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龚奎林
龚奎林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519
  • 关注人气:35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央广中国之声】江西吉安地区方言为何隔山不同音?丨声音里的中国

(2023-03-21 21:32:28)
标签:

庐陵文化

吉安文旅融合

央广中国之声

方言

吉安

分类: 学术评论

  在江西吉安文化广场,一场惊心动魄、热血沸腾的永新盾牌舞正在上演。这源自古代军中盾牌战术的盾牌舞,时如疾风骤雨,万马奔腾,时如春和景明,信马由缰。舞台上的刀光剑影,向世人展示了状元之乡吉安亦文亦武、强悍刚烈的一面。历史上,吉安人才济济,文化鼎盛,有江南望郡”“金庐陵之称。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龚奎林说,南北杂糅、兼容并蓄是庐陵文化的精髓。

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龚奎林:庐陵文化包括以五忠一节为代表的名人科举文化、以白鹭洲书院为代表的书院文化、以永新盾牌舞为代表的舞蹈文化等。例如庐陵古村,始自北人南迁,注重人文风水。村落中姓氏的先祖大多数是北方人,尤其在西晋永嘉之乱、唐代安史之乱、北宋靖康之难期间,大量北民南迁,抱团定居庐陵乡村,与山村中的土著居民相互融合;还有明末清初从闽粤入赣的客家人,给偏远的庐陵地区注入了新鲜血液,将中原等地先进文化传播到了庐陵大地。

江南富庶之地,文章锦绣之乡,一请望姑苏,二且看庐陵。自唐朝至清朝,吉安共涌现出近三千位进士,文采风流在这里千古相传。这座两千余年的古城孕育出了吟诵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欧阳修,也有留下映日荷花别样红剪影的杨万里,更有写下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英雄文天祥。

龚奎林:吉安有一门三进士,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九子十知州,十里九布政,百步两尚书的美誉。徐霞客在他的游记中对当年白鹭洲书院大加赞赏。簸箕晒谷,教崽读书”“家有诗书,人多儒雅,序塾相望,弦诵相闻成为庐陵人崇文重教的注脚。

隔山不同音,隔水不同调。浩如烟海的吉安方言不要说十里不同音,就是相邻的两个村庄,也有音调和语义的差别。上溯至先秦时期,如今的吉安区域属于吴楚交界之地,因此方言交杂,语言中有相当多的古音留存。

井冈山大学教授龙安隆:吉安话属于赣方言,从横向看,吉安方言沿途汇集了各个时代的语料成分。比如房屋的,在诗经时代,在《易经》《诗经》里面都出现了,就是指房舍,整座房子。今天很多地方还保留了这个说法,建房子就叫做屋”“起屋。又比如,上古汉语就是的意思,先秦典籍里面记载了一个叫扁鹊的神医,看到快要死的国王来了,而还走,就是转身就跑。吉安很多地方还保留了这个说法,唔要走,就是别跑

巍巍城郭阔,庐陵半苏州。作为赣文化发源地之一,吉安历史悠久,博大精深,雍容典雅,铁骨铮铮。众多庐陵名士由此走出,星星之火,在此燎原。

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4827076359000761861&toc_style_id=feeds_default&share_to=wechat&track_id=9aa8322f-0c0e-4f02-97f5-5076e13cc2f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