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人:老北京队是怎么培养运动员的?

老北京队是怎么培养运动员的?
离别的那一天,很多战士和当地群众来到港口送行,在长达半个多月的军训活动中,运动员和教练员们和战士及当地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面对战士和当地群众很多运动员流下热泪依依惜别。长山列岛的军训给很多运动员和教练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到今天谈起这件事仍然非常激动。
除了长山列岛军训,运动员们在北京还下连当兵进行军训。1963年很多年轻运动员在北京卫戍区进行军训,穿上军装,像战士们一样每天进行严格的训练。
回忆起这些往事,老队员张志鸣的一席话代表了很多人的心声。他说:“我们这些人在篮球班经历了少年时代,不仅学打篮球,也学怎么作人。两次长山列岛野营和在北京卫戍区当兵学军,每年夏天去南苑农村拔麦子,秋天去来广营平整土地,国庆节时参加体育大军由战士训练我们列队,体委副主任王敬光给我们讲红岩故事,每年举行的歌咏比赛请专业老师教我们唱歌,每年春节联欢晚会表演节目,每天上文化课,等等,使我们得到全面培养和提高,决不是仅仅打篮球这么简单的事。我们在篮球班八年多受到了全面的培养和锻炼,就在这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之中形成了我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即便今天七十多岁了,回忆起这些往事不仅历历在目,而且深感当年所得到的培养和锻炼使我们受益一生!”。
侨居在澳大利亚悉尼的老队员何强也感慨地说:“当时北京市体委、先农坛各级领导和市委副书记刘仁同志对我们这些年轻运动员的培养真是呕心沥血,像园丁一样育人树人,这些培养比单纯训练篮球技术更具长远意义,而这种意义在我们步入中老年后比年轻时代的体会似乎更加深刻,非常怀念青少年时代的一切,酸甜苦辣都值得回味!先农坛篮球班是个传奇的集体,我们在篮球班所受到的培养和锻炼影响了我们的一生!”。
老队员董瑞廷也感叹道:“50年前在篮球班所接受的全面培养和锻炼,是我们青少年时代美好的时光,回忆这些往事仿佛还在眼前,那段光辉的岁月令人难以忘怀,在先农坛所接受的训练培养了我们不怕困难不惧艰辛的性格,使我们受益终生!”。
老北京队就是这么培养运动员的,决不是单纯教怎么打篮球!老北京队为什么会出那么多的优秀篮球运动员?老北京队为什么会向国家队输送那么多的国手?老北京队为什么会出那么多优秀的干部和教练员?正如张志鸣所说的,这决不是仅仅打篮球那么简单的事,没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没有很强的事业心,没有良好的道德情操,没有很好的组织纪律性,没有高尚的公德心是绝对办不到的!优秀的篮球运动员和教练员,是这一切的综合体,是综合素质的表现,而决不是仅仅教会打篮球就能交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