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会慢热?
看比赛直播时常听主持人和嘉宾评论员说××队今天有点慢热,意思是说打了半天球员还没完全进入比赛状态。具体到某个队为啥会慢热?这个问题别人很难说出准确的原因,只有这个队自己知道,因此这个问题只能从一般角度来进行分析。为啥会慢热?笔者认为一般有如下几个原因:
1.
准备活动不充分:
无论是平时训练还是比赛都要做好身体的准备活动,一是避免受伤,二是使身体充分活动开进入竞技状态。一般来说训练时的准备活动要用一、二十分钟,并且把准备活动和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结合起来。所谓专项身体素质训练一般是指折返跑、曲线跑、急起急停、各种滑步等动作。比赛时的准备活动更得提前做,一般来说在赛前30分钟左右就得开始,但在时间掌握上也有讲究,做早了身体虽然充分活动开了,但由于消耗身体热量过多而容易出现开场前身体发凉的现象;做晚了身体处于半热半凉状态,这些都不不利于比赛。每个球员有各自的身体特点,在做准备活动上需要个人掌握。过去比赛时除在场外自己做准备活动外,进场后一般多利用跑篮来充分活动身体,是很有效的方法。
总之,准备活动要做到身体微微出汗,全身筋骨都活动开了为宜。如果没做好准备活动开局后就很难迅速进入比赛状态,观众就会说这个队慢热!
2.
球员处于疲劳状态:
过去专业队球员和教练员经常说“疲劳轰炸”这句话,意思是说球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或比赛身体处于高度疲劳的状态,典型的表现就是看见球兴奋不起来,疲疲塌蹋,浑身没劲,无论教练员怎么调动球员也兴奋不起来!有经验的教练员遇到这种情况往往会采取其他训练方法,即离开球场,不让球员碰球,利用爬山、游泳、踢足球、打排球等等进行调剂,这样就能在短时间内消除疲劳状态。如果一个队出现了这样的苗头,在比赛中往往会慢热,甚至整个比赛竞技状态都不佳!
3.
轻敌:
这属于思想方面的问题,认为对方实力弱可以轻松取胜,所以开局打的不是那么认真,不那么积极,场上表现的就是所谓慢热。但打着打着却发现不是那么回事,不仅自己比分落后而且对方气势很盛,这时在一定程度上由于是处于松懈状态,想扭转这种状态从思想轻敌状态又一时不能迅速进入积极状态,不能很快调动起积极性来,所以场上不是表现出急躁情绪,就是表现出蛮干的打法,别人看上去就是慢热。
4.
赛前准备会不充分:
准备会对比赛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不打无准备之仗”,这句话谁都知道,但要真正做到却非易事。首先,教练员就得对对方的攻防技战术有较透彻的了解,否则的话准备会是开不好的。赛前教练员自己在攻防技战术准备上就得胸有成竹,这样才能率领球员开好准备会。
准备会要让球员畅所欲言,针对对方攻防技战术特点提出相应的对策,最后教练员进行总结布置,即这场球咱们怎么打,怎么进攻,怎么防守,出现什么问题怎么对待等等,让每个球员了如指掌。
除上述属于全队攻防技战术问题外,准备会上还要针对对方几个主要球员布置具体的防守方法。例如对方球员A投篮不准但突破厉害且主要从防守队员左侧突破,这时教练员就得对防守他的队员进行具体布置,防守时把重点放在左侧!
总之,全队在攻防技战术上怎么打,特别是开局怎么打,对方采取盯人我们怎么进攻,对方守联防我们怎么打等等都要做充分准备与布置以便统一思想和打法;另外,每个人在防守进攻上应该注意那些问题也要准备布置到位,否则的话开局后一旦遇到问题就会处于不知所措的状态,观众一看就会觉得是慢热。
过去老北京男篮开准备会一般需要一个上午约两小时的时间,把准备会和讨论研究攻防技战术结合起来,通过准备会既做好赛前准备,又能提高球员的战术素养。如果准备会只是草草了了那么一说,场上的表现就会让人觉得准备不充分而出现各种各样的评论。
5.
开局打法不明确:
比赛开局对整个比赛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阶段,因此要在攻防两端做好充分而具体的准备,力争把开局打好占据场上的主动权,这对整个比赛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根据对方进攻特点我采取什么防守一定要很有强的针对性,决策要正确。例如,对方进攻是以谁为主展开的,都有哪几条进攻路线,如何切断这几条进攻路线,要布置的详细而具体。特别是在开局的进攻上一定要明确打什么配合,对方采取盯人我打那个配合,对方守联防我怎么攻,具体打法一定要明确,这样开局才能打的有条不紊而不会出现慢热现象。如果说开局常常出现慢热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往往是由此而引起的。
6.
教练员临场指挥反应迟钝:
即便做好上述各种准备,比赛中往往千变万化,不可知、不可测的因素很多,甚至有时赛场上出现的局面和事前准备相距甚远,这时就需要教练员以敏锐的眼光和判断力及时把握场上的“脉搏”在攻防两端迅速做出有针对性的改变,这样才能避免场上的被动。如果教练员反应迟钝,任凭场上的被动局面自由发展就会给观众以慢热的印象。特别是在打“遭遇战”时这一点显得尤其重要!
除上述原因外一个队的慢热现象可能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因素,但笔者认为上述几个原因是主要的,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观众、新闻媒体就会认为这个队慢热!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也不难看出,其实所谓慢热在背后是由各种各样原因所导致的,教练员的责任就在于通过一场比赛发现其中的原因,找出对策,避免在下一场比赛中再次出现,这样就能逐步克服慢热现象!如果教练员不认真总结,那么这个队就会患上“打摆子”病,忽冷忽热,反复无常!如果一个队总是处于这种状态,那就不仅说明这个队尚不成熟,而且教练员在执教和临场指挥等方面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慢热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它是由各方面因素决定的。具体到一个队为什么常常出现慢热现象,那只能由这个队的教练员和球员自己去寻找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