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秀运动员≠优秀教练员
一名优秀的篮球运动员并不等于优秀的篮球教练员,这二者之间并不一定存在等号。
中国篮球历史上曾涌现出很多优秀的篮球运动员,但这些运动员并不一定就能成为优秀的教练员,球打的好,但并不一定会教,其中只有少数运动员能成为优秀的教练员。像五六十年代的陈文彬、杨福鹿、程世春、范政涛、高颚、张光烈、白金申、王元琪、王忆诚、何诗孙、王利发等,七八十年代的钱澄海、杨伯镛、蒋兴权、王非等。这些优秀的教练员不仅身经百战,而且具有非常丰富的训练和比赛临场指挥的经验,都曾在教练员位置上有任教多年的资历,这些都是优秀教练员必须具备的条件。
除上述篮球教练员外,郎平可谓一个典型的例子,从1976年郎平入选北京队后到1985年退役,郎平在赛场上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可谓身经百战,此后至今她有执教中国女排、美国女排和意大利女排多年的经历,具有丰富的训练、比赛经验,由于有了这些条件,郎平率领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上夺取了冠军。
但是,也有一些例外的例子,即有的优秀的教练员原来并不是非常优秀的运动员,有的只在大学里打过球,并不是专业运动员,但由于精通篮球理论和训练方法也能成为优秀的篮球教练员,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前“木乃伊”队的教练员管玉珊和前中国男篮教练、八一男篮教练张子沛。
管玉珊曾是燕京大学校篮球代表队队员,但他最擅长的是跳高、跳远和撑杆跳,当时其成绩曾在全国名列前茅。1938年燕京大学派他赴美哥伦比亚大学进修获硕士学位后重返燕京大学任教,1946年进入北京大学任体育部部长,在此期间任京城非常著名的“木乃伊”队教练员,该队所向披靡威震平津,1948年管玉珊曾率华北篮球队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第七届全国运动会。新中国成立后管玉珊有许多篮球著作问世。
张子沛毕业于南京大学体育系,并没在专业队打过球,但由于精通篮球理论和训练方法,1958年出任中国男篮教练员,1974年任八一队总教练。在张子沛任中国男篮教练员期间,中国男篮曾战胜过许多欧洲强队,并率领八一队多次夺取过全国冠军。1999年曾获新中国篮球杰出贡献奖。
虽然在中国篮球历史上有上述各种各样的例子,但作为一名优秀的篮球教练员必须具备身经百战、执教多年的经历或非常精通篮球理论和训练方法等条件。
如本文标题所说的,一名优秀的篮球运动员并不等于、也并不一定就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篮球教练员,特别是作为国家队教练员,光有身经百战的经历,有很大的威望,并不一定就是一名称职的国家队教练员。物色国家队教练员就要选拔类似上述列举的那样的教练员,既具有身经百战的经历,又具有丰富的训练和临场指挥经验,精通篮球理论和训练方法,因为国家队所担负的任务不同于一般球队。如果说一支俱乐部球队在一定程度上是锻炼教练员的岗位,国家队就不是这样,国家队要的是成绩,要能为国争光。所以在选拔国家队教练员时如果只看身经百战,只看名声和威望这两条,并不一定就是合适的人选,并不一定就能胜任国家队教练员的重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