?黄频捷的一席话说明我们的“祖传密方”不仅的确好用,而且说明老北京队的训练方法的确是行之有效的,且比那些洋玩意儿好用得多,强得多!否则的话那些年轻教练和学员就不会那么说。
最近宫鲁明说,洋教练再好也没用!笔者想补充一句,美国NBA再好也没用,因为那是人家自己的东西,符合人家的特点,不是我们中国自己的玩意儿,中国篮球必须有自己的东西,中国篮球必须走自己的路,中国篮球要发展必须扭转眼睛死盯NBA的目光,必须把目光转向中国篮球传统打法和训练方法的殿堂,掌握我们自己的“祖传密方”,此外别无出路!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