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文彬篮球理论著作介绍-17:解读突分-下

(2010-10-03 09:00:05)
标签:

体育

解读“陈文彬篮球理论著作”突分部分[]

    ――双脚、单脚急停持球切入动作――

陈文彬在论述阵地进攻中主张:我们必须坚持内外线结合的“两点论”。在阵地进攻中,我们以外线中投为主,配合内线进攻,就能杨我之长、攻彼之短。准确的中投是拉开对方防区的有效手段,这样才有利于发挥我们快速灵活的特点,才能使篮下出现较大的空隙,便于我们切入突破。

如上所述,陈文彬针对阵地进攻所提出的“两点论”是非常重要的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具体体现在他另一个观点上:在一个回合里,一个突破切入或传球给中锋,就是外线转内线,突分回传球或中锋回传球,又是内线转外线,这就是“两点论”在阵地进攻中的具体体现而那种攻中锋球后四个外围队员站着看中锋一个人进攻的打法,则是“一点论”在阵地进攻中的反映

突破技术在整体进攻战术配合中起尖刀作用,它能直插对方防守阵地破坏对方的防守体系,同时能切入篮下得分突破技术是进攻的一把锐利武器,所以中国教练历来重视突破技术的训练与应用,历史实践证明,它在过去的国际比赛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过去外国队和我们比赛时不敢贴近我们防守,与我们总是保持一定的距离,其原因就是怕我们突破为对付对方和我们保持一定距离给个人进攻带来的困难,我们曾研究出以下两种接球急停的步法,简称“大错车”,一个是“双脚跳步错位贴近急停”,另一个是“双脚跳步贴近急停”。

一.     双脚跳步错位急停:

陈文彬篮球理论著作介绍-17:解读突分-下

 

  接球时身体重心下降,双脚贴近对方急停于对方一侧,当对方调整防守位置刹那,进攻队员反向切入,接球动作的结束即切入的开始,接球与切入动作要协调一致,利用防守队员调整位置时形成“大错车”。该技术是前国家男篮队员杨伯镛、张锡山对付紧逼盯人的“杀手锏”

二.     双脚跳步贴近急停:

    陈文彬篮球理论著作介绍-17:解读突分-下

该动作是利用双脚跳步向前急停,主动贴近对方身体正面,当防守队员向后退调整防守位置刹那间,进攻队员向一侧突破。急停动作和突破动作要一气呵成,最关键的是第一步,即侧身、后蹬、送胯、抬头、护球、切入。

  以上两种急停切入步法是当防守队员与进攻队员保持一定距离时进攻队员主动贴近对方所采用的切入方法。这两种步法主要适合外线队员运用。

  当对方采用紧逼盯人或松动盯人时,还有三种步法:

    三.两步急停变向切入:

       陈文彬篮球理论著作介绍-17:解读突分-下

 
 

     这是一种很普通的两步急停,例如,从右侧溜底线到左侧,第一步左脚落地为轴接球,同时转身面向篮,右脚落地,两步急停。由于进攻队员的动作似从防守队员左侧突破,所以防守队员向左侧调整防守位置,当防守队员调整防守位置刹那间,进攻队员从防守队员的右侧变向做交叉步突破。

四.     单脚急停:

     陈文彬篮球理论著作介绍-17:解读突分-下

   

进攻队员溜底线到左侧,接球时不是左脚向前跨出一步急停、而是右脚急停,右脚急停不像两步急停那么容易控制身体重心,所以接球时身体重心不可太向右移,而要利用腰腹力量把身体重心控制在两腿之间。接球后当防守队员向左侧调整防守位置刹那间,进攻队员立刻反向突破,即右脚为轴,突破时先迈出左脚运球,成顺步切入,接球的结束即突破的开始,防守队员往上防守,进攻队员往下突破,形成“错车”。

五.     横跨步抢位后转身切入:

      陈文彬篮球理论著作介绍-17:解读突分-下

    
 

进攻队员从右侧溜底线到左侧,左脚向前横跨出一步,好象中锋要位动作,把防守队员挡在身后接球,接球同时进攻队员的右脚后引,当对方抢前防守时,进攻队员接球后顺势做后转身切入,防守队员抢前,进攻队员向后,做后转身切入,形成“错车”。在这个动作中,进攻队员左脚接球的结束就是后转身切入的开始,一气呵成。进攻队员在做后转身动作时,要利用防守队员向前的顶力“为轴”顺势滚动完成后转身动作,这是借用对方力量完成后转身动作的一种巧妙技巧。

  该步法除中锋必须掌握外,两个锋线队员也必须掌握。以上五种步法属于脚步移动技术范畴,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腰腹胯的协调用力,正如我国武术界所言:“腰动脚随”、“腰杆子当家”。另外,上述五种步法在接球突破时都要争取“一肩半步”的优势超越对方。如果比赛时不能争取到“一肩半步”的优势,就要利用变速变向技术甩掉对方。

  变速变向突破技术是目前我国篮球运动员所缺乏的一项技术变速变向是一种突然快速起动、突然急停或变向、然后又突然快速起动切入的一项行进间运球突破技术,它像汽车突然由四档变成倒档、然后又突然变成头档一样来甩掉防守队员。变速变向的第二个环节是突破后的双脚起跳,由于现代篮球对抗性越来越激烈,双脚起跳腾空更便于在空中保持身体平衡,爆发力大,能有效对抗篮下防守队员的推拉顶撞,制空时间长,便于变换投篮手法,所以变速变向切入动作是一种攻击性非常强的突破技术,中国篮球运动员应该加强对这一技术的训练与应用。

  篮球运动员如果掌握了上述五种突破步法和变速变向突破技术,从个人能力方面来讲,在赛场上就掌握了主动权。

――本文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