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这不是真实实力”
在看CBA比赛直播时我们经常能听到电视主持人、嘉宾评论员和一些教练员说“这不是××队的真实实力”、“这个分差代表不了真实的水平”等等,特别是当一个队输给对方2、30分的时候更能听到这句话。乍一听这句话好象挺有理,本来么,这个队平常尽赢球,今天输了一场似乎不能代表这个队的水平,言外之意这个队平时的水平要比今天比赛表现出的水平高得多,所以乍一听这句话好象挺有理。
例如,B队平时打的很好,而且尽赢球,可今天碰见G队却输了好几十分,为什么呢?赶情今天G队对B队采取了全场紧逼盯人,而B队恰恰不擅长破紧逼,所以在对方的紧逼下频频失误被对方频频打出快速反击,结果最终输了好几十分;又例如,B队碰见了L队,L队擅长打攻击性、压迫性强的半场扩大盯人防守,擅长打快速反击,而B队极不适应这种打法,结果又输了不少。又于是乎电视主持人和嘉宾评论员针对这种情况就说,这并不代表这个队的水平,乍一听好象挺有理,可仔细一琢磨就觉得不对劲了,你平时不是水平挺高吗,水平高就应该赢球啊,怎么却输球了?!你到底是水平高还是水平不灵啊!?如果说水平高那为什么一碰见全场紧逼和防守厉害的队就输球呢?要真的是水平高就应该赢球啊,甭管你打什么全场紧逼,打什么防守,打什么快速反击,我全能收拾你,赢你,那才叫水平高哪!要是你一碰见全场紧逼就输球,一遇到厉害的防守,碰见打的快的队就输球,那能叫水平高吗?!难道其实力只能对付那些不打全场紧逼,不打厉害防守,不打速度的队吗?就能赢这样的队吗?而一遇到打全场紧逼、厉害防守和速度的队就输球,那起码说明在那些队身上所体现出的水平存在虚假的成分,同时也说明这个队在破紧逼、破厉害防守,遏制对方速度上没两把刷子,没什么办法,在这些环节上水平不行,而这一点则是这个队整体水平上存在的一个缺陷,或者说是其短板,就像“木桶理论”所说的那样,其真正水平是由短板的高度所决定的,一旦遇到人家打全场紧逼,攻击性和压迫性很强的防守和快速反击其短板就暴露出来了,换句话说其真实水平也就暴露无遗。因此针对这样的队所说的“这不是真实实力”这句话并不在理,经不起推敲和琢磨,换句话说这样的队并不具备战胜能打全场紧逼防守厉害速度快的队的实力,没那个水平,要是有那个实力和水平早就赢球了!
所以说来说去这句话不过是自我安慰,或者说是一句不得罪人的奉承话,甚至是自欺欺人的一句话罢了,一个队的真实实力和水平并不是只从“赢球”上去判断的,而要结合“输球”进行综合判断,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判断一个队的真实实力和水平,才能摆在正确的位置上。作为教练员来说更应当从“输球”中去认识自己真实的实力和水平到底处于哪个档次,从“输球”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短板的高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逐步提高自己的实力与水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