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拆”〔后掩护〕今昔谈
后掩护现叫档拆。叫档拆似比叫后掩护更形象些,一档一拆,打将起来。
后掩护可谓自打篮球传入中国以后就有了,由于现叫档拆,可能很多人会认为它是美国NBA的先进战术,其实不是,后掩护〔档拆〕可谓“老掉牙”的一个二人小配合,只缘它又被美国人重新拾起,且运用的炉火纯青,很多中国篮球教练运动员一看、不仅中国人,世界各国篮球教练运动员一看,噢,美国人打?那一定是先进的战术了,得学!于是乎它迅速成为世界篮球的“统一战术”!
早年间,后掩护只不过是在半场进攻中两个球员之间运用的一个二人小配合,并不作为全队整体战术来用,而且也不像现在这样多在中锋和后卫之间使用。例如,中锋、前锋给后卫、一个前锋溜底线到另一侧角上给另一个前锋、中锋给前锋,只要一个队员能站在另一个队员身后,就可以做后掩护,它只是全队整体战术配合中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在比赛中也不是从开始用到终场,虽然那时运动员的身高和身体素质不如现在,但技术却十分全面,特别是快速技术和中锋策应技术,所以那时运用的战术配合打法要比现在丰富得多!另外,那时讲究不能把一种战术从开始一直打到底,一锤子买卖,要是那样还谈什么战术多变!?两个人从头到尾老打后掩护,还不让人家给摸着底了,那不是自己犯傻把“尾巴”露出来让人揪吗!?
没有落后的战术,关键看你运用得合理不合理。就拿“跑八字”来说,它也是个“老掉牙”的战术。可就是这么个“老掉牙”的打法,最近又被NBA凯尔特人拣起来了,您看看下图就明白了。
“老掉牙”的“跑八字”,加上NBA球员超群的身体素质,可谓焕发了青春,被凯尔特人运用的无比娴熟而有效!如果你跟中国球员说,可以打“跑八字”,他准说,“跑八字”?那是猴年马月落后的打法了!可他要一看NBA打“跑八字”,立码觉得那是先进的打法!得学、得学!其实档拆也是这么回事,虽然它是个“老掉牙”的二人小配合,只缘NBA用了,世界各国篮球就一股脑地把它当先进打法用起来了!
黑格尔说“存在就是合理的”。为什么NBA又重拾后掩护〔档拆〕?这里面有它的特殊性,或者说是特殊需求。
以往半场进攻多以中锋在篮下进攻为主,但中锋位于篮下时经常受到防守队员的“围追堵截”,请看下图:
如上图所示,5号如果在罚球线腰上接球在篮下进攻,往往会受到对方多人的包夹,外围队员持球向篮下突破,也由于篮下防守密集而感到很困难。这样的打法显然不太适合身体素质和突破能力超强的NBA球员。身体素质和突破能力超强,是NBA球员的最大特点,基于这样的特点,他们必须寻求适合自己特点的打法,找来找去,就发现档拆〔后掩护〕最为适合。
当打档拆时,中锋上提给后卫做档拆,如下图所示:
与上图相比,打档拆时篮下会出现面积很大的防守空虚区域,该区域正是NBA球员迫切需要的,只要档拆成功,外围队员就可以持球突破到防守空虚的篮下区域,成功率很高。另外,做掩护的中锋在“拆”开以后,可直插篮下防守空虚的地带,或空中接力、或接球爆扣,成功率也很高。这就是为什么NBA球员喜欢打档拆的根本原因。
打档拆时,在“拆”之瞬间,二人一定要形成角度,后卫才能分球给中锋。如下图所示:

通过上面分析说明,一定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条件,必须要有适合这些条件的打法,而这种打法又能反过来促进和发挥球员的特点。打个比方,身材高大的人必须要穿大号的衣服,身材矮小的人就得穿小号衣服,这样才得体,衣服能把人衬托的更潇洒。如果小个子看人家大个子的衣服挺漂亮,不顾自己的身材也拿来穿,不但不得体,反而会闹出笑话。
NBA球员喜欢打档拆是由他们的身体素质和技术特点决定的,换句话说,“档拆”这套“衣服”非常适合他们,“穿”起来既帅又酷,这就是他们的特殊性和在打法上的特殊需求。
这么说并非是说非NBA球员不能打档拆,档拆谁都能打,不是NBA的“专利”。问题是把档拆作为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打法,究竟合适不合适?自己的身体素质和技术特点和档拆之间的“适合度”到底有多大?是在比赛中作为战术变化来使用、还是像NBA一样从始至终用到底?如果一个队的球员身体素质和技术都接近NBA球员,那也可以像NBA一样打档拆,而且也能打的很漂亮。无论运用哪种打法,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和技术特点来决定,不能盲目追随。NBA球员根据他们的身体素质和技术特点“发现”了档拆适合他们,但并不完全适合我们,我们中国球员为什么不能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和技术特点去“发现”适合我们自己的打法呢?“衣服”型号多了去了,何必不顾自己的“身材”愣要穿人家的“大号衣服”呢,寻找一件适合自己身材的“衣服”、把自己打扮得更得体、更漂亮,岂不更好!
NBA运用档拆普遍存在一个“通病”,就是运用的过于死板,很多队在比赛中几乎从始至终就用一个档拆,进攻战术变化甚少。太阳队打档拆是很熟练的,但一旦纳什被两个防守队员包夹,既不能突破,又很难传球,档拆即遭破坏,在这种情况下又没有其他战术变化,所以往往处于被动地位。档拆在NBA用的有点“滥”了,几乎呈现“档拆之花独放”而非“百花齐放”的局面,战术上缺少“竞争”,就会极大地影响战术的变化与发展。档拆可以用,但它只能作为一个战术变化来使用,不能一竿子插到底,毕竟篮球比赛的进攻战术还是要讲究多变的!我们不能忘记孙子所说的:“兵无常形、水无常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