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性的一场比赛
昨晚CBA总决赛第二场可谓一场戏曲性的比赛。第一节辽宁队打出8:1和15:8领先的比分,打的可谓气势如虹,第一节结束辽宁队以31:21领先四川队10分,让人觉得这场球四川队大概输定了。但是,第二节四川队上三外援后邓哈哈组合开始发挥威力,打的辽宁队十分被动,第二节结束四川队反而以50:45领先。从上半时来看,第一节的辽宁队和第二节的四川队完全像两个队,临场发挥的水平反差太大了!这就告诉人们,辽宁队领先了并不一定就能保持领先的优势;四川队落后了也并不一定不能反超,两个队都会有很大的起伏。
从第二节开始,四川队每节的比分都领先辽宁队,虽然第一场比赛辽宁队赢了,但笔者觉得这两场球辽宁队都没能很好发挥出速度的优势,没打出自己的特点,打的不如此前的比赛,特别是昨晚这场球,辽宁队过分依赖外援哈德森,作为速度很快突破能力很强的郭爱伦,很多机会都应该由他自己进攻,但他却频频把球传给哈德森,让人感到莫名其妙!从某种角度来说,郭爱伦能不能发挥出速度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辽宁队的快速进攻,此前的比赛辽宁队本土球员发挥的都不错,但昨晚这场球辽宁队太依赖外援哈德森了,与此前的打法相比几乎变了一个样,哈德森昨晚虽然得28分,但失误球5个,是辽宁队最多的。
笔者观察了辽宁队几个赛季,从中发现每当比赛关键时刻辽宁队几乎都“掉链子”!昨晚又一样,尤其是第四节,看比赛时笔者轮换看了CCTV5和BTV6的评论,两家电视台的主持人和嘉宾评论员都异口同声指出,第四节辽宁队打的太乱,进攻点不明确,除哈德森的挡拆外就是外围的“浪投”。笔者完全同意上述评论,第四节辽宁队打的可谓毫无章法,问题是,当第四节开始不久辽宁队在进攻上刚一出现上述混乱局面时教练员为什么未能把控住局面,为什么让场上混乱的打法任其自由发展下去?为什么不能通过暂停明确进攻打法,明确进攻点?笔者觉得,第四节辽宁队教练员几乎失去作用,指挥不了、把控不住正在场上“作战”的“战士”,指挥系统处于“停滞”状态,这种现象决不是昨晚比赛偶然出现的,前几个赛季例如和北京队决赛时就曾出现过类似的现象。昨晚比赛第四节辽宁队教练员可谓“无所作为”,这种现象可以说是导致辽宁队失败非常重要的原因,从几个赛季来看这一点似乎成为辽宁队一个规律,成为致命的软肋!如果昨晚辽宁队教练员能及时把控住场上局面,明确打法,明确主要打谁,由谁来得分,统一场上队员的行动,不仅可以避免外围“浪投”的混乱现象,而且极有可能取得这场非常重要比赛的胜利。
从四川队三外援在第二节及下半时的表现来看,不仅体现出很强韧性,而且对辽宁队来说绝不可小视四川队三外援的作用,后三场球移师四川队主场成都,四川队占有主场的优势,辽宁队要想在客场赢球困难会更大。
现在两个队虽然打成1:1,但在心理优势上四川队似乎居辽宁队之上,辽宁队在夺冠道路上会更加困难重重。辽宁队要想在客场赢球,笔者认为首先要针对哈达迪制订有关的打法,争取在上半时造成他犯规过多,这是最积极的策略,连观众都知道,只要哈达迪在场上就是辽宁队取胜的“拦路虎”,不造成他犯规过多,不把哈达迪打下去,辽宁队要想赢球就非常困难!其次辽宁队得发挥出速度优势,这一点是辽宁队战胜四川队的“杀手锏”,在进攻节奏上绝不能跟着四川队打,如果跟着四川队的进攻节奏打阵地战,那没有辽宁队的“好果子”吃,将会处于被动地位。第三,比赛关键时刻辽宁队教练员必须能把握住场上脉搏,把控住局面,把控住场上队员的行动与打法,半场进攻必须避免出现混乱现象。如果做不到这三点辽宁队在客场要取胜将会雪上加霜。
从昨晚比赛第一节四川队的打法来看,笔者觉得四川队在半场进攻打法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即如何利用哈达迪居中策应的问题。哈达迪具有居中策应的能力,策应球传的也不错,这是哈达迪的优势之一,在这一点上他比本土中锋要强很多。但昨晚第一节哈达迪经常站在三秒区下方的低位,这样就不能很好地发挥他居中策应的作用。如果让哈达迪站在罚球线居中策应,外围穿插移动,不仅要比哈达迪站在低位打的灵活得多,而且四川队的半场进攻会更加有力。
现在两个队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后面的比赛就看谁能发挥自己的特点,遏制对方的特长;就看双方教练员在临场指挥上谁的能把握住场上脉搏,把握住比赛关键时刻了。辽宁队要取胜就得靠速度;四川队要赢球就得靠三外援,在这两点上就看谁斗得过谁的了!好戏在后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