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彬篮球理论著作介绍-17:解读突分-下

标签:
体育 |
解读“陈文彬篮球理论著作”突分部分[下]
陈文彬在论述阵地进攻中主张:我们必须坚持内外线结合的“两点论”。在阵地进攻中,我们以外线中投为主,配合内线进攻,就能杨我之长、攻彼之短。准确的中投是拉开对方防区的有效手段,这样才有利于发挥我们快速灵活的特点,才能使篮下出现较大的空隙,便于我们切入突破。
如上所述,陈文彬针对阵地进攻所提出的“两点论”是非常重要的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具体体现在他另一个观点上:在一个回合里,一个突破切入或传球给中锋,就是外线转内线,突分回传球或中锋回传球,又是内线转外线,这就是“两点论”在阵地进攻中的具体体现。而那种攻中锋球后四个外围队员站着看中锋一个人进攻的打法,则是“一点论”在阵地进攻中的反映。
突破技术在整体进攻战术配合中起尖刀作用,它能直插对方防守阵地破坏对方的防守体系,同时能切入篮下得分。突破技术是进攻的一把锐利武器,所以中国教练历来重视突破技术的训练与应用,历史实践证明,它在过去的国际比赛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过去外国队和我们比赛时不敢贴近我们防守,与我们总是保持一定的距离,其原因就是怕我们突破。为对付对方和我们保持一定距离给个人进攻带来的困难,我们曾研究出以下两种接球急停的步法,简称“大错车”,一个是“双脚跳步错位贴近急停”,另一个是“双脚跳步贴近急停”。
一.
二.
该动作是利用双脚跳步向前急停,主动贴近对方身体正面,当防守队员向后退调整防守位置刹那间,进攻队员向一侧突破。急停动作和突破动作要一气呵成,最关键的是第一步,即侧身、后蹬、送胯、抬头、护球、切入。
四.
进攻队员溜底线到左侧,接球时不是左脚向前跨出一步急停、而是右脚急停,右脚急停不像两步急停那么容易控制身体重心,所以接球时身体重心不可太向右移,而要利用腰腹力量把身体重心控制在两腿之间。接球后当防守队员向左侧调整防守位置刹那间,进攻队员立刻反向突破,即右脚为轴,突破时先迈出左脚运球,成顺步切入,接球的结束即突破的开始,防守队员往上防守,进攻队员往下突破,形成“错车”。
五.
进攻队员从右侧溜底线到左侧,左脚向前横跨出一步,好象中锋要位动作,把防守队员挡在身后接球,接球同时进攻队员的右脚后引,当对方抢前防守时,进攻队员接球后顺势做后转身切入,防守队员抢前,进攻队员向后,做后转身切入,形成“错车”。在这个动作中,进攻队员左脚接球的结束就是后转身切入的开始,一气呵成。进攻队员在做后转身动作时,要利用防守队员向前的顶力“为轴”顺势滚动完成后转身动作,这是借用对方力量完成后转身动作的一种巧妙技巧。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