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锡山的绝技

(2009-05-17 22:06:03)
标签:

体育

       张锡山的绝技

 

张锡山的绝技

张锡山,提起这个名字,老篮球迷们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张锡山和前国家男篮教练陈文彬、钱澄海、刘二柱、白金申、张光烈、鞠汾庚、张福奎〔以上已故〕、杨伯镛、王利发、蔡集杰、周春霖、鞠汾康、王忆诚、何诗孙等都是老篮球迷喜爱的篮球老前辈,他们高超的技术水平,代表了中国篮球一个辉煌的时代,曾创造了中国篮球令人值得骄傲灿烂的篇章。

这些著名运动员和NBA著名球星拉赛等几乎是同一时代的球员。拉赛等一批球员也代表了NBA一个时代。如果从知名度上来说,二者几乎可以齐名,只不过所在国家、知名范围不同罢了。

张锡山逝世,新闻媒体虽然做了报道,但仅仅限于“报道”。在“百度”上输入“张锡山逝世”,虽然显示多条相关信息,但其内容仍局限在“新闻报道”范畴之内,其内容大体相同。我不知道,如果NBA拉赛那样著名的球员日后辞世,美国的新闻媒体将会如何报道、将举行什么样的悼念活动、将怎样追忆他们对NBA的卓越贡献和丰功伟绩、将如何介绍他们的功绩和技术特点,让后人了解他们,纪念他们,不忘他们。虽说我不知道,但从NBA赛场上所感受到的“人情味”来推断,我相信,绝不会仅仅限于“新闻报道”,大概更不会出现一些专业性新闻媒体只字不提令人不解的现象。

张锡山〔包括钱澄海等已故者〕,这么一位赫赫有名为中国篮球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中国篮坛宿将,他的辞世,作为后人来说、作为新闻媒体来说,如果用“天平”来衡量的话,这种字数有限的“新闻报道”和他〔们〕对中国篮球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放在“天平”两端盘子上来对比,是否显得太不平衡了?!新闻媒体、网络上铺天盖地、不惜笔墨对NBA的报道,和有关对张锡山辞世的报道相对比,是不是让人觉得我们的情感已经有点“外移”?!如果科比、詹姆斯能真正了解张锡山在中国篮坛的地位和他的功绩,是否对他也会表示敬意?面对那些字数有限的报道,是否也会感到诧异?中国有句俗话,“吃水不忘挖井人”,没有张锡山那一代篮球宿将,就没有今天中国篮球的发展。

客观地说,老一代篮球迷对张锡山的技术特点和绝技是非常熟悉的,而年轻一代大概则了解不多,甚至知之甚少。在张锡山辞世的次日,笔者在北京某体育部门看到有关他辞世的“讣告”,一年轻男人说:“谁是张锡山?”,另一人答“就是脸上有黑记的那个人”。在体育界尚且如此,更何况普通年轻人了。在钱澄海逝世一周年时,曾为钱澄海开了5年车的出租司机王晓周曾说:“我永远忘不了钱指导,也希望中国篮球人、篮球迷,也都别忘了他”。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张锡山

在我们不能忘记张锡山钱澄海等已故篮球宿将时,一方面不能忘记他们的为人,另一方面也不能忘记他们的技术特点。正如一位资深篮球老教练所说的那样,遗憾的是,包括张锡山、钱澄海等在内一些身怀绝技的球员,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把他们的技术、绝技和执教经验等通过著作留给后人;也正如有位体育界人士所说的,你们这些老教练真应该写点什么了,否则的话以后孔子前面大概也会加个NBA,弄得小孩子都不知道孔子是哪国人了。虽是笑谈,但却意味深长,令人深思。

为使年轻一代从技术层面对张锡山有所了解,笔者根据个人所知想在这方面做一粗浅介绍,虽然了解面有限,但想以此作为“新闻报道”的补充,也算不枉与张锡山教练生前的情缘。

      张锡山绝技之一:双脚急停持球切入

   双脚急停持球切入最主要的特点是,接球时进攻队员利用双脚跳步正面主动靠近防守队员,迫使防守队员后退,进攻队员利用防守队员后退失去正确防守位置刹那间,可以任意脚为轴做交叉步突破或顺步突破。

       张锡山绝技之二:双脚跳步错位急停持球切入

在做双脚跳步错位急停时,双脚急停落地时可偏向防守队员某一侧,当防守队员向该侧调整防守位置刹那间,进攻队员做反向变向持球切入。

     张锡山绝技之三:单脚急停变向持球切入

  单脚急停变向持球切入最大的特点是,接球时单手领球以单脚落地,当防守队员偏向接球手侧调整防守位置时,进攻队员迅速做反向变向持球切入。

〔以上三种技术动作的详细解说各位网友可参看本博克以前刊登的有关博文〕

  正如一位资深篮球教练所说的,当年在国家男篮,做这几个技术动作最好的就是张锡山

      张锡山绝技之四:扎实的防守脚步动作

  若让笔者形容,张锡山可谓“铁后卫”!张锡山那两条粗壮的双腿练就了扎扎实实的防守脚步动作!人们常用“坐如钟、动如风”来形容武术中的一些动作,笔者认为,用这句话来形容张锡山的防守技术动作是最恰当不过了!

  比赛时,张锡山处于静止的防守状态时,宛如一块磁铁紧紧把对方“吸”住,当对方一动,张锡山的防守脚步动作就如旋风般快速而敏捷地跟随进攻队员。他的防守,对进攻队员来说就像一股难以摆脱的力量。凡是老篮球迷,对张锡山的防守能力大概都记忆犹新。当年,张锡山钱澄海两个人位于圈顶的防守,一个是“空中坦克”、“猛老虎”;另一个则是“轻骑兵”、“灵敏的猎豹”!他二人所形成的防守,对进攻队员来说可谓一道“铁门槛”,想轻易“进去”,难上加难!

张锡山绝技之五抢断球

基于张锡山扎扎实实的防守脚步动作和快速灵敏的防守能力,抢断球又是他的另一绝技。张锡山这项绝技被很多老教练所赞赏和首肯。

张锡山的抢断球之所以令人称绝,很重要的是他能灵活运用防守假动作。虽然从篮球理论上来讲,防守是处于被动地位,但张锡山却能利用防守假动作来“调遣”防守队员,使自己处于主动地位。

无论在国际比赛还是在国内比赛时,张锡山以防守对方某侧为“诱饵”,使对方持球队员误认为另一侧空虚,正当持球队员向“空虚”一侧传球一刹那,张锡山如“饿虎扑食”般突然跃起将球抢断!在对方还没“清醒”过来时,或钱澄海、或杨伯镛、或王利发早就接球上篮得分了!

张锡山绝技之六:突破分球

正因张锡山身怀上述诸绝技,所以在他突破后能巧妙分球给前锋或中锋创造进攻机会。值得一提的是,像张锡山、钱澄海和杨伯镛、王利发以及北京男篮的王忆诚、何诗孙等,都是由于既掌握了准确的投篮、又掌握了强有力的个人突破技术,所以在比赛中才能灵活交替运用两手进攻手段,令防守队员防不胜防,也正是在这一前提下,才能给其它人创造分球进攻的机会。例如杨伯镛在右侧准确的跳投和底线持球突破。如果只会投篮、或只会突破,对方一旦把你那一手“堵死”,何谈分球。

另外,张锡山持球时,他握球那一双手就好象一把“铁钳子”,很少有人能从他手里把球抢走,持球突破时即便对方抡头盖顶怎么打,球仍然在那把“铁钳子”里!

张锡山、以及上述其它队员几乎都个个身怀绝技,这是那一代国家队员的最大特点。而这个特点具体表现在这些绝技不是一招,而是几手。正如张锡山的教练陈文彬所说的,作为比赛战术,不能一竿子打到底一样;而作为个人技术,也不能一手打到底!大概正因为如此,张锡山、及上述前国家队员等才给老篮球迷留下那么深刻难以忘怀的印象。

张锡山和他的战友们以高超的篮球技术水平,创造了中国篮球辉煌的时代!张锡山、钱澄海等已故运动员、陈文彬、杨福鹿等已故教练员的英名将永远被后人所歌颂,他们的绝技将永远被篮球迷们所津津乐道;他们留存的一部分执教经验将成为中国篮球巨大的财富!

愿以此文纪念张锡山教练。

                       原北京篮球队队员 李隆

                        2009·5·17

 

张锡山的绝技张锡山的绝技张锡山的绝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