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何强有感-2
五.老北京队封闭的“科班式”训练重视基本功。
老北京队封闭的“科班式”训练特别重视基本功训练,它有如下特点:
1.
基本功天天练,传接球、运球、专项身体素质训练例如摆脱假动作、侧身跑、折返跑、急起急停等等天天练,有的纳入准备活动之中进行训练。
2.
一视同仁,无论老队员还是小队员都得天天练基本功。
3.
基本功训练严格而细腻,上至手指手腕的运用,下至做各种技术动作时的脚尖指向,甚至做摆脱假动作时的眼神等都要求要做的必须正确而规范。
由于老北京队重视基本功训练,不仅所有队员的基本功都非常扎实,为以后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从中涌现出许多优秀的篮球运动员。从这一点来说,封闭的“科班式”训练和扎实的基本功可谓培养优秀篮球运动员的“摇篮”。
六.老北京队重视篮球理论学习,有良好的钻研攻防技战术风气。
老北京队完成梯队建设后曾有运动员百余名,教练员二十多位,如此一支人数众多的球队却有着钻研攻防技战术极为浓厚的风气,特别重视篮球理论学习,在这一点上老北京队上至老教练,下至小队员可谓蔚然成风。教练员几乎天天晚上凑在一起研究训练问题,钻研业务,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大大提高了执教能力和训练水平。当时很多年龄不大正处于活泼好动的男女小队员,在教练员以身作则的带动下,也能踏下心来天天钻研攻防技战术,不仅提高了篮球理论水平,也提高了篮球攻防技战术意识,这不仅成为他〔她〕们打球时的有力思想武器,而且受益一生。老北京队之所以能产生那么多优秀的篮球运动员和教练员,之所以成为中国篮坛上的一支劲旅,是和这种重视篮球理论、钻研业务的精神分不开的。老北京队的历史经验说明,要想成为一支优秀的球队,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光有好的身体条件和一定的技术水平是不行的,还必须拥有较高的篮球理论水平和攻防技战术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成为智勇双全的运动员。
七.老北京队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
老北京队无论男篮还是女篮,无论一线队伍还是二、三线队伍,都树立了快速灵活的打法,拥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与风格。以北京男篮为例,在主教练程世春的领导下,在教练员张光烈的执教下,根据队员的特点制订了左侧的“三角配合”和右侧的“边线策应”配合相结合“多点进攻”、“多点开花”的灵活打法。需要指出的是,当年美国NBA球星乔丹所在的“公牛队”夺取冠军时打的战术配合和老北京男篮打的上述配合竟然完全相同,但在战术运用上不仅比老北京队晚了约二十多年,而且二者毫无关系!
又例如,在梯队建设中组建的女篮三队,经过三年多严格的“科班式”训练,原本不会打篮球的这群小姑娘一举打进全国乙级队行列,靠的就是扎实的基本功和快速灵活的打法。
老北京队在当时社会客观条件下也通过各种渠道尽可能搜集国外特别是欧美的篮球发展信息,但绝对不生搬硬套,而是进行消化改造为我所用。老北京队的经验说明,一支球队必须根据自己球员的特点制订攻防技战术,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球员的特点,而绝不能生搬硬套别人的打法。
八.老北京队重视文化学习和文化教育。
老北京队不仅重视基本功训练和各种攻防技战术训练,也十分重视年轻队员的文化学习和教育。当时市委和市体委领导指出:“不仅要训练出掌握高精技术的运动员,而且要培养出一批有文化、有觉悟的体育干部。”为此,当时老北京队不仅建设了文化课教学楼,配备了各科目文化教员,而且把文化学习纳入培养计划之中。在上世纪50年代末期,拥有如此完善训练和文化教育设施的专业队,不仅当时在全国屈指可数,就是在今天也是一流的。老北京男女篮之所以出人才,恐怕与上述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最近笔者看了有关卡塔尔足球精英学院的报道,深感无论它的体制组织结构和训练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与老北京队的“科班式”训练有着惊人的相似,这一点也得到一些老队员的认同。但是,正如老北京男篮打的“三角配合”加“边线策应”配合比美国“公牛队”早二十多年一样,老北京队的“科班式”训练也比卡塔尔精英学院的组织结构和训练方法早了半个多世纪!这说明半个多世纪前老北京队“科班式”的组织结构和训练方法在今天也是先进的,正如何强所说的,老北京队篮球班教研组是世界一流的!这就足以说明我们中国人并不笨,不仅不笨,反而很聪明!它还说明,我们自己并非没有先进经验,缺的是重视自己的历史、向历史经验学习的那种态度!
――全文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