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人:“坐着”和“站着”

(2016-10-23 13:15:58)

             长人:“坐着”和“站着”

坐着”和“站着

   这些年来笔者看CBANBAWCBA比赛发现各队教练的临场指挥姿态和文革前中国篮球各队的教练完全不同。从解放后到文革前那个阶段,教练临场指挥都是在场边和球员坐在一切,只有暂停时才站起来进行布置;而现在的教练、包括洋教练从比赛开始到结束都是站在场边来回溜达进行指挥的,极少有教练坐着进行指挥的。虽然站着和坐着都是在指挥,但给人的印象却完全不同。

  以前的老教练,拿前中国男女篮国家队教练陈文彬、杨福鹿、钱澄海,老北京队教练程世春、张光烈、白金申、王利发、高颚、范政涛等人来说,临场指挥都是踏踏实实地坐在场边,在笔者印象中似乎从来就没站着指挥过。坐着指挥给人什么印象?让人觉得这样的教练胸有成竹,运筹帷幄,足智多谋、充满信心。这让人想起来明朝作家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写的故事“空城计”,蜀将马谡失守街心亭,魏将司马懿率兵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一个人坐在城楼上弹琴,司马懿见状便怀疑城内设有埋伏,于是引兵退去。如果诸葛亮一个人在城楼上来回溜达,表现出坐立不安的精神状态,司马懿还会引兵退去吗?这个例子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一个人沉着自若的状态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种威慑力。教练也一样,教练如果像诸葛亮那样沉着镇定对对方来说也是一种力量,能使教练面对场上复杂多变的形势进行冷静的思考,采取有针对性的攻防对策。教练能不能做的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教练自身的素质、执教能力和临场指挥的艺术。上述例举的老教练可以说都具备这种水平、素质和临场指挥的大将风度!

  现在的教练却不同的,拿NBA教练来说,从比赛一开始到结束,整个比赛过程中有很多教练差不多都是站在场边来回溜达进行指挥的,看到他们在近一、两个小时的比赛中那么溜达来溜达去真有点替他们累的慌,特别是看到那些教练来回溜达的状态总让人觉得他们的内心似乎是处于某种急躁不安、心急火燎、抓耳挠腮似热锅上蚂蚁一般的心态,让人觉得不舒服!一个充满智慧,具有丰富临场指挥能力与艺术的教练大概绝不会以这种精神状态进行临场指挥的,例如,在笔者的记忆中NBA著名教练“禅师”菲尔·杰克逊在临场指挥中就很少在场边来回溜达,总是默默地坐在场边看着场上的比赛,暂停时似乎也没见过他大喊大叫的,体现出一种大将风度,难怪他成为NBA著名的教练!

现在CBAWCBA的很多教练却不是这样,他〔她〕们临场指挥时几乎都是在场边溜达来溜达去,一直站着指挥,笔者就纳闷,中国篮球教练以前没这个毛病啊!?不知道他〔她〕们是跟谁学的?是不是跟NBA某些教练学的?有些教练学的更像,嘴里还嚼着口香糖,就差嘴里说英语了!这样的教练不仅在场边来回溜达,有时还像NBA教练那样跑到记录台跟技术代表大吵大闹理论一番。看着他〔她〕们那么指挥有时一边看球一边让人觉得是个干扰,让人觉得心烦意乱!如果这些教练有着陈文彬、杨福鹿、钱澄海、程世春、张光烈、白金申、高颚、范政涛和“禅师”菲尔·杰克逊那样的临场指挥水平和艺术,大概他〔她〕们就不会站在场边来回溜达进行指挥了!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坐着”指挥和“站着”指挥表现出教练两种完全不同的临场指挥水平、能力、心态、风格和风度。

一个像诸葛亮那些能运筹帷幄的教练,你叫他站着指挥他都闲累的慌,可以说“坐着”指挥体现了一种大将风度;而那些“站着来回溜达”指挥的教练则很难让人看到他的大将风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