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双人夹击”?
笔者今天上午把
2011年8月23日写的韩国女篮双人夹击的博文重新置顶,2015年女篮亚锦赛即将举行,韩国女篮、日本女篮仍然是中国女篮夺冠的“拦路虎”。亚锦赛中中国女篮和韩国女篮再战时,如果韩国女篮又采用全场紧逼和双人夹击的防守,中国女篮将如何对付?昨晚看CCTV5体育频道的“篮球公园”节目,报道了中国女篮备战和训练情况,在体育馆的墙上有“紧盯韩日”四个大字,看来中国女篮是把这两个队当作主要对手了。“紧盯韩日”,固然这是正确的,但“紧盯”它们什么?在攻防两端必须有具体的目标和内容,并且得有解决方法,做到有的放矢、有备无患,否则的话到时候仍然会处于被动地位。
在2001年亚锦赛时,韩国女篮的全场紧逼和双人夹击就把中国女篮打的很被动,所以中国女篮对韩国女篮这一手必须有充足的准备。当然,我们相信中国女篮主教练马赫率领球员们肯定做好了充足准备。这里我们从技战术角度分析一下“双人夹击”和“如何破双人夹击”的问题。
当防守队员采用全场紧逼准备双人夹击时,从防守队员角度来说最喜欢进攻队员干什么?防守队员最喜欢进攻队员“运球”,而且是进攻队员自己主动地往边线或中线位置运球,然后进攻队员自己主动地“停球”,这是防守队员为创造双人夹击最喜欢的。进攻队员一运球就把自己手里的最后一颗“子弹”射出去了,进攻队员再一停球就等于处于束手就擒的境地,这时对防守队员来说就形成了双人夹击最好的条件!请看图1:

进攻队员2号接界外球后开始运球,在防守队员的防守下不得不往边线方向运球。后卫接界外球、篮板球第一传后自己运球是中国男女篮很多后卫存在的老毛病!当2号运球到边线时,边线就相当于一个“防守队员”,2号不得不停球,这种现象在中国男女篮后卫中也是常见的。当2号刚一停球的一刹那,防守队员2号就大胆放弃自己防守的人,迅速和防守队员1号形成双人夹击。
从上图我们看出,进攻队员2号之所以遭到双人夹击,原因有两个:
1.
接界外球时是原地接球,接球后运球。
2.
在防守压力下往边线方向运球,在边线位置停球。
这两个原因就给防守队员造成了双人夹击的条件,简单地说就是进攻队员自己“运球”、“停球”给防守队员造成了双人夹击的条件。现在不仅中国男女篮,很多队的后卫都存在在后场运球的习惯,而且运起来没完没了,这是非常坏的习惯!防守队员采用全场紧逼和双人夹击就喜欢进攻队员运球、停球,而我们的球员、特别是后卫球员就喜欢投其所好,你说傻不傻!?
那么,怎么破双人夹击呢?八个字:“跑勾接应、手不黏球”!大家千万可别小看了老北京男女篮教练总结出的“跑勾接应”这四个字,它对快速推进、快攻和破紧逼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家也别小看了老北京男篮队员芦诗连在七十年代提出的“手不黏球”这四个字,它对篮球技战术和个人技术有着重大的意义!这八个字就是破全场紧逼和双人夹击的“灵丹妙药”!
请看图2:
进攻队员1号接界外球前先做向前跑的摆脱假动作,目的是甩开防守队员,然后突然“急刹车”往回跑弧线〔跑勾〕接应界外球〔或第一传〕;在一号接球前进攻队员4号就做向下压的摆脱假动作,1号接球同时,4号正好在“跑勾”,1号接球后“手不黏球”地快速出手传球给“跑勾”的4号〔注:这两个队员配合的要相当默契,特别是4号的移动时间要掌握的恰到好处〕。由于1号和4号都没有运球,也没有停球,而且都是在行进间接应和传球,这就从根本上杜绝了被双人夹击的条件!需要指出的是,图中两个浅蓝色扇面意味着传球队员有N个传球机会,接应队员“跑勾”不仅提高了接应速度,而且最大程度地避免遭到夹击。
在行进间而不是原地接应,接球后迅速出手传球,而不是运球,“跑勾接应、手不黏球”就是破对方双人夹击的方法!
亚锦赛中如果韩国女篮再次采取全场紧逼和双人夹击,中国女篮将怎么破之,我们拭目以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