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人:[连载15 结束篇]   --追忆扶桑之旅

(2016-08-06 18:26:49)
长人:[连载15 <wbr>结束篇] <wbr> <wbr> <wbr>--追忆扶桑之旅

[连载15 结束篇]         追忆扶桑之旅

   在东京参观完东京塔后去位于东京都中心的皇居游览,在皇居外面是一片面积很大绿油油的草坪,上面种有许多松树,十分漂亮。记得前几年第二次赴日游览时地陪指着那片草坪说,草坪地下存储的全是战备物资!这位原是大学生来自内蒙古的地陪在日本已生活多年,对日本的方方面面有深入的了解,所以他说的有一定可信度。谁能想到东京都市中心几乎所有旅游团都会来这里参观游览的地方,在绿油油草坪下竟然是战备物资储藏地,这让我感到震惊!

  不仅如此,地陪的许多话更让人值得深思。他说,在日本的书店有许多研究中国的书籍,从古至今几乎无锁不包,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名人百姓,无论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等等方面都有各种各样的论述和专著,可以说日本从古至今一直都在持续地研究中国,中国的历史知识和他们对中国的了解,在有些方面甚至比我们都清楚,举一个小例子。

  文革前后北京语言大学有位日本专家名叫倔内龙狮虎,据说这个名字在日本也少有,该人兼日本“读卖新闻”专栏作家,我看过他给“读卖新闻”写的一篇文章,大意是一天他陪几位日本朋友在京参观,在一家餐厅休息时其中一个日本人刚一坐下便说:“ぉ茶がこわい”〔我怕茶〕,陪他们参观的年轻女翻译听到后立刻对服务员说请给他们上茶。倔内龙狮虎见状立刻对女翻译大加赞扬!为什么那个日本人说“我怕茶”后翻译就知道他要喝水呢?后来才知道这是个典故。

  该典故出自明朝作家谢在杭,大意是有一天该员外带领几个家丁外出,走到一家馒头铺前时其中一个家丁说“我怕馒头!’,员外一听他怕馒头,好,你不是怕馒头吗,于是乎就叫其他家丁买了许多馒头,回家后将那家丁和馒头一块关在一间小屋内,叫你眼睛离不开馒头,看你还怕不怕!

  次日,打开屋门一看,馒头全没了!这时员外又问他,你还怕什么?那个家丁说“我怕水!”,意思是说他把馒头全吃了口渴的厉害想喝水。那位日本人说“我怕茶”就来自这个典故,那个女翻译知道这个典故,明白他的意思,所以让服务员立刻上茶。

  后来我问了很多中学生知道不知道“我怕水”是什么意思,知道不知道这个典故?我们很多中学生、包括高中生都不知道,但日本很多中学生都知道,因为在他们语文课本里就有这篇文章。类似的例子还很多。

 地陪又说,你再看看咱们中国的书店,有多少研究日本的书籍?太少了!相比之下,人家成天都在研究咱们,而咱们却很少研究人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咱们在研究日本上实在太差了!日本人在研究对手方面有哪些过人之处,下面举一个小例子。

  70年代我们有一位篮球老教练曾参观过日本索尼公司,该公司赠送每位客人一袋装有鞋和衣服的小礼品,令老教练奇怪和不解的是那双鞋和衣服都是老教练的尺码,非常合适,老教练不禁感到困惑,他们是怎么知道我的尺码的?这个小例子充分说明,日本人能在你完全不知道的情况下把你研究个底朝天!甚至连你媳妇长的漂亮不漂亮没准它都知道!从正面理解可以说这是他们在接待客人方面服务周到之处。但如果我们把它扩展来看,延展到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甚至篮球比赛方面,会不会也有在我们完全不知道的情况下,它蔫了叭唧不动声色地就把你研究个透,甭管什么它全知道了,等你知道时已经晚了!背着你把你研究透,等你知道你的什么它全知道时,你会不会一下子冒出一身冷汗!?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是不是日本人让人觉得“可怕”之处?

  地陪还说了许多例子,可能很多人都知道,都听说过,例如日本每年都从中国进口大量优质煤炭,将其全存储在近海海底作为战备物资。在游览富士山时,山路两侧茂密的树枝一个劲地碰大巴的车窗,地陪说,日本政府规定任何人不得随便砍伐树木,即便树干干枯了也不准随便动用,使之腐烂成为肥料,日本这是这样珍惜他们的资源,然而他们却从中国大量进口木材。

  从历史上看,从古代唐朝起中国一直是日本的老师,有一次在福江家和他的几个朋友聚会,席间他大学时期的同学江琦一边和我喝酒一边对我说:“中国过去是日本的老师,只不过在近代学生超过了老师。但是,日本资源贫乏,从历史的长河来看,中国永远是日本的老师!”。这是日本一位热衷于中日友好有识之士的肺腑之言,完全不同于日本的政客,不同于日本的一些商人,但他回避了日本侵略中国这件事,对此我只能从他为不影响酒席气氛的角度去善意理解。话虽这么说,但从地陪的一席话来看,日本这个“学生”却一直没停止对“老师”的研究,我们暂且不谈政治、经济和军事,就谈篮球。

篮球比赛如同打仗一般,讲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赛前要充分做好对对手的侦察、搜集情报等工作,我们就拿亚锦赛日本女篮对中国女篮这场球来作例子,分析分析双方在这些方面做的如何。

亚锦赛上日本女篮以52的大比分赢了中国女篮夺取了亚锦赛冠军,52分决不是个小分数!像亚锦赛这样的比赛,赢10分以内,或10来分基本都属正常,而比分相差52分就太悬殊了!对于输球的一方来说肯定存在严重的问题!日本女篮为什么能赢中国女篮52分?这是非常令人深思的问题,值得好好研究研究的问题!我觉得这和日本善于研究对手是分不开的。

都是打篮球的,这点事全门清。可以推测,在亚锦赛前和比赛过程中日本女篮在侦察、搜集中国女篮情报等方面,在研究对付中国女篮的对策等方面肯定没少下功夫!可以推测,她们对中国女篮全队的攻防技战术,对每个球员的技术特点等肯定研究的一清二楚,怎么对付中国女篮的防守,进攻上怎么打中国女篮,怎么防守陈楠,怎么防守×××等等,肯定制订了很多具有针对性的举措,一句话,日本女篮肯定是把中国女篮掰开了揉碎了研究个透,早已胸有成竹,否则的话日本女篮绝不会赢中国女篮52大分!而我们呢?中国女篮也是像日本女篮那么做的吗,如果是那么做的就绝不会输52分了,也许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

光说非得赢了日本女篮不可!不怕小日本,非得赢它拿亚锦赛冠军不可!光说这些大话一点用也没有,只不过是嘴皮子上痛快痛快而已,这和如今的某些社会现象一样,就知道成天嚷嚷,就知道到处骂街,就知道叫喊那些没用的大话,却缺少认真研究对方的态度,对对方不甚了解,甚至一点也不了解,这怎么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是篮球比赛,要是别的呢!?

――全文完――

长人:[连载15 <wbr>结束篇] <wbr> <wbr> <wbr>--追忆扶桑之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