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球员特点――
首先谈谈老北京男篮主力阵容五个队员共同的技术特点。
1.
都具有扎扎实实的基本功。
2.
都具有很好的专项身体素质。
3.
战术配合意识强。
4.
都掌握熟练的个人技术且各有特点。
5.
都掌握快速的行进间技术。
6.
都具有很强的贯彻执行教练意图的能力。
个人具体特点
王忆诚:
身高约
1米85左右,组织战术配合的控卫,在场上能起“教练”的作用,头脑清醒压得住阵脚,虽是控卫但不黏球,能快速及时地传球,擅长持球突破。在场上具有很强的观察力和组织能力。王忆诚的拿手好戏有两个:一是以跑投而著称〔王忆诚的跑投和现在的“抛投”不同,他的跑投有滞空时间〕,命中率很高,现在很少有人会做该动作。二是他的单手定位远投,命中率很高(王忆诚远投命中后有个习惯动作,即双手一边拍打像抖落尘土似的一边退守,十分潇洒!)。
作为老队员的王忆诚在队内以身作则,能团结年轻队员,在场上则是年轻队员的“主心骨”。生活中王忆诚非常细心,爱好音乐跳舞等,他的脾气禀性和爱好对他在场上组织战术配合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马家驿:
原是北京宣武区14中的中学生,60年代初进入北京队,很快成为主力队员。身高约在1.85米以上,后卫,特点是爆发力强,起动快!篮板球抢的好,快速突破能力强,中距离跳投很准!
马家驿个性很强,具有非常强烈的事业心,训练极为刻苦,这一点是他很快成为主力队员的重要原因。虽然平时也喜欢和队友聊天,但他平时的表现主要偏“静”,但在场上却是生龙活虎。平时爱好拉二胡,这些脾气禀性形成了他在场上的特点。
王瑞卿:
身高约1.95米左右,体重大,雅号“王爷”。掌握了转身跳投、前后转身持球切入、跨步勾手投篮等全面的中锋技术,倚仗体重在篮下扛投十分厉害,具有很强的杀伤力!脚步动作好,虽然身高不算很高,但在抢篮板球时挡人抢位技术好。特别是他的手上功夫极好,视野宽广,掌握了很好的中锋策应技术,是全队半场进攻的“轴心”,所以老北京男篮离不开“王爷”!虽然“王爷”体重大,但由于手上功夫好,在场上传球策应宛如“绣花”一般细致!具有很强的战术意识和配合意识。
王瑞卿在生活中平易近人,人缘非常好,无论是和领导、教练和队员能和睦相处。平时业余爱好不多,训练刻苦,他在场上之所以能成为“轴心”,除与他的技术有密切关系外,与他的为人似乎有着某种联系。
姜忠俭:
老北京男篮队长。右锋,身高1.90米左右,左撇子。场上头脑清醒,擅长在罚球线右端给后卫做策应,并能和左手运球的持球切入相结合,在右角跳投准,篮板球抢的好。具有很强的快速意识,和马家驿、芦诗连常常是快攻的主要得分手。
姜忠俭在生活中的最大特点是擅“聊”,几个人凑在一起就听他的了,来北京那么多年大连口音一直没改!姜忠俭的人缘也特好,为人正派,在北京队没一个人不喜欢他的!他在场上那种朴实无华的作风可能与的为人有很大关系!
芦诗连:
左锋,身高近1.95米,身材很好。芦诗连的最大特点是摆脱假动作技术相当好,其摆脱假动作可谓真真假假,令防守队员难以琢磨!笔者认为他这一技术现在无人能比!芦诗连的弹跳力、身体柔韧性和灵活性都非常好,善于从左角底线和罚球线腰上持球突破,运球突破时身体重心非常低,步幅非常大!在左角中投准确,是抢篮板球的好手。特别是他的攻中锋球技术堪称一绝,攻中锋球时具有很强的传球隐蔽性,和中锋配合的非常默契!“手不黏球、马不停蹄”这句精辟的话就出自芦诗连之口!
芦诗连在生活中也很细心,为人聪明,在宿舍里把自己的床铺收拾的干干净净。芦诗连擅长“表演”,在先农坛春节联欢会上和队友一起表演的滑稽节目受到教练队员们的热烈欢迎。他在场上之所以能摆脱假动作做的出神入化,大概和他的这种天赋也有关系。
老北京男篮其他队员的个人技术与上述五个人在某种程度上也具有类似的特点,所以从全队队员个人技术特点上来讲,差别并不大,唯一的差别就是临场比赛经验,毕竟主力阵容上场时间比较多,经验丰富,这种差别在任何一个队都是存在的,只不过差别大小不同罢了。但是,老北京男篮打球的人还是比较多的,主力阵容和第二阵容基本不存在十分明显的差别。
老北京男篮主力阵容的上述个人特点,作为天天和队员生活、训练比赛在一起的主教练张光烈可谓了解的一清二楚!张光烈根据主力阵容和全队队员上述所有特点,制订了“中锋策应+边线策应”战术配合,在此后的全国比赛中多次获得冠亚军!
这里笔直还想强调一点,是先有队员的技术特点,后有全队的战术配合!而不是相反!
下一节我们将谈在结合个人特点的前提下制订全队战术配合的基础。
――未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