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力士:细腻、细致技术的重要性

(2009-06-07 14:04:20)
标签:

体育

大力士:细腻、细致技术的重要性

细腻、细致技术的重要性

篮球比赛也好,足球比赛也好,经常能看到防守队员漏人等现象,不是被对手空切轻松上篮爆扣,就是被对手带球直插门前凌空一脚劲射破门。为什么这样的防守队员会漏人?从表面上来看是防守时掌握不好“人球兼顾”的原则,但若从深层次上去寻找原因,则是平时训练的质量粗糙,缺乏细腻、细致的训练。

队和高水平的球球员,之所以技术高超,很重要一点体现在技术的细腻、细致性上。而要使球员掌握细腻、细致的技术,又来源于平时训练对球员技术的“精雕细刻”。提到这个问题,不禁令笔者想起当年北京男篮教练张光烈。张光烈在平时训练中非常讲究训练质量,讲究细致,对每一个队员可谓都做到了“精雕细刻”,为此,训练时常常是五个人陪着一个人练,即对这个队员的各种攻防技术一点一点地“抠”,“一刀一刀地刻”,对每个技术细节都严格要求,毫不放松,直到他满意为止。

为什么张光烈对队员的攻防技术要求那么细腻、细致?他常对队员讲,如果训练粗糙,技术粗糙,不能掌握正确而“严密”的攻防技术,那么在比赛时往往就会因一细小技术错误而导致攻防失败,如果这样的错误出现在比赛关键时刻,就会“牵一发动全局”、“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当年的训练虽然已是近40年前的事,但那时很多训练情景仍宛如昨日,历历在目,印象极为深刻。

拿个人防守技术来说,很重要的一个原则是要在赛场上时时刻刻做到“人球兼顾”。所谓“人球兼顾”,是指每个位置的防守队员要随着对方球的转移随时调整自己的防守位置与角度,要始终把球和自己防守的队员控制在自己视野范围之内,哪个也不能丢!防守队员之所以漏人,往往是只看球而不看人,进攻队员往往就利用那一刹那空切接球进攻,形成“以多打少”;也不能只看人不看球,那样的话球砸到自己后脑勺都不知道。这些虽然都是十分细小的细节技术,但如果掌握的不到位,比赛时就会出现严重的错误。拿个人防守“人球兼顾”这一细致技术来说,当年张光烈是这样训练的。

训练时由五个人担任进攻队员,在某个位置上只有一个防守队员,让五个进攻队员陪着一个防守队员练,对这个防守队员的个人防守技术进行“精雕细刻”。以训练中锋防守为例,请看下图:

大力士:细腻、细致技术的重要性

 

  首先要求防守队员掌握好“人球兼顾”的视野控制。如果防守队员的眼睛看着4号或3号,都是错误的,导致视野狭窄偏一个进攻队员而把球丢了。防守队员的正确防守位置与角度如上图所示,这时防守队员的眼睛似乎又没看人又没看球,而是在看他前方,利用眼睛两侧的余光把进攻队员和球控制在自己视野范围之内。换句话说,只要防守队员的视野范围内既有球又有人,那个防守位置与角度就是正确的。张光烈在训练个人防守技术时首先要求队员能做到这一点。

   在这个基础上训练中锋随对方球转移来调整自己的防守位置与角度,球传到进攻一个位置,让球停下来,看看防守队员所站的位置与所取的角度对不对,一点一点地抠。然后让球再转移到另一个进攻位置,再看防守队员的防守位置与角度。就这样,进攻队员来回转移球,防守队员不停地调整防守位置与角度,出现错误立刻停下来予以纠正,就这么一点一点地“精雕细刻”。具体训练程序如下各图所示:

大力士:细腻、细致技术的重要性大力士:细腻、细致技术的重要性大力士:细腻、细致技术的重要性大力士:细腻、细致技术的重要性大力士:细腻、细致技术的重要性 

 

 

  下面再以训练一个防守对方左锋的外围防守队员为例:

大力士:细腻、细致技术的重要性大力士:细腻、细致技术的重要性大力士:细腻、细致技术的重要性大力士:细腻、细致技术的重要性

 

   从上面两个例子大家可以看出,张光烈在训练个人防守技术时是相当细致的,五个人陪着一个人练,对一个防守队员反复训练,直到掌握正确的防守位置与角度为止,然后换另一个队员进行练习。

   细腻、细致的个人攻防技术是构筑个人、全队高水平技战术很重要的基础,是球员、全队向高层次提升的重要前提。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某个球员、某个队,身体条件等都不错,但在一定阶段却很难向更高的水平迈进,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个人技术粗糙,并且由于初期训练时没打好细腻、细致的个人攻防技术基础,而成为再进步的“绊脚石”。一个身体条件不错的球员,一支由这样球员组成的球队,就像一块“美玉”石材,“玉不雕不成器”。然而,它落在一位技艺高超的玉雕大师手里和落在一位技艺平平的技师手里,其形成的作品价值是迥然不同的。一块美玉石材,经过大师的精雕细刻其作品会价值连城。

张光烈在训练中由于认真贯彻细腻、细致训练的原则,所以队员们都掌握了正确而熟练的攻防技术。不仅张光烈,当年北京男女篮各队的教练如王利发、白金申、高鹗、何诗孙、张锡山等等都在训练中执行贯彻这一原则,这就是为什么当年国家男女篮中有那么多球员都是来自北京队的根本原因之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