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人:中国篮球把“快攻”给丢了!

(2016-12-20 16:30:49)
长人:中国篮球把“快攻”给丢了!

中国篮球把“快攻”给丢了!

   不知各位网友注意到没有,电视台直播比赛时常常穿插显示比赛双方的数据,各个网站在报道CBA比赛时也有数据,但这些数据里却都没有“快攻”一项:下面是某网站报道CBA比赛数据栏目的内容:

球员

出场时间

两分球

三分球

罚球

进攻

篮板

助攻

失误

抢断

犯规

盖帽

得分

  您瞧见没有,是不是没有“快攻”一项!奇怪的是却把“盖帽”作为一项,“盖帽”只反映个人防守一个小小的侧面,一种防守能力而已,它对全队总结比赛攻防技战术方面来说并没有什么真正的价值,为什么有“盖帽”却没有非常重要的“快攻”?

 快攻”不仅是篮球比赛中非常重要的数据,而且是中国篮球传统打法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中国篮球传统打法概括为“三把利剑”,即全场紧逼快攻突分中投,这是中国篮球在过去半个多世纪经几代人艰苦奋斗和实践总结出来适合中国篮球运动员行之有效的打法。中国篮球传统打法对“快攻”有非常明确的要求,即“快攻”得分要占总得分的1/3左右,也就是说如果得100分,其中30多分应该是快攻得分,另外要求快速反击要在3秒左右内完成。前中国男篮总教练陈文彬曾对“快攻”进行了高度概括,他说:“快攻打的好坏反映了一个队的水平”,给人们衡量一个队的水平树立了判断标准,也就是说,一个队如果快攻打的好,快攻得分能占总得分1/3左右就说明这个队具有很高的水平,反之则水平一般或低下,这么重要的一项指标现在竟然给丢了!

  为什么给丢了?笔者觉得一是电视台和网站制订比赛数据的有关人员根本不懂“快攻”在篮球比赛中的重要性,在很大程度上跟着NBA的屁股后面跑,过于重视三分球和助攻等数据,甚至把“盖帽”算作一项,丢了西瓜,拣了个芝麻!把中国篮球传统打法非常重视、非常重要的“快攻”给丢了!二是球队本身也不那么重视“快攻”,推进速度和进攻速度缓慢,我们在观看比赛时所看到的绝大部分场面是半场进攻,很少能看到频频发动快速反击那迅雷不及掩耳的精采场面,现在快攻得分能占总得分1/3左右的队有多少?实在是太少了!

   如果说新闻媒体不是搞篮球专业的出现这样的问题还有情可原的话,那么中国篮协、CBA技术数据管理部门为什么也不重视“快攻”数据,在统计数据里为什么没有“快攻”?这只能说明和反映了中国篮协、CBA技术数据管理部门从篮球理论,从篮球理念上对“快攻”缺乏正确深刻的认识,不重视“快攻”。如果我们从篮球理论和篮球理念上把“快攻”给丢掉了,那就等于我们自己把“三把利剑”中的“快攻利剑”给抛弃了,不仅是“快攻”,甚至把“全场紧逼”这把“利剑”也丢了!纵观现在CBA的比赛,还有哪个队擅长打全场紧逼?还有哪个队敢在开局就打全场紧逼?敢在比分领先时也打全场紧逼?还有哪个队把全场紧逼作为一种积极主动的防守武器来运用的?前中国男篮主教练陈文彬还曾说过,“全场紧逼是中国篮球战胜外国强队主要的武器!”,如果我们从篮球理论和篮球理念上把“快攻”和“全场紧逼”中两把“利剑”给丢了,不重视“快攻”数据的统计与运用,以后我们在国际比赛中还怎么打外国强队?怎么战胜外国强队?

   CBA比赛中可以看到,由于从篮球理论和篮球理念上忽视了“快攻”的重要性,所以很多队在抢到篮板球后不善于快速发动快攻,只知道磨磨蹭蹭地打半场进攻,北京首钢男篮为什么现在暂居第8,为什么有的能赢的比赛却输掉了?虽然原因很多,但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快速打法,快攻打的太少,快攻得分太少!很多队虽然也能偶而发动快攻,但在快攻结束段却不会打,本来是很好的二打一、三打二的机会,自己却乱了套,不知道到底应该怎么打!自己不善于打快攻,也就不善于防守快攻;全场紧逼也一样,自己不会打全场紧逼,也就不能很好地破对方的全场紧逼!

如果中国篮球从篮球理论和篮球理念上把“快攻”和“全场紧逼”都给丢了,将来在国际比赛上一旦遇到打法快速的外国队非得叫人家给打哗啦了不可!一旦遇到善于打全场紧逼的外国队进攻时非得傻眼乱套不可!现在的中国篮球本来就没好好地继承中国篮球“三把利剑”的传统打法,现在又把其中的两把给丢了,中国篮球日后在国际比赛还想打翻身仗吗,做梦去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