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人:答“成都篮球训练营”网友

答“成都篮球训练营”网友
“成都篮球训练营”网友近日在新浪微博上留言问道:“对位联防和盯人有什么区别和共同点?”。根据笔者个人体会解答如下,供“成都篮球训练营”网友参考。
对位联防是一种既具有区域盯人性质、又具有联防性质的混合防守形式。下面以进攻队员131站位破对位联防为例来说明对位联防的特点,请看图一:
进攻队员以131站位破对方的联防,防守队员也采取131站位的对位联防,也就是说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一个人防一个,但实际上仍然是联防。那么这种对位联防究竟有什么特点?众所周知,各种形式的联防都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也就是说五个防守队员各负责一片区域,在自己负责的区域内,即在某个区域内这个防守队员要负责防守在该区域的进攻队员,一旦这个进攻队员要离开自己负责的区域,防守队员就要把这个进攻队员“送”到与另一个区域衔接部位,交给另一个区域的防守队员进行防守,这一点是任何形式的联防必须遵守的原则。换句话说,虽然说各种形式的联防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但决不是互相不发生联系,在各个区域的衔接部位,五个防守队员要互相合作,从而编织成一片密不透风的“网”,使联防真正“连”起来,否则的话在各个区域的衔接部位就会出现漏洞而导致联防防守失败。
为说明清楚起见,我们把每个人防守的区域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每个区域就是防守队员应负责的防守区域。采用对位联防时五个防守队员在自己负责的区域内要对进攻队员采取具有盯人性质的防守,这就是对位联防又联又盯的特点,这一点既容易理解又容易做到。问题是,当某个区域内的进攻队员要离开该区域时对位联防应该怎么防守?这一点不仅是对位联防、也是各种形式联防最重要的环节,联防防的好坏,联防的质量好坏,联防能不能“连”起来,往往表现在这一点上,所以守联防时要特别注意这个环节的防守方法。那么这时应该怎么防守?请看图二:
例如,进攻队员1号传球给右侧后向4号方向移动,这时防守队员2号就要在红色区域内对1号进行盯人防守,同时把进攻队员1号“护送”到两个区域的衔接部位;与此同时进攻队员4号向上移动,防守队员3号也要采取和2号相同的防守方法把对方“护送”到两个区域衔接部位,当进攻队员1号和3号位于两个区域衔接部位的一刹那,防守队员2号和3号在形成“关门”防守的基础上互相“交班”,即由防守队员2号防4号、防守队员3号防1号,然后各自在自己负责的区域内进行防守。这就是在对位联防中有盯人防守的元素;在盯人防守中具有联防的性质。
简单地说就是对位联防具有很强的联防性质,从整体上看它和盯人不同,盯人是一盯到底,而对位联防只是在各个区域内进行盯人,在各个衔接部位是又连又盯,这就是对位联防和盯人共同点和区别。我们再举一个进攻队员溜底线的例子,请看图三:
进攻队员3号传球后溜底线,这时防守队员4号一定要把进攻队员3号“护送”到篮下位置,并且要大喊一声“过去啦!”,用声音通知防守队员3号,让他知道背后有进攻队员。这种“护送”防守方法就带有盯人性质。如果进攻队员3号溜底线,防守队员4号既不“护送”也不通知防守队员3号,联防就会出现漏洞!比赛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些队的联防之所以守不好,往往多是未能掌握上述环节正确的防守方法而导致的。
以上供“成都篮球训练营”网友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