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雀舌黄杨的鉴别鉴赏报告

(2016-10-05 13:50:25)
恩,刚好国庆下雨,选择宅家里面,就不去参加人山人海的盛宴了,毕竟咱比较内向,人多了不知道该咋的去适应。正好有个朋友加我微信咨询雀舌黄杨事宜,趁这个机缘,干脆把新近的玩友关于黄杨盆栽的一些梳理一下,毕竟赞美的人多;或者光顾着买卖的;或者和我一样自己没事偷着独乐乐的比较少人去尽量的全面通俗的说明一下,今天权在这里给有缘的朋友做个报告,算是褔因供养给大家的节日礼物吧。缘起微信上的交谈:
http://s14/mw690/001nOGm8zy75noQiH2R4d&690

绿化黄杨,是我们这边大家通俗的叫法不是国标权威名称,在湖北四川呀江浙等地这些叫做小叶黄杨。
 
这位仁兄微信上发过来的图片。。。
 
http://s7/mw690/001nOGm8zy75npkt95ke6&690

朋友微信发过来的根茎枝条信息。。。

 

http://s14/mw690/001nOGm8zy75nppdL0F2d&690

在这先插话一下:第一树的直径大小和树龄是有关系,但是没有绝对的关系,不一样的生存环境,有不一样的大小和内质。

第二个就是,树种不会因为时间就绝对的优势,只能有参考的附加价值和鉴赏参数。

 

http://s3/mw690/001nOGm8zy75npEDQhs72&690

黄杨树,古今以来被大众盆栽爱好者为推崇和认可,古今也有许

 

多人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所以一直为脍炙人口的盆栽佳品和文人

 

雅士达官贵人的首选花草

 

今天就时下广泛的,虚少的,容易混绕的,其他部分产地的,做一个说明和图文对比,9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标本:

(1)世界第七长寿县长寿石寨村流域的黄杨树

 

(2)目前广泛使用在园林绿化的小叶黄杨,我们这边给取俗名:绿化黄杨

 

(3)大叶黄杨,也有人叫瓜子黄杨

 

(4)水黄杨,叶子很小

 

(5)福建三明域的黄杨

 

(6)常规大众盆栽爱好者玩的雀舌黄杨(范本为我们这梅江、韩江、汀江流域的雀舌系)

 

(7)雀舌黄杨小叶种(范本为我们这梅江、韩江、汀江流域的雀舌系)

 

(8)珍珠黄杨(范本为我们这梅江、韩江、汀江流域的雀舌系)

 

(9)雀舌黄杨细叶种(范本为我们这梅江、韩江、汀江流域的雀舌系)

http://s3/mw690/001nOGm8zy75nrlGK6C32&690

再来个叶子盛宴对比,没有对比,我们总是被网上和网下的那些人牵着鼻子走,和参照尺寸为1.3厘米。。。

言归正传,开始:

http://s3/mw690/001nOGm8zy75nsFzmnM52&690

石寨系黄杨注意发现它的皮质叶子,枝条,树形的特征


http://s3/mw690/001nOGm8zy75ntJNQeS52&690

(1)这个是我们石寨河流域发现的黄杨,那年去山上采灵芝的附属战利品,叶子长、大、尖,条形高,枝条韧性很好,叶子相比其他的黄杨要稀少,生长缓慢,野外下山种植比较难恢复,需要耐心。作为庭院种植比较好,有柳树般的那种飘逸,皮质相比雀舌黄杨要薄,皱褶不厚。

http://s14/mw690/001nOGm8zy75nubp6e9ed&690

被我修了,不喜欢一大丛的,太俗气。。。时下最为广泛的黄杨就是这种绿化黄杨是我们知道的在国内很多省份(两湖两广,云贵川,福建台湾等等)的小叶黄杨,浙江的乐清黄杨雕刻多用,如果生长环境优越,生长速度很快,枝叶异常的茂盛,向上长的很快,它的特征很明显。

http://s9/mw690/001nOGm8zy75nuy29oAa8&690

仔细看它的皮,不会有很明显很厚的皱褶,皮质比较薄,贴,没有皱褶

http://s12/mw690/001nOGm8zy75nuuMvjl0b&690

仔细看叶子脉梗那里的贱贱的笋芽,这个就是绿化黄杨(小叶黄杨)的特征,开花结籽的黄杨最好远离它,不然容易杂交,我有一棵这样的就是竟然开了和雀舌黄杨一样的花的绿化黄杨,感觉很怪异。还是喜欢单纯如实的。

http://s5/mw690/001nOGm8zy75nuLXOvif4&690


http://s14/mw690/001nOGm8zy75nuM1HVr0d&690

不过这样的绿化黄杨,不代表它就是一路向上的只能用在绿化,虽然它的枝条很脆,但是在上海的时候,还是看到了很多这样的盆景,我自己有一棵是佛亮十多二十年前种在路边的,结果总是经常被喝醉酒的80后恰好丢啤酒瓶子砸中,最后竟然成了半人工的自然盆景(如上2图)

http://s3/mw690/001nOGm8zy75nvgN11822&690

大叶黄杨,也叫瓜子黄杨名字我不去执着看实际的

http://s7/mw690/001nOGm8zy75nvpPb4Ga6&690

(3)确实挺像大瓜子一样的叶子,皮质很薄,且可以说没有皱褶,枝干脆,容易断,不好定型,生长速度快,很适合做大型的盆栽或庭院绿化用。

http://s14/mw690/001nOGm8zy75nvyLCKpdd&690

黄杨,广西,云南,山东等等很多地方有。。


http://s8/mw690/001nOGm8zy75nvzQeur87&690

枝干菱形较白色。。。


http://s2/mw690/001nOGm8zy75nvAIHW901&690
(4)这种水黄杨,枝条非常脆,枝叶非常的茂盛,长得很疯的那种,甚至布满枝干这些地方,皮的皱褶很好可惜就是比较虚脆的皮质。因为叶子小,很多人当做那种雀舌黄杨,非常强的生命力,即使插芊的也很快就大了起来,我个人相对没有那么喜欢这种太快生长和长起来不管不顾的这种,可能我这个人比较保守的心态吧,不过这种很适合绿化或比较有时间去打理摸索它的,因为长得太快总是要去打理,不然就长得不要不要的.

http://s6/mw690/001nOGm8zy75nw2Be3H55&690
(5)福建三明地域的黄杨,这个黄杨的叶子像小叶黄杨,在还没有长大的时候,整个条形,叶子这些都是像绿化的小叶黄杨,但是长大了就和其他的雀舌黄杨一样,树形介于小叶黄杨和雀舌黄杨之间。皮质比小叶黄杨要厚一些,枝条也是比较脆,长势也是属于比较快的,它的叶梗部没有和小叶黄杨一样的 笋芽,而是和雀舌黄杨一样的花蕾型。也会结籽,怎么样都好,绿化或者做盆栽都适合,不管是啥,耐心和顺势而为是不可少的。

http://s9/mw690/001nOGm8zy75nw566cU98&690

这三种比较多玩友所宠爱的雀舌黄杨,合照一下

http://s14/mw690/001nOGm8zy75nwn2ZJz9d&690
整备想梅开二度了,这个就是久负盛名的雀舌黄杨

 

http://s7/mw690/001nOGm8zy75nwIVTMic6&690

枝干韧性好,枝条分叉多,不回疯长叶子,比较容易造型。。。

http://s6/mw690/001nOGm8zy75nwF1xCRb5&690
皮质就不用说啦,既然能然这么多的盆景爱好者认可这个是缺一不可的,皱褶非常的好,很虬髯,很有灵气的那种。特是自然的种子而长的牙苗,各有自己的型材,形态万千,真正的自我庄严的佼佼者。

http://s13/mw690/001nOGm8zy75nx3unCcfc&690

(6)这个是我们本地韩江、梅江、汀江流域的珍稀雀舌黄杨,由于80年代初期广泛的建设电站和水库,目前除了潭江还能找到星星的小苗,以前的主产区已经被淹没,或者被全国各地的爱好者挖绝。由于它的皮质,枝条,叶色,根系等等个方面优势原因,市面上极少流通。这种生长缓慢,枝叶相对比较协调,树形多变,容易定型和造型,皮质好,容易养。可惜的是,由于野生资源的消失,现在的很多圈内玩友都掉到金钱第一中,以致很多人大规模的插芊繁殖和大量的肥沃人工合成土壤,这样繁殖出来的树形很牵强生硬不说,而且和根茎的那种比例失调,加上那种被催长的感觉,以及长到后面一定时期,开始就会走下坡路,枝叶滞慢生长,黄叶,皮质泛白,枝干脆等等的相关的很多弊端就出来了。要不就是哄抬价格,或者过分痴迷,弄得家人无法接受的现象什么很多,其实玩吗,无非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没有必要因为价格和痴迷而弄得打破了生活的常态,万物都有荣枯,没有必要因为一些破损或损失而患得患失或伤心欲绝的。

http://s4/mw690/001nOGm8zy75nx6OR4De3&690

这个也是我们本地韩江、梅江、汀江流域的珍稀雀舌黄杨,特点和刚才上面说的雀舌是一样的 ,不一样就是叶子比较修长一些,而且,苗要稀少一些,不像刚才的常规的雀舌一样多。
http://s4/mw690/001nOGm8zy75nx82pEvc3&690

(7)虽然当年同样来自韩江、梅江、汀江流域,可惜的是这种比较细长叶子雀舌的数量还是比教少,所以,这几年一直都在把这个重心放在稀少的这一块的挖掘寻觅,希望自己能尽量尽能力收集保护好更多。

http://s12/mw690/001nOGm8zy75nxpIRE7db&690

(8)这个也是我们本地韩江、梅江、汀江流域的黄杨的一种,叶子比较像瓜子黄杨,大家说叫珍珠黄杨,我也不想多去计较名字,总的说要适合自己,这种和其他的雀舌黄杨一样,除了叶子不一样,圈内就有好几个朋友比较偏颇喜欢这种叶子,叶子短一些,略比雀舌的要细微的大一点点,个人觉得只要黄杨都各有千秋,不去争辩褒贬。

http://s8/mw690/001nOGm8zy75nxHQGs7a7&690
这个是梅江、汀江流比较稀少难得的一种雀舌黄杨,叶子非常的细小,没有对比是说明不出来的:

http://s3/mw690/001nOGm8zy75nxTj6nwc2&690

长度至叶梗端仅为1.3厘米,比那些水黄杨的叶子还要小
叶色非常的油绿,生长比雀舌黄杨要更慢,枝叶也是生长缓慢,所以相比没有那么繁茂,需要很大的耐心,树形相对没有那么生动活泼,种子的繁殖能力很差,到目前还没有遇到有母树种子繁殖生长的,插芊的也比较少。

经过两天的努力,尽量的把这些黄杨的一些基本信息描述出来,在这里为了不混绕新手,暂时不去把台湾黄杨的图片传上来,因为图片是在很难看出它的不同,主要要实地看它的皮质,所以在这里就暂时的不提台湾黄杨事宜,请大家谅解。

希望能给朋友们带来帮助,也真诚的希望大众能一颗平等心看待这些植物,没有褒贬偏颇,更有千秋,我相信每种都有它的美和长处,只是需要一个匠人之心和耐心,挖掘的知音。
也借这个报告希望能认识共鸣的朋友和有识之士,对这些,我只有鉴别鉴赏的拙心,在造型方面还要其他的老师,褔因也希望政府能参与支持进来,期待我的小基地能实现,让这些富有灵性的植物能让天下人所知所爱。

欢迎大家:加QQ240183376

微信240183376

电话:13902399774

这些,或者这里踊跃留言交流,谢谢

http://s12/mw690/001nOGm8zy75nzmd2J5cb&690

http://s5/mw690/001nOGm8zy75nzmnqpm14&690

http://s10/mw690/001nOGm8zy75nzmCiAV49&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