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人:和网友交流-谈谈篮球场上的速度

(2012-08-31 11:43:12)
标签:

体育

                      长人:和网友交流-谈谈篮球场上的速度

和网友交流-谈谈篮球场上的速度

有网友留言:「忽然觉得篮球常上的“速度”很值得研究。陈江华肯定比纳什速度快。但带动整个队伍肯定是纳什快。  启动速度,应变瞬间,精确传球,快速推进。 怎样比别人快半拍?靠身体?靠意识?身体和意识协调?篮球的“快”分哪几方面?怎样才能先人一步?我有点感觉,但还是理不清楚……」。

  首先,篮球场上的速度与田径场上的速度迥然不同。田径场上比的是绝对速度;而篮球场上讲究的是突然起动速度、变速变向速度。和田径运动员一起打篮球,前面没人,他带球上篮速度很快,但前面一有人,他就不会带球拐弯或变速变向,往往撞到防守队员身上!

 速度表现在个人上,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是看他的绝对速度,虽然篮球场上的速度和田径场不同,但绝对速度仍然是基础,这就是为什么老北京男篮曾利用一个冬训的时间请田径队教练训练百米技术,目的就在于提高百米绝对速度。很难设想,一个未能掌握田径场速度的队员,在球场上能跑得很利索,也很难设想一个百米绝对速度很慢的队员在球场上能跑得很快。其次看他的专项能力,即突然起动速度、变速变向等能力。这种能力对篮球运动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是把绝对速度转化为球场速度的一种能力,是绝对速度在球场上的表现。

  从个人技术上来看,最重要的是能不能把突然起动速度和变速变向等专项能力运用到个人技术中去。从进攻技术上要看队员的进攻动作是否具有突然性,起动速度快。例如,传球出手快不快、运球速度快不快、跳投、急停跳投或转身跳投等动作是不是突然、起跳快、出手快;持球突破时起动速度快不快,能不能摆脱防守队员,突破过程中能不能掌握变速变向技术,等等。从防守上要看队员防守脚步动作是否具有突然性,起动速度快,能不能掌握变速变向滑步脚步动作不让对手摆脱自己,抢篮板球时起跳速度是否快速,等等。队员如果掌握了上述专项能力和各种技术,在长期训练中就能养成快速意识。

  从一个队来看,首先要看它快攻打的快不快!因为快攻打的好不好反映了一个队的水平!对于一个队来说,速度快不快主要反映在快攻上。这就要求具有强烈的快速攻防转换意识,快速抢发界外球的意识、快速出手第一传、快速接应、快速分散、快攻结束段打的快速而鲜明!

  在半场进攻上首先要求配合速度快,也就是本博克常说的“手不黏球、马不停蹄”,传球快、穿插跑动快,配合速度快而清楚。而要做到这一点全队必须有明确统一的半场进攻打法,行动才能一致。但是,半场进攻速度快并不等于老是一个进攻节奏,半场进攻的速度往往体现在形成有效进攻配合时快速变化的节奏上!例如打传切配合时,外围队员攻中锋球速度快,然后快速摆脱防守,突然起动空切,中锋能及时传策应球,这一传一切都是在突然变换节奏中快速完成的,这就是半场进攻速度!那种四平八稳,站桩式的打法,外围队员手黏球,一个人打四个人站着看是很难体现半场进攻速度的!

 从防守上来看速度,首先体现攻防转换速度上,也就是说进攻后或丢球后立刻就能形成防守,中间空白时间越短越说明攻防转换速度快!而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就是全场紧逼!另外,在半场防守时速度体现在形成防守的时间要快,例如半场守联防,落半场后能迅速形成联防,不给对方打立足未稳的任何机会!

 所以说,速度对一个队来说首先体现在快攻上,半场进攻主要体现在配合速度快慢与节奏变化快慢上;防守上则表现在攻防转换速度上和形成有效防守的时间长短上。

 陈江华个人带球突破速度的确很快,但他的传球速度却没有纳什快!陈江华的速度只能说明他带球突破速度很快,并不能意味着中国男篮的速度!而纳什的速度却表现在给别人创造进攻机会的传球速度上,一旦别人有进攻机会,他的球准到!这就是上面说的配合速度,而在篮球场上传球速度和配合速度要比运球速度重要的多!陈江华带球突破上我们只能感到他个人的速度很快,但很难表现中国男篮的整体速度;而纳什通过快速传球组织出来的配合,却让我们感到整个队进攻速度很快!二者区别正在于运球与传球速度上!

  总之,篮球场上的速度的确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正如留言网友所说的,它往往给人以有点感觉,但还是理不清楚的朦胧之感,这是很自然的。不过笔者认为,作为业余队球员也没太大必要非得从理论上把它搞的一清二楚不可,作为业余队球员,要从那种朦胧中摆脱出来,能对篮球场上的速度有一个比较清楚地理解与认识,最好的途径就是通过赛场的实践来认识篮球场上的速度。因此,笔者建议业余队球员们要牢记“手不黏球、马不停蹄”这句话,并在比赛中认真实践,慢慢就会知道篮球场上的速度到底是什么东西了,而这种来源于实践的认识比什么都重要!实践出真知,不要忘记这句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