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意识与补人意识
半场进攻中进攻队员什么时候该移动、什么时候不该移动;防守时什么应该盯紧自己防守的人、什么时候应该大胆放弃自己防守的人进行协防补人,这些都体现了球员的配合意识!对任何一个球员来说,配合意识在篮球比赛中非常重要的,只有具备了配合意识才能在比赛中正确支配自己的行动。在比赛中我们常常能看到,当一个球员持球向篮下突破时,另一个球员却从相反方向朝着突破球员移动,形成自己人之间的“顶牛撞车”现象,我们说,后者就缺乏应有的配合意识!
在赛场攻防两端一个球员所体现出的配合意识是在平时训练中慢慢形成的,是在教练正确引导下逐步形成的。配合意识虽然是头脑中的一种抽象的认识,但它却是能正确支配球员行动的一种能力,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配合意识比实际的技术动作还重要!一个球员个人技术再好,但如果缺乏配合意识往往不能和其他四个人打到一块,不仅不能打到一块,往往还对其他四个人的行动起反作用;但具有很强配合意识的球员,即便他的个人技术差一点,却能和其他四个人打到一块,不仅能打到一块,往往还能为其他四个人创造进攻机会或能很好地进行协防,在比赛中能起积极的作用。
所以说配合意识对一个球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素质,我们常说某个球员打的聪明、某个球员打的很“傻”,其实都是指配合意识而言的。
下面让我们通过两个截图来看看球员在赛场上是怎么体现配合意识的。
一.
攻中锋球后的移动意识: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北京金隅左侧的两个外围球员在攻中锋球后一直到莫里斯个人进攻挨了个大帽为止,整个过程中两个人一直都站在那里充当“观众”!如果左侧45度角的球员攻中锋球后立刻沿底线或腰上快速空切移动,就能带走一个防守队员;如果图中左侧那个球员能进行交叉跑动,也能吸引一个防守队员,两个人在交叉移动过程中很可能会创造出接莫里斯策应球的进攻机会!即便没有进攻机会,莫里斯也可以通过传球假动作进行个人进攻,如果能这么打,就不会出现莫里斯被对方多人包夹勉强进攻并挨帽的现象!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北京金隅左侧的两个人在攻中锋球后缺乏快速空切移动的配合意识!笔者估计,类似这种现象在北京金隅平时训练时大概就经常出现,而且在出现这种现象时教练并没有立刻叫停,指出“攻中锋球后绝不能站在那里不动!应该快速交叉跑动!”,由于平时训练就没杜绝这种现象,所以在比赛中就会出现!所以说,比赛出现的这种现象实际是平时训练水平的一种反映!
二.补人协防意识:



坦率地说,图中老马的防守实在够呛,形同虚设!说一句笑话,也许老马胸有成竹:“你小子过吧!篮下有人替我补人协防!有人盖你!”,所以老马即便漏人了,他也满不在呼!
果不其然,当对手持球突破到篮下时,吉喆大胆放弃自己防守的人上前进行补人协防,送给对方一个大脆帽!我们暂且不谈老马的漏人,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对方持球突破到篮下时,吉喆大胆放弃了自己防守的人封盖对方,在防守上体现出很强的补人协防意识!该补人协防时就大胆果断放弃自己防守的人,这就是意识!如果吉喆缺乏这种意识,结果就不一样了!
上面正反两个图例说明,赛场上在攻防两端球员的配合意识有多么重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