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4] 剖析奥运前的中国男篮
四.破紧逼问题
破紧逼问题是中国男篮最近几年一直存在且尚未能很好解决的老问题!破不好紧逼,自然也就守不好紧逼,在“斯杯”等一系列比赛中,极少看到中国男篮能发动攻击性、压迫性和破坏性很强的全场紧逼防守!全场紧逼和破紧逼本来是中国篮球传统打法的拿手好戏,但现在却成为中国男篮的“软肋”!
在世界各国篮球,从广义上来看,一般分大学生队、专业队和国家队等级别,一般来说互相之间约相差一个等级。而国家队和大学生队相比,则相差两个级别。但是,“斯杯”决赛时面对的是一支主要由大学生组成的澳大利亚“青年军”。当对方打全场紧逼时,竟然让作为国家队的中国男篮破紧逼时有6次失误!正如张卫平所说的:“破这么一个队的紧逼都费劲!”,言外之意,如果在伦敦奥运会上对方打紧逼将是什么局面!?
下面让我们看看中国男篮是怎么破紧逼的,怎么失误的。由于篇幅所限,只从6次失误中例举其中的3次。
1.
丢球1:
中国队发底线球时澳队双人夹击接球队员,但中国队还是发球进场,然后传球给站在原地的右侧队员,该队员接球后长传球给位于前场右侧的阿联,阿联向篮下传球时被对方抢断!澳队抢断球的队员所站位置很好,正好站在传球路线上!按说阿联不应该出现这种失误,只要拿着球等后面队员过来打阵地进攻就可以破对方的紧逼。
2.
丢球2:
左侧中国队队员接到界外球,接球后向前运球。注意:这时球场左侧并没有防守队员,只要继续向前运球就可以过半场,奇怪的是该队员运了几下球却往回传球!不往没人的前方运球、却往人多的后面传球结果被抢断球!简直不可思议!哪有这么破紧逼的!?这是哪个教练教的?但凡有点破紧逼常识的教练赛后看录像“复盘”时都会指出这种严重的错误!要求队员下次绝不能再出现这样的错误!这样才能不断进步!但类似的现象却屡出不止!
3.
丢球3:
![长人:[连载-4] <wbr> <wbr>剖析奥运前的中国男篮 长人:[连载-4] <wbr> <wbr>剖析奥运前的中国男篮](//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中国队发界外球给左侧的队员,该队员接球后不是转身向前传球或运球,而又往回传球!一个小小的传球动作就反映出中国男篮队员缺乏快速意识!中间接球队员接球后沿中路一直运球过半场,运到圈顶时由于运球拌蒜而失误,被对方抢断!如果该队员接球后,位于前场的中锋提到罚球线居中策应,客观上就能形成“一条龙”破紧逼打法,能有效地破对方紧逼!但遗憾的是从中国男篮场上队员的表现来看,似乎没有这个意识!
下面我们以“丢球-
3”为例来说明破紧逼正确的打法:
![长人:[连载-4] <wbr> <wbr>剖析奥运前的中国男篮 长人:[连载-4] <wbr> <wbr>剖析奥运前的中国男篮](//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首先,在发底线球时位于后场左侧的队员应面朝场内,然后摆脱,“跑勾”在行进间接应。位于后场右侧的队员同时移动到中线附近进行二次接应,或者同时中锋提到罚球线接中线传球居中策应,前场就能形成3打3!既简单又有效!
澳队只不过是支“青年军”,中国男篮破“青年军”的紧逼尚且如此费力,被抢断失误6次,如果在奥运会上面对强队的紧逼,大概被抢断失误就不只6次了吧!
另外,中国男篮已经确定奥运名单,并主打“一大四小”,“一大四小”的阵容如果不能充分发挥快速灵活的特点,在防守上如果不以全场紧逼为主要防守形式;在进攻上如果不能打出快速反击,甭提西班牙,就是打其他几个队都很困难!
――全文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