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都不动?
中锋〔或其他位置球员〕在篮下接球后,外围四个人站着不动就看篮下一个人打,这种四个人站着看一个人打的现象不仅在NBA非常普遍,在CBA也很常见。在NBA还好说,人家不仅个人进攻能力很强,一个人就能解决问题,而且人家本来就崇尚个人表现,这是人家的篮球理念所决定的。但在CBA就不同了,当对方在篮下形成密集防守时,绝大多数CBA球员、特别是本土球员并没有人家NBA球员那么强壮的身体素质和个人进攻能力,但在比赛中也经常出现四个人站着看一个人进攻的现象,虽然不能说个人进攻没成功的,但往往非常困难,甚至进攻不成,不是失误就是挨帽!这种四个人站着看一个人进攻的现象在CBA已存在很长时间了,到现在也未见有明显的改观。
为什么这种现象很难改观?根本原因在于教练员和球员头脑中的篮球理念。中国篮球传统打法主张中锋接球后是进攻的开始,也就是说中锋接球后进行居中策应,外围队员空切移动,于是乎就能上演出各种各样的传切配合、空切配合等等,擅长这种打法的球队往往在中锋接球后能打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漂亮配合,充分展现出篮球的魅力!
而中锋接球后四个人站着看一个人进攻则反映出完全不同的篮球理念,认为中锋接球后是进攻的结束,在这种篮球理念支配下外围四个人站着看也就不难理解了!总之,两种完全不同的篮球理念在比赛中不仅反映出两种迥然不同的打法,而且其魅力也不同!
如果教练员和球员头脑中有了中锋接球后是进攻的开始这样的篮球理念,不仅能打出很多漂亮的配合,也能使篮球比赛打的更具魅力和观赏性。所以说,关键在于要改变这种落后的篮球理念,否则的话这种现象是很难改观的!
下面让我们看看北京队和广东队在第四场比赛时双方出现的一些四个人站着看一个人打的的镜头。
图1:
上图是北京队中锋张松涛在篮下持球,外围四个人全站着看,张松涛只好个人进攻但没成功!其实这时马布里只要做摆脱假动作向篮下空切就能打出空切配合!另外,位于圈顶的队员在马布里空切后如果移动到左侧也有接张松涛策应球的机会,接球后就可以跳投!遗憾的是四个人都没动,都没有空切移动的意识,只要动就有进攻机会!
图2:

马布里在左侧角上持球,仍然是四个人站着看。位于画面右下侧的是孙悦,比赛中他移动到图中所示的位置,如果这时莫里斯给孙悦档人,孙悦空切接马布里的球就能打出非常漂亮的传切配合!看来莫里斯和孙悦之间不仅缺乏这样的配合意识,也缺乏空切移动的意识,一个很好的传切配合就这样错过了!
图3:

这是孙悦在篮下持球,四个人全站着看!比赛中孙悦只好个人进攻,但进攻不成,只好传球给右侧。在孙悦接球后,如果马布里迅速做摆脱假动作移动到孙悦身前,接球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跳投机会!
图4:

这是广东队比赛中的一个场面,广东队也一样,也经常出现一个人打四个人站着看的现象。图中是易建联在三秒区内持球,外围四个人没一个人空切移动的!如图所示,这时外围三个人只要有一个人空切移动都有进攻机会!但中锋接球是进攻结束这样的篮球理念束缚了球员的意识与行动!
图5:

广东队外援穆迪埃从左侧持球突破到三秒区内,比赛中穆迪埃是分球给站在球场右侧的易建联,易建联接球跳投,虽然也是个投篮机会,但如果在穆迪埃突破过程中,易建联向三秒区空切,就能在三秒区中间位置打出一个非常漂亮的交叉配合!但由于易建联缺乏空切移动的配合意识,只能站在那里接球跳投,跳投还没进!
图6:

广东队球员A在篮下接球,四个人站着看,球员A只好个人进攻。如图所示,如果位于两个后卫位置的球员分别空切移动的话,就能打出传切配合,在这个过程中只要另外两个队员空切移动就很可能还会出现其他的进攻机会,打起来就活了,能创造出非常漂亮的进攻配合!
上面6幅图例可以说明,一个人打四个人站着看决不是个别的现象,如果不改变这种观念,比赛中老是以打挡拆和个人进攻为主的话,配合水平就很难有质的突破,很难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