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老北京男篮队员见解如此相同默契
笔者为回答在美老队友出的题目而上传了“中国篮球缘何难要起色”一文。上传后“老斌”老队友在博克上留言道:
“老兄我见此佳音,脑海中产生挥之不去对知音的怀念,分分秒秒如醉如痴的分享妙语连珠的解析。让我实在是太高兴,高兴的的不仅仅是老弟的正确的答案,而是它跃入眼敛的同感心情热情,是一种对篮球的热爱!老兄实在是感动,感动的是你对篮球执著,谢谢老弟的贡献!”
首先说明,笔者在上文中所表达的看法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当前中国篮球的现状,老斌队友所说的“正确的答案”是否就真是正确的答案,那是另一个问题。这里要说的仅仅是笔者和老斌队友拥有相同看法这个问题。
请注意上面“同感”二字。老斌队友所出的题目其实很大,而且有点笼统,并不那么具体,因此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回答和看法,也可能笔者之答会和老斌队友所持看法相距甚远,这是有很大可能性的。但是,为何对笔者回答老斌队友用“同感”二字来形容呢?一个在北京,一个在美,相距万里且未对如此之大的题目进行过任何交流,两个人的看法为什么会这么相同?为什么观察视角如此相同?为什么做出相同的判断和分析?这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回答很简单:这是由于曾在北京青年男篮和老北京男篮打球时共同接受了科班式科学完善而系统的训练,对技战术打法的理解,战术意识的养成,对场上观察判断能力的培养,而最重要的是在很多老教练培养教育和熏陶下学会用唯物辩证法和两点论看问题,这些因素就是两个人具有相同看法的基础,是当年球队和老教练培养教育的结果!
类似的问题不仅仅反映在笔者和老斌队友两个人身上,而且反映在很多老北京男女篮球员和教练员身上。例如,央视嘉宾评论员张卫平在解说比赛时所谈的观点,RTV6嘉宾评论员宋晓波和李忻所谈的看法,往往和很多老北京男女篮球员和教练员的看法相同。有时随便提出一个比赛的问题,老北京男女篮球员和教练员的看法往往非常一致。之所以如此,不能不说和老北京男女篮非常重视技战术打法、战术意识和运用唯物辩证法、两点论看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里再举一个例子。老斌队友在留言中只用了48个字就高度概括了破紧逼打法,没有对紧逼深刻的认识与理解是难以做到的!在这一点上,不仅是笔者,可能很多老北京男女篮球员和教练员对老斌队友“轻松破紧逼”的高度概括都有同感!不同的球员能做到这一点,能有这样的基础,在场上打球能配合的不默契吗?从这个意义上老说,场上的默契来源于场下科学系统的训练,来源于用唯物辩证法和两点论看问题的思想基础!没有这些基础在场上很难谈能打的默契!
附:轻松破紧逼
即时分散,保持队形;人走横线。球走纵线。
多传少运,传运结合;以传为主,长短结合。
拉空篮下,窥测战机。诱使夹击;声东击西。
老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