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人:两种迥然不同的场面说明了什么?


两种迥然不同的场面说明了什么?
一般来说,在一场关键的比赛、重要的比赛、打一场硬仗时打好开局是非常重要的,对这样的比赛教练员往往会派出最强阵容。对韩国队比赛首发阵容是易建联、周琦、周鹏、丁彦雨航和赵继伟,根据上述是否可以说该阵容是教练员认为的最强阵容。但比赛实际说明,这个阵容不仅没打好开局,而且还落后韩国队20分。比赛中的问题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最根本的还要从攻防技战术层面上去寻找。回顾那场球,中国男篮在进攻上不仅速度缓慢,而且在半场进攻中打的非常死,易建联、周琦两个高大球员在篮下死扛硬顶,遭到韩国队的多人的包夹,有时甚至把易建联挤到底线边缘勉强跳投进攻;外围队员攻中锋球后站着不动,看中锋一个人进攻,内线进攻不成或外线投篮不进就被韩国队打成反击,结果出现落后20分的局面。这种站着打、中锋在篮下死扛硬顶的打法颇有姚明时代打法的色彩,事实说明这种站着死打内线的打法并不适合现在这支中国男篮。
从对韩国队比赛首发阵容的配备上,从场上表现的打法上来看,是否可以判断这是教练员布置的战术打法,但实际效果却差强人意,并不成功,这是那场比赛中出现的一种的现象。
下半时除易建联、周琦、李根在场换外上了郭艾伦和赵继伟两个打双后卫,郭艾伦一上场就通过快速突破连得4分,而且两次上场都带动起中国男篮的速度,特别是他的突破分球把中锋周琦也带活了,上半时易建联周琦在篮下都是后面扛着一个、前面顶着一个被对方俩仨人包夹勉强进攻的,可谓惨不忍睹;但在郭艾伦的突破分球带动下,周琦往往是处于无人防守条件下接郭艾伦分球轻松投篮和爆扣的,与上半时那种沉重“推土机”式的进攻相比显得既轻松又轻盈!中国男篮高大球员的身高优势和弹跳力的特点被充分展现出来了,不仅比分频频上升,而且最终反败为胜!比赛事实说明,这套可能不是教练员认为最强的阵容却打的有声有色,打的快速灵活,追着对方屁股打,通过快速突破吸引对方防守队员解放了高大中锋,充分发挥了高大中锋在篮下威力,这种打法不仅非常奏效,而且显得非常适合现在这支中国男篮,这又是那场球出现的另一种场面。两种场面不仅效果不同,而且打法存在鲜明的不同,一个似步履缓慢的“老人”,另一个似步伐轻盈而矫健的年轻人。
问题是,为什么对韩国队比赛首发阵容不派出易建联、周琦、李根、郭艾伦和赵继伟这套快速而有力的阵容?唯一能解释的恐怕是教练员并不认为这套阵容是最强的,而认为那套阵容是最强;后一种快速灵活的打法恐怕在教练员的头脑中并不占主要地位,占主要地位恐怕是那站着打的打法,由这一点是否可以窃视到教练员头脑中的篮球理念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