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首钢的“气数”……
现在还不能说北京首钢的“气数已绝”,但其“气数”已短却是不争的事实,这并不是说新年前后输了两场球才这么说,而是说通过这两场球暴露出北京队所存在的诸多问题。
对山东队那场球后笔者在新浪微博上发帖子就说“这场球全面暴露了北京队攻防技战术和临场指挥的问题”;昨晚这场球仍然如此!北京队原来夺冠时所使用的那两下子现在让各队全摸透了,无论是攻防技战术打法还是换人等等各个环节人家都摸的一清二楚,全掌握了!而北京队自己却没有新的变化,没有新的招数,原来什么样现在还什么样,甚至还不如原来的样子,现在是北京队把自己的所有招数全摆在人家面前,人家还不好打!从这一点来说,北京队这一年没什么进步,没什么新的玩意儿,还靠原来夺冠时的那两把刷子想再次夺冠已难上加难!客观环境已发生巨大变化,就拿上赛季排名老末的青岛队来说,目前已迅速窜到排名第三,而北京队却跌落至七!从最近几场球来看,北京队的“气数”虽然不能说已绝,但“气数”已显得微弱,之所以如此根本原因是这一年在攻防两端没练出什么新的打法,还是老一套!一支球队、特别是卫冕冠军队绝不能安于过去的状态,一定得在攻防两端和后备力量等方面有所创新,用新的打法和雄厚的后备力量去迎接新的“战斗”才能卫冕自己的地位!但北京队却没做到这一点!
进攻
北京队历来以老马为主要进攻点,并且主打外线,这是明摆着的,这一点既是北京队的强点,也是北京队的弱点,因为各队都知道这一点,只要把老马看死,掐住北京队的外线,北京队就会陷入被动地位,昨晚青岛队采取的就是这个策略!赛后李秋平说:“北京队整体实力比较强,外线火力超强,几乎每个人都能投篮,所以这场比赛首要目标就是要控制住北京队的外线,哪怕让莫里斯得到60分都没有关系,只要把北京队的外线卡住,不让他们全面开火就有赢球的机会。”
试问:北京队第一次夺冠时的“多点进攻”、“多点开花”、“内外结合”都哪里去了?!为什么当初那些漂亮的配合会“昙花一现”?!另外,北京队也不是不知道这一点,但为什么在这一年不针对这个问题进行改进?例如,进攻时完全可以有意识地从某个本土球员打起,把它作为主攻点,让老马成为第二、第三进攻点,多掌握几手,把自己变成“三头六臂”,根据不同的对手灵活运用,时而以A、B本土球员为主攻点,时而以老马为主攻点,让对方摸不透我的主攻点从而掌握主动,然而北京队在这一年中却没练成这几手,还是原来的那一手,甚至把原来的那几手也丢了!
孙子曰:“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意思是说,善于进攻的人,敌不知道应守哪里好。而北京队却恰恰相反:“敌知道守哪里好!”。一句话,真不知道北京队这一年在进攻打法方面都练什么了!?
防守
北京队的防守除了守盯人外就是偶而守守联防,防守体系太单调。篮球防守体系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例如全场紧逼、2/3场紧逼、半场紧逼、半场扩大盯人、针对对方某个得分手所采取的“四缩一上”、“三二联防”、“二三联防”、“1-3-1联防”等等,按说这些防守北京队都应该掌握,比赛时针对不同的对手、不同的形势灵活主动地运用,这样才能在防守上占据主动,而绝不能把一、两种防守一竿子插到底!
孙子曰:“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意思是说,善于防守的人,敌人不知道向哪里进攻才行,而北京队却让对方清楚地知道向哪里进攻!几场球说明,北京队的内线防守是薄弱环节,遇见哈达迪那样的高大中锋不仅防守不好,而且内线不能保证篮板球。
招数不多
北京队现在让人觉得大有“吃老本”之嫌,还想拿前两次夺冠时的那两下子再次夺冠已不现实,因为在攻防两端北京队不仅没有什么新的招数和新的打法,而且既有的招数也已让各队了如指掌,俗话说“善变者强”、“善变者王”,一年来北京队在攻防技战术等方面并没有新的变化,没有新的“杀手锏”,比赛中几乎全按固定模式进行,就连什么时候换谁都让对方所掌握,俨然成为各队的“活靶子”,处于谁见谁打的境地,之所以如此根本原因是没让自己多几手所造成的!
本土球员不是“鼓励”出来的!
昨晚赛后北京队教练说:“鼓励本土球员站出来!”、“中国球员什么时候能站出来?”、“还是鼓励吧!”。
赛前和比赛过程中鼓励本土球员放开了打虽属必要,但本土球员决不是用一两句话就能“鼓励”出来的!本土球员要能在比赛中发挥作用、甚至能起“顶梁柱”的作用关键在于教练是否根据本土球员的技术特点制订了相应的战术打法,也就是说通过什么打法能把本土球员的技术特点捏合在其中,本土球员通过训练熟悉并掌握了这些打法,上场后就知道应该怎么打,这样才能发挥本土球员的作用,本土球员才能站出来,否则的话你再鼓励磨破了嘴皮子也是白搭,本土球员上场后有时也会发蒙!教练员的作用在于根据本土球员的技术特点制订相应的战术打法,而决不是只停留在口头鼓励上,说句不客气的话,口头上鼓励本土球员,谁不会啊!连观众都会!
教练员应该考虑的是,张三上场应该怎么打?李四上场又应该怎么打?怎么发挥他们的技术特点?例如,张松涛上场怎么打?张松涛上场主要是发挥他在篮下的作用,举个例子,请看下图:

为发挥他在篮下的威胁,4号回传球给老马后溜底线到另一侧准备抢篮板球,老马攻中锋球,然后向罚球线移动,把张松涛“亮”出来,左侧空间完全交给张松涛,让张松涛在篮下进攻,这样就能发挥他的作用,其他人准备抢篮板球。如果张松涛上场打这个配合,五个人全明确,主攻点就是张松涛,张松涛在篮下接球后就不会犹豫不决而能果断进攻,这样就能发挥他的作用!这样才能让本土球员站出来!没有战术打法的保证,空口套白狼是不行的!
上述只不过是例子,意思是说,哪个本土球员上场打什么,以谁为主,这些打法平时都得训练并“储存”起来,到时候才能“调”出来做到有备无患!比赛中某个本土球员一上场,五个人都知道应该怎么打!
这又牵涉到替补队员的问题,北京队的所有球员条件都不错,但替补队员的作用与力量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一是上面所说的缺乏针对替补队员所制订的打法,二是比赛时教练员不敢大胆起用替补队员。
孙子曰:“夫钝兵、挫锐”,意思是说一个士兵你老不用就会挫折他的锐气!久而久之他上场后很可能都不知道应该怎么打了!在CBA各队水平都有明显提高的背景下,北京首钢队要想在今后打出好成绩,除应迅速解决上述各种问题外,教练员如何发挥本土球员的作用、如何针对每个本土球员制订相应的打法是教练员的主要任务之一。
总之,从目前来看北京首钢队在攻防两端的“气数”都频临“气绝”的边缘,几乎处于无计可施的状态,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一年来的训练中未能在攻防两端掌握更多的招数所至。要解决这些问题并不难,关键在于北京首钢队自己是否善于总结,能不能总结出这些问题,看没看到这些问题,而这关键又在于教练员。如果教练员能总结出这些问题,通过训练很快就能解决!一个队输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善于总结,可怕的是没记性,这场球出现的问题,下场球仍然出现,如果这么下去那才是最可怕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