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人:20分背后的问题

(2015-09-25 14:51:43)
长人:20分背后的问题

20分背后的问题

  昨晚中国男篮以7673反败为胜,赢了韩国队固然可喜可贺,但中国男篮在全场比赛很长时间内都处于被动地位,最多时竟然落后1920分之多,在这20分背后可以看到中国男篮存在的诸多问题。

               对这场球的印象

  如果概括地说这场球,只有一个字:“”!绝大部分球员嫩,教练员在临场指挥很多环节中也显得嫩!相对来说韩国队打的比较“粗狠”,在防守中有很多小动作,特别是在篮下防中锋时常常是两三个人把中国男篮高大中锋挤到底线边缘,令中国男篮的高大中锋很难进攻,在篮下对抗性上中国男篮高大中锋也显得有点嫩。

  教练员在临场指挥很多环节上也存在问题,特别是在排兵布阵上,尤其是在利用郭艾伦这个问题上似乎缺乏主动性,有关问题将在下文详述。

                两队的阵地进攻

  从比赛的大部分时间来看,两队的阵地进攻存在明显的不同。韩国队的阵地进攻打的很清楚,而中国男篮的阵地进攻让你看半天也看不出来是在打什么。如果说一般观众和网友存在这种感觉倒也正常,但我们一些老教练也有这样感觉。

   半场进攻最能体现一个队的战术打法水平和球员的配合意识,也能表现出教练员的训练水平,半场进攻可以说是衡量一个队水平的一面“镜子”,从这一点来看,韩国队的半场进攻打的很清楚,而中国男篮的半场进攻似乎笼罩着一层云雾一般让人看不清楚。首先我们看韩国队的半场进攻,请看图14

长人:20分背后的问题

长人:20分背后的问题

长人:20分背后的问题

长人:20分背后的问题 

  韩国队半场进攻让人一看就知道在打什么,半场进攻的打法非常清楚。在半场进攻中韩国队主要打的就是挡拆和突分,后卫球员突分到篮下后分球给拉到边线位置的球员,边线球员接球后跳投;在半场两侧45度角位置韩国队都打挡拆,掩护球员拆开后接后卫分球在半场两个角上投篮。韩国队半场进攻打的就是这点玩意儿,既简单又清楚,再加上抢篮板球、抢断球的快速反击在比分上领先中国男篮一半左右,从全场比赛长时间来看,韩国队半场进攻的水平要强于中国男篮。

  下面让我们看看中国男篮半场进攻存在的问题:

1.        外围队员攻中锋球问题

中国男篮外围队员在攻中锋球上一直存在第一时间不能及时传球的问题。所谓在第一时间攻中锋球是指中锋在抢到接球位置的一刹那外围队员的球就得到!请看图5

长人:20分背后的问题 

图中是易建联抢到接球位置的一刹那,这时如果外围队员能及时攻中锋球,易建联就能一打一,但这个球外围队员却没传!中国男篮的外围队员往往是在中锋抢到接球位置数秒后才传球,这时中锋即便接到球也会遭到对方多人包夹,甚至把中锋挤到底线位置导致中锋勉强进攻。

  另外,易建联等高大中锋厥着屁股要位置、外围队员站着攻中锋球的打法也存在着问题。中国篮球传统打法讲究中锋要在移动中接球、外围队员也要在移动中攻中锋球,而且外围队员和中锋互相要呈反向移动进行传接球配合,从这一点来看中国男篮半场进在攻中锋球上也存在很大问题,这些问题都反映了训练水平。

2.        一人打四人看

        中国男篮特别是在上半时的半场进攻中常常是一人打、四人看,请看图6

 长人:20分背后的问题

易建联接球时没人空切移动,易建联只好一个人进攻,由于是站着打,所以很容易遭到韩国队的双人包夹,易建联被挤到底线位置勉强出手。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种站着打,中锋在篮下死顶硬扛的打法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被中国篮球淘汰了!网上说宫鲁明是钱澄海钱爷的高徒,可钱澄海打球时不是这么打啊,也早就不这么打了。笔者斗胆敢言,钱澄海如果在世决不会主张这么打,如果昨晚是钱澄海临场指挥也决不会布置这么打!因为这不是中国篮球传统打法所主张的!

韩国队是在移动中进行半场进攻,中国男篮半场进攻则是站着打,这就是中国男篮落后20分的主要原因。这种打法既不适合中国男篮,也发挥不了中国男篮高大球员的作用!

          中国男篮的全场紧逼

中国篮球传统打法一直强调全场紧逼是中国篮球战胜外国强队主要的防守武器。昨晚中国男篮在第二节后曾打全场紧逼并收到很好的效果,请看图7

长人:20分背后的问题 

图中这个球典型地反映出全场紧逼的威力!当韩国队发界外球时中国男篮就采取攻击性、压迫性极强的全场紧逼防守,从而轻易抢断韩国队在底线的横传球打出快速反击!值得一提的是,宫鲁明和中国男篮没把全场紧逼当作“救命稻草”来使用,而是积极主动地运用全场紧逼防守并收到很好的效果,这一点也是中国男篮反败为胜的主要原因之一。它说明,只要坚持贯彻中国篮球“全场紧逼、突分、快攻”这“三把利剑”就能在比赛中占据主动地位!那种把全场紧逼当作“救命稻草”只在比赛最后几十秒才使用是和中国篮球传统打法格格不入的!

  郭艾伦的快速突破是场上变化的主要因素

赛后有人说中国男篮之所以反败为胜是周琦和赵继伟起了主要作用,他二人的作用固然不可磨灭,但笔者认为引起中国男篮反败为胜的主要诱因是郭艾伦两次上场所起的作用。郭艾伦两次上场的快速突破不仅带动起中国男篮的进攻速度,而且他的突破分球也一改此前中锋站着打的被动局面,形成在移动中进攻的局面,从而充分发挥了中国男篮高大球员的作用,对此韩国队教练在赛后不得不说很难逾越中国男篮的高大球员。

郭艾伦第一次上场不仅通过两次快速突破得了4分,而且最大的作用是带动起中国男篮的进攻速度,一改此前站着打的被动局面!但笔者质疑的是,郭艾伦第一次上场后一会就被换了下来,如果让他继续留在场上也许能更快地改变落后状态,看来教练员在使用郭艾伦上还存在某种程度的盲目性,缺乏主动性。

在郭艾伦上场前中国男篮的中锋几乎都是站在篮下死扛硬顶,但郭艾伦上场后中锋、尤其是周琦好象变了个人似的,打的可谓如鱼得水,请看图89

 长人:20分背后的问题

长人:20分背后的问题

 
郭艾伦从左侧持球突破,与此同时周琦向篮下移动接郭艾伦

分球在篮下爆扣得分;郭艾伦从右侧持球切入,在篮下空中分球给周琦,周琦接球又轻松爆扣得分,这两个球打的让韩国队防守队员连个球毛都没摸着,既轻松漂亮,又不费力,这种打法才符合中国篮球“三把利剑”中的“突分”打法。中国篮球传统打法讲究球打进打出、人跑进跑出,一句话:要在行进间移动中进行进攻,球要迅速转移,而不是一个人拿着球打四个人站着看!

   但问题是,为什么在首发阵容中没有郭艾伦?为什么在上半时中国男篮是站着打,进攻速度缓慢?为什么上半时中国男篮落后那么多分?为什么郭艾伦上场后通过突分不仅带动起中国男篮的进攻速度、而且一改中锋在篮下死扛硬顶的局面?为什么郭艾伦上场后周琦等中锋如鱼得水?看来中国男篮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打法,还没有充分认识到郭艾伦的速度对中国男篮所起的作用,还没认识到和郭艾伦的突分能充分发挥中锋在篮下进攻的威力,在这些方面中国男篮教练员似乎还存在某种程度的盲目性,否则的话首发阵容就会有郭艾伦,开局就会打出主动的局面。

    突破分球、中锋在移动中接外围队员的分球在篮下轻松进攻,这种打法不仅适合中国男篮,而且符合中国篮球传统打法,我们说“三把利剑”之所以厉害,也许从上述能有所体会。如果中国男篮通过这场球能总结出上述几点,特别是通过突分发挥高大球员在篮下作用的打法,其水平将会有大幅度提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