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篮球传统还不如“臭豆腐”!
提起北京百年老店“王致和南酱园”的臭豆腐和酱豆腐大概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老北京人和现在很多年轻人都知道“王致和”的臭豆腐和酱豆腐,“王致和”的臭豆腐和酱豆腐受到老北京人和现在很多人的青睐,那臭豆腐是闻着臭吃着香,吃的时候点上点香油再拌上点嫩葱,甭提多好吃了!即便是吃窝头也能变成美味佳肴,很多老北京人都爱这口,一日三餐几乎离不开臭豆腐或酱豆腐。经过科研得知,臭豆腐含有大量B12,不吃肉的人多缺乏维生素B12,所以对平时不吃肉的人来说平时多吃点臭豆腐可以大量补充B12。红艳艳的酱豆腐也特别好吃,特别是“王致和”近年开发出的“玫瑰酱豆腐”甭提多鲜了!
不过,要提起解放前后“王致和南酱园”的旧址在什么地方大概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王致和”旧址到底在什么地方?请看下图:

“王致和”旧址在北京宣武门外马路西侧,现在宣武门十字路口的位置过去是宣武门的城门楼子,现在宣武门东西方向的二环路则是宣武门城楼两侧的城墙,记得小时候还爬上过城墙,城墙非常宽阔,足可以并行开两、三辆大汽车。“王致和”旧址离城门楼子并不远,走几步就到了。不过早年间宣武门那条南北向的马路可不像现在这么宽,比现在窄多了。
解放后家住西四,老爷家则住城南菜市口一带,每次老爷来家都是从城南走着到西四的,路过“王致和”时总要买上一点臭豆腐和酱豆腐,所以从小对“王致和”的臭豆腐和酱豆腐就有很深的印象。“王致和”的臭豆腐虽然好吃,但我从小就不吃臭豆腐,而特别喜欢吃酱豆腐。
昨天看电视介绍“王致和南酱园”历史和今天发展的节目,电视中说“王致和”手工制作传统工艺不仅很好地保存传承下来,而且通过科学的手段加以发扬光大。现在“王致和”有着现代化的生产车间,不仅缩短了生产时间,而且能大批量生产质量更好的产品来满足老百姓的需要。
“王致和”现在还设立了科研单位,采用新的、更科学的方法来指导生产,同时还在开发低盐的新产品。过去手工生产臭豆腐是利用自然发酵,自然发酵过程中会夹杂着一些对人体有害的菌种,而采用科学方法生产的臭豆腐排除了对人体有害的菌种,使生产出来的臭豆腐不仅更安全,品质更好,而且保留了臭豆腐的传统风味。
电视节目中还介绍了“王致和”科研所的科技人员经常向退休老职工、老手艺人请教的故事。芦振勋是“王致和”的退休人员,是位老手艺人,在制作臭豆腐上具有十分丰富的经验,退休后他经常在家手工制作臭豆腐,街坊四邻和亲朋好友都喜欢吃他做的臭豆腐。科研所的工程师们遇到困难时经常登门造访向他请教,有时还会带走他制作的臭豆腐菌种回去进行研究和利用。
传统生产工艺得以很好的保留,尊重老手艺人并虚心向他们求教,采用新的科学手段,将传统和现代化生产很好地结合起来,不断地开发新产品,这就使北京百年老店“王致和南酱园”焕发了青春,走向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
一边看电视我心里一边感叹,中国篮球传统还不如“王致和”的臭豆腐哪!不信咱们就比比。
人家“王致和”现在的领导、职工和科研人员把制作臭豆腐的传统手工生产工艺不仅很好地掌握了,而且很好地保留下来;现在的中国篮球教练员和运动员掌握中国篮球传统打法了吗?很好地保留下来了吗?
人家“王致和”现在的领导、职工和科技人员尊重退休的老师傅,尊重老手艺人,并虚心向他们求教;现在中国篮球“司令部”、教练员等是否也像人家那样尊重中国篮球老前辈,是否也经常登门造访虚心向他们求教?
人家“王致和”能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手段继承和发展传统生产工艺,开辟了科学的新的生产工艺,将传统与现代很好的结合起来;中国篮球很好地研究过中国篮球传统打法吗,把传统与现在球员特点很好地结合起来了吗?
北京百年老店“王致和”通过上述各种方法不仅焕发了青春,而且有了新的发展;中国篮球做的这一点了吗,焕发青春了吗?
所以说,想来想去还是得出一个令人沮丧的结果:中国篮球传统还真不如“王致和”的一块臭豆腐!“王致和”的臭豆腐是闻着臭吃着香;现在中国篮球传统大概在有些人那里闻着都“不香”,更甭提“吃”了!
幸亏前几年由一部分老教练和老队员把前国家男篮教练员陈文彬的著作整理并在内部出版,使中国篮球传统打法不至于失传。但是,书本上的东西是要靠现代人的实践才能变成物质东西的;正如“王致和”传统手工工艺的经验是要靠现代科技人员将它变成现实和作为开发新产品基础的,人家“王致和”臭豆腐做到了,可谁来用中国篮球传统经验研究和开发出中国篮球新的“臭豆腐”呢?!
呜呼!悲哉!中国篮球传统不如人家“王致和”的一块臭豆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