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京篮老队友
京篮老队友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1,868
  • 关注人气:37,45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章顺理:精彩总决赛“导演”是中国人教练!

(2011-04-23 11:16:25)
标签:

体育

成章顺理:精彩总决赛“导演”是中国人教练!

精彩总决赛“导演”是中国人教练!

   各位网友是否注意到这一现象:近年进入CBA总决赛的都是中国人教练执教的球队,没有一个外教执教的球队能进入总决赛。自打洋教练进入国家队、俱乐部球队后,无论在中国篮球高层还是在基层,甚至有的新闻媒体都一个劲地说,洋教练给中国篮球带来了先进的篮球理念,但为什么“怀揣”先进篮球理念的洋教练却不能把自己执教的球队打入总决赛而名落孙山呢?落差如次之大,这不能不是一个值得令人深思的问题!能打入总决赛的球队,就其教练来说他所具有的篮球理念与未能进入总决赛的球队教练相比,肯定在很大程度上要先进一些,否则的话也不会进入总决赛。而近年打入总决赛的球队教练却总是中国人教练,和冠以拥有“先进的篮球理念”洋教练相比,这又是一个很大的矛盾。人们不禁要问,到底是洋教练的篮球理念先进、还是中国人教练的篮球理念先进?另外,洋教练的先进篮球理念到底是什么?至今我们也未能看到,而让我们看到的却是中国人教练在总决赛中所表现出的智慧,在他们指挥下所“上演”的中国篮球快攻、紧逼、突破等传统打法,中国人教练的智慧及他们所拥有的理念集中体现在这届总决赛新疆队教练蒋兴权和广东队教练李春江二位教练身上。

总决赛打到第三场、第四场,总决赛这杯浓郁芳香的“茶”是越喝越有味道!到了这个阶段,可以说总决赛已演奏出“主旋律”。赛场上已不仅仅是真刀真枪激烈的对抗,而是双方教练智慧的较量,篮球比赛的核心就是智慧的竞赛,随着比赛的进程,这种味道越来越浓。

这四场球你来我往,此起彼伏,精彩场面频频出现。拿第三场和第四场来说,新疆队先赢广东队30多分,而后广东队又赢新疆队30多分,可谓大起大落。但就在这大起大落之中让我们看到了双方教练的智慧,而智慧的核心就集中在一个“变”字上!

第三场新疆队一改前一场打法,以杜比为诱饵,打出了遍地开花的精彩局面,之所以能打出这样精彩的局面,关键在于蒋兴权的善变,利用广东队夹击杜比解放其他球员,所以打出了“万紫千红”的局面,这个变体现了教练的智慧。而广东队对此准备不足,仍采取前一场夹击杜比的策略,从而“上当受骗”。

昨晚第四场,双方教练又进行了智慧较量。广东队的特点是擅长快速进攻、中远距离投篮、紧逼防守,快节奏打法是他们的看家本领;新疆队擅长稳稳当当的半场进攻,进攻节奏相对缓慢。广东队要打出了快节奏,赢球!新疆队要能稳稳当当地进行半场进攻,赢球!对新疆队来说,要想赢球就得遏制住广东队的快节奏,按自己相对缓慢的节奏进攻;对广东队来说,要想赢球就得“带”着新疆队按自己的快节奏打,使新疆队处于不习惯的节奏之中。谁能把握好自己的节奏,谁就赢球!

球员的力量、弹跳力和速度等身体素质要想在比赛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通过专项技能和技术才能表现出来,力量再强,如果技术差也发挥不了力量的作用。策略要变为现实和这个道理一样,必须通过技战术才能把它变为现实。昨晚,广东队靠压迫性、攻击性极强的紧逼防守不仅破坏了新疆队的半场进攻,而且在篮板球、抢断球上占据了很大优势,巴特尔在篮下接球,其他四个人全被盯死,新疆队的半场进攻处于呆滞之中,由于广东队采取半场紧逼,抢断了新疆队很多横传球,篮板球、抢断球为广东队创造了许多快攻反击机会,使比赛节奏完全控制在广东队手里,新疆队一直跟着广东队的快节奏打,始终未能按自己的节奏打而处于被动地位。

一个队在技战术根本策略上出现错误时,就会陷入“旋窝”之中,不仅自己的特点发挥不出来,而且还会沉渣泛起,昨晚新疆队个人单干、进攻急躁、传球失误、半场进攻很少注意配合等等都像沉渣一样被卷起来。

昨晚这场球广东队教练李春江紧紧抓住“以快节奏破坏新疆队缓慢节奏”这一策略,可谓不战而屈人之上,这就是教练的智慧。新疆队始终未能解决广东队紧逼防守,多从正面进攻,缺少中锋居中策应,未能控制住对方的快节奏,从根本上陷入被动,在智慧竞赛上,在这场球中蒋兴权显得有些迟钝。但是,纵观四场球,毕竟反映了双方教练的智慧,也可以说这是中国人教练的智慧。在CBA有很多洋教练、外援的大环境下,蒋兴权也好,李春江也好,虽然都程度不同地会受到一些所谓“先进的篮球理念”的影响,但他们毕竟是在中国篮球传统打法中成长起来的教练,中国篮球传统元素在他们身上依然尚存,在比赛关键时刻这种传统元素就会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来,从而导演出总决赛精彩的场面,令那些洋教练相形见绌!

本博克以前就多次说过,技战术如果对头那就不是赢几分的问题,而是赢几十分的问题!这几场球在比分上的大起大落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中国女排过去之所以厉害,靠的就是技战术多变、善变,这是取胜立于不败之地基础。技战术没有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对方的特点灵活运用。以前中国男篮在古巴比赛,赛前教练员分析,我们虽然灵活,但古巴球员比我们还灵活,如果我们打紧逼、打盯人防守,必输无疑。古巴受美国篮球影响,擅长打盯人,不太会攻联防,而我们守联防不如盯人守的好,在这一点上虽然是我们的弱点,但与古巴相比在一定程度上却是我们的优势,我们还略占上风,所以经过分析认为,打盯人我们肯定输球,而打联防我们就有赢球的可能!比赛胜利的结果证明了这一点。这就是教练的智慧!

老北京男篮在以前一次全国联赛中打的一路顺风顺水,针对这种情况领导及时提出,要在顺利中看到不利因素,老打顺风球,在比赛关键时刻就不会打逆风球。由于球队教练和球员未能重视领导的提醒,结果在决赛中对八一男篮失利屈居亚军。该例说明,教练员、球员能否运用唯物辩证法、两点论看问题,能否正确决策是关系到比赛胜负重要的因素。

外国人打球往往靠实力,而我们中国人打球则靠智慧、靠多变善变的攻防技战术中国篮球传统打法、中国篮球理念的基础是唯物辩证法、两点论。它体现在根据自己的特点形成我们自己独特的攻防打法,例如,我们身高等条件不如外国人,在防守上我们就强调“五个人当七个人用”,靠紧逼防守对付外国人,在进攻上我们用快攻、突破和跳投打外国人,形成自己的“三把利剑”,通过这些攻防打法将不利因素变成有利因素。我们并不反对球队有明星、超星,但我们绝不能单纯依靠明星、超星,而是利用他们、将他们融合在集体配合之中,最大程度地在集体配合中发挥他们的作用,利用他们“解放”其他球员达到遍地开花的局面,在这一点上新疆队教练蒋兴权在总决赛中曾有上佳“表演”。

中国篮球把紧逼盯人视为一种主动、积极的防守手段,而不是只在比赛最后一两分钟、甚至几十秒才当作“救命稻草”来运用的。昨晚,广东队下半时在比分大幅度领先条件下仍然采取紧逼盯人扩大战果,可谓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中国篮球传统元素!这是广东队教练李春江精彩绝伦的“表演”!

中国篮球传统打法也好,过去中国女排也好,都强调重视攻防打法的多变善变,如果技战术单一死板,死抓一个打法不放,就会陷入“一点论”之中,这决不是中国篮球传统打法所主张的!技战术决不是一成不变的,技战术没有绝对的!

CBA总决赛中,中国人教练所表现的聪明才智、高超的智慧令我们兴奋不已!它证明,中国篮球传统打法不仅不落后,而且它符合唯物辩证法、两点论,符合篮球运动的发展规律;它也证明中国人教练无论在技战术水平上还是在篮球理念上,不仅决不次于洋教练,而且比洋教练高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