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晤空为什么那么厉害――之三
孙晤空厉害的主要原因集中在一个“变“字上。妖魔鬼怪大吼一声刚要拿起武器打它,一眨眼它不见了,变成一个小虫子跑到妖魔鬼怪肚子里去了,又是戳、又是捅,在妖魔鬼怪肚子里一通乱搅和,痛得妖魔鬼怪哭天喊天的。这就是孙晤空“善变”的厉害!
孙子兵法里说:“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意思是说,〔古代〕音阶虽只五声,却可演奏出无穷无尽美妙而动听的乐曲。之所以如此,乃是五音变化的结果。
孙子又说:“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说的也是同一个道理。如同我们过春节做佳肴,调味料就那么几种,却可以做出风味各异的美味佳肴。其中奥妙之一就在于用调味料比例的“变”上。
孙子还说:“兵无常态,水无常势”。说的也是“变”的道理。要想制敌取胜,决不能只用一种作战方法,而要用“多变”的战术。
可见,无论孙晤空还是孙子,都是在一个“变”字上做文章,所以孙晤空才厉害,所以孙子兵法才闻名于世。
篮球比赛双方各五人,就像古代的五个音符和现代的七个音符一样,能“演奏”出无穷无尽美妙的“音乐”。所以每场比赛尽管双方总是五个人,但每场比赛所“演奏”的“乐曲”都不同,这就是篮球比赛的魅力和吸引人的地方。
五个“音符”的音色各有不同。篮球比赛中的五个队员好比五个“音符”,五个人也各有不同,即球员的身体素质、战术配合意识、比赛经验和技术水平不同。所以五个人合作才能“演奏”出不同的“乐曲”。
在当今的世界篮坛,能把这个“乐曲”演奏最“动听”的,大概就属美国NBA这个“乐坛”了。
超人的身体素质,“演奏”出“空中接力”的“双重奏”、
极其熟练的“变速变向”,“演奏”出一曲节奏快速曲折的“变奏曲”、
令人惊叹的弹跳力,“演奏”出“空中飞人”“奏鸣曲”、
极其准确的三分远投,似乎让人听到一曲音域宽广的“独唱”、
而那流畅的配合,似乎又让人沉浸在“三重奏”、“四重奏”“和五重奏”那和谐的旋律之中。实在太美妙,太动听了!这可能是这个星球篮坛上迄今为止最美妙的“天籁之音”了!
按理说,五个人五个“音符”,本应还能“演奏”出许许多多完全不同的美妙“音乐”。可在当今NBA这个“乐坛”上,虽然可以让人享受到上述种种美妙令人陶醉的“乐曲”,但似乎又让人感到在那美妙“乐曲”中夹杂着着不少“单调”而相同的“旋律”,“听来听去”似乎老是那么几个相同的“曲目”:
从进攻这个“乐章”来看,除了“空中接力”就是“爆扣”、
作为最重要的半场进攻这个“乐章”,除了“挡拆”还是“挡拆”、你“拆”我也“拆”、双方在“演奏”着同一旋律。
一到比赛最后几秒,你“一四”拉开,我也“一四拉开”、
你拿球运起来没完没了,我运起球来也不给别人、
一发界外球,两个队就好象是一个队,都“一字排开”由一个球星进攻,等等、等等,这不都是在“演奏”同一个“曲目”、同一个“旋律”吗!NBA有那么多队,怎么都爱“演奏”一模一样的“乐曲”呢?!本来五个“音符”能“演奏”出风格各异的“乐曲”,但在NBA这个“乐坛”上,却让我们能经常听到这些“旋律”相同的“曲目”,天天听相同的“曲目”,也会觉得索然无味。
就拿“挡拆”来说,它不过是“掩护配合”中的一种,还有许许多多“掩护配合”,干吗都守着一根“苗”等“死”?!难道就不能“独出心裁”打打别的“掩护配合”变一变吗?!再看看现在NBA的中锋,还有几个能像加索尔那样能熟练掌握中锋策应技术的?还有多少队能利用中锋策应打出魔术般漂亮配合的?再拿发界外球打“固定配合”来说,干吗都打“一字排开”?!“固定配合”多了去了!美国人倒真“齐心”,用不着商量,大夥不约而同都打这一个配合!这究竟说明了什么?是不是NBA“战术仓库”中大概快没“货”了!要不干吗都清一色打这个配合?再看最后几秒,更明显了!全是“一四拉开”由一个人进攻,本来到每个“乐章”最后结束段都是这个“乐章”达到高潮最动听的时候,最感人的时刻,可是再看NBA,越到这个时候越让人觉得乏味!你甭管“听”NBA哪个“乐团”演奏,一到这个时候,“旋律”全一样!这还有什么听头?!
不能否认,NBA这个“乐团”所“演奏”的绝大多数“乐曲”是高水平的;但也不能否认,NBA“乐坛”的每次“音乐会”都会“演奏”出一些让人听腻旋律相同的“乐曲”,给这个高水平的“音乐会”披上一层黯淡的色彩。总觉得NBA这个“乐团”只会“演奏”那么几个“乐曲”,难免让人感到一丝乏味。NBA是商业表演,既然是表演,那每场“音乐会”总不能老拿那些一模一样的“曲目”奉献给观众吧。
令人遗憾的是,上述现象在CBA也有其相同之处,有趣的是,中国大陆这个“乐团”竟然和美洲那个“乐团”有着异工同曲之妙!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原因大概就是缺少个“变”字!
如果说“山姆大叔”自有其历史以来就不知道有什么孙晤空、不知道孙晤空的七十二变,不知道有“孙子兵法”〔客观地说,近代山姆大叔也学孙子兵法了〕,在他们思维中缺乏“善变”、“多变”的思维模式,那也就不奇怪了。如果NBA的“山姆大叔”掌握了“善变”、“多变”的思维,那NBA的技战术水平不知要比现在厉害多少倍!将会“演奏”出多么高雅动听的美妙“乐曲”!
但令人不解的是,身为孙晤空、孙子诞生之地的华夏之子,怎么也有许多人跟着“山姆大叔”“演奏”那“挡拆”、“一字排开”、“一四拉开”等单调的“曲目”,而不去翻翻自己半个世纪所积累的那些极其丰富的“乐谱”呢?为什么会异工同曲呢?还不是把眼睛盯在人家的“乐坛”上了,人家“演奏”什么,我就“演奏”什么,总觉得人家那个“高雅”,而没把眼睛盯在我们自己的“传统乐谱”上,没挖掘我们“传统乐谱”里那些具有独特风格的“乐章”,不善于用我们“善变”、“多变”的思维去考虑问题,而只会跟着别人屁股后面单纯地“模仿”,未能为我所用继而创新而造成的。
CBA这个“乐坛”要想在“国际乐坛”上崭露头角,必须有自己能感动世人充满中华民族独特“旋律”的拿手“乐章”。要做到不同凡响,就得挖掘我们自己的东西,在“善变”、“多变”上多做文章。虽然在真正的国际乐坛上,很多乐队都会演奏同一曲目,但由于指挥和乐手水平与风格不同,演奏效果各异。
NBA“演奏”的“曲目”,我们也可以“演奏”,但要有自己的独特风格。更重要的是不能人家“演奏”什么我们也“演奏”什么,而要在“演奏”“曲目”上变一变,你“演奏”“挡拆”,我不妨“演奏”个“反掩护”、“双人掩护”、“行进间掩护”等等,你这一变,也许它就不适应了。你“演奏”“一字排开”“固定配合”,我不妨多准备几套根据自己特点制订的“固定配合”,每次都不一样,让你不知道我这次到底要打那个配合,给他变晕乎了!别老跟着人家屁股后面跑,得多变变,多“演奏”点充满自己风格的“乐章”,如此才能在“国际乐坛”上出人头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