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人:漫谈“要有人能站出来”

标签:
体育 |
漫谈“要有人能站出来”
比赛困难打不开局面时盼望有一个人能挺身而出,通过个人进攻得分来打开局面;因外援被对方看紧发挥不利时希望有本土球员能协助外援进攻得分;在比赛关键时刻期望外援或某个本土球员勇于担当果断进攻得分,等等。
作为观众、电视主持人和新闻媒体这么说并无可非议,这句话反映出说话人对球队的某种期望。但笔者认为作为球队或教练却不能怀有这种想法,因为“要有人能站出来”、“需要有人站出来”这样的话包含着太大的不确定性和偶然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能听到“谁来帮一把?”、“谁来帮帮忙?”这样的话,这些话和“有人能站出来”、“需要有人站出来”如出一辙,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偶然性,也许有人帮忙,也许没人帮忙。所以说“要有人能站出来”、“需要有人站出来”这样的话是建立在没把握基础上的。换句话说,这样的话有点不靠谱,没十足的把握,或者说是建立在一厢情愿基础上的。因此,作为球队和教练头脑中绝不能有这种想法和愿望,球队和教练要取得比赛的胜利绝不能靠那些没物质基础没把握的想法和期望,而要靠坚实的物质基础、即靠有准备的、有针对性的、熟练掌握的打法和配合。
如果在比赛困难情况下或关键时刻教练怀有这种想法,希望有人能站出来,那就说明教练心里根本就没底,因为他也不知道到底谁能站出来,教练如果在这种指导思想下进行临场指挥,能取得比赛胜利吗?
教练应该有这样运筹帷幄的能力:在比赛困难局面下或关键时刻,教练想让谁站出来,谁就能站出来,有驾辕球员的能力,有破解困难局面的指挥能力,在关键时刻有会用兵、善于用兵的能力!如何理解这句话?我们不妨举例来说明。
例如,拿北京队来说,当老马被对方看紧进攻不利时,教练不是停留在“有人能站出来”、“需要有人站出来”这样的空想中,而是能拿出有针对性的办法和策略来破解老马进攻不利的局面。我们试举一例,如下图所示:
老马传球后空切到右侧就能把防守的注意力吸引到右侧,这时左侧就有很大的空间,这种打法和“亮中锋”非常相似,李根接球后就可以在篮下一对一进攻,在篮下李根有很强的个人进攻能力,成功率很高,李根进攻时莫里斯等人就可以抢篮板球。假设,比赛中遇到老马进攻不利时,教练不是停留在“有人能站出来”、“需要有人站出来”的空想中,而是积极主动地拿出解决办法,不仅能破解老马进攻不利的局面,而且能主动地让李根站出来!在比赛困难时和关键时刻教练应有这种能力,即想让谁站出来就能让谁站出来!上面的例子并非说一定要这么打,也决不是说北京队教练缺乏这种能力,只不过是为说明这个问题举的例子而已。比赛时可以根据场上实际情况还可以安排以其他某个球员为主的具体打法与配合,让另一个球员站出来,教练应具有这种驾辕球员的能力。因此,在教练头脑中根本不存在、也绝不能有期望“要有人能站出来”、“需要有人站出来”这样的概念,它可以存在于观众和新闻媒体口中,但绝不能存在于球员和教练的头脑中,比赛靠的是实力和娴熟的打法与配合,而不是头脑中的愿望!当然,另一方面球员自己能否站出来也取决于临场状态和平时训练水平。
当然,类似上述例子的各种打法是需要在平时训练中进行专门训练并熟练掌握的,存储在球队战术配合的“硬盘”中,在比赛困难时和关键时刻需要使用时立刻就能调出来,有备无患,这样就能做到想让谁站出来,谁就能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