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故事之404:悦城龙母
(2019-10-31 11:25:31)
标签:
中国故事之404:悦城 |
中国故事之404:悦城龙母
一苇
从前,悦城有一位老渔翁,人人唤他“梁三公”。一天清晨,梁三公到西江打鱼,第一网撒下去,网上来三只老虾公;第二网撒下去,网上来四只小螃蜞。
梁三公叹了一口气,正打算撒第三网,一抬头,看见水上漂来一个大木盆,木盆里躺着一个小小的婴孩,朝晖照耀着小脸,睡得正香甜。那木盆漂到梁三公船边,总不离去。
“可怜啊,如果有余饭余钱,一定把你养大。可惜我穷得揭不开锅,你还是到别家去吧!”
梁三公拿来一根竹篙,把大木盆远远撑开了。
可是,木盆仿佛有灵性似的,虽然推远了,却又漂回来。梁三公一连把木盆撑开三次,木盆三次回到他身边。
于是梁三公双手合十,向天地祝祷:“天公地母,如果这孩子和我有缘,就让鱼到我的网里来。”
梁三公撒下第三网,“泼喇,泼喇……”,水声大作,拉起来一看,网里满满的全是大鱼。梁三公十分欢喜,于是抱起婴儿,带回家里,养育起来。
这个婴儿,就是后来的悦城龙母。
而梁三公抱起龙母的这一天,就是后来隆重的龙母诞辰——那是农历的五月初八。
龙母从小温柔聪慧,梁三公给她取了个好名儿,唤她“温娘”。温娘小小年纪就能舂米、做饭、洗衣、放牛、养鹿、织布……绣花的技艺更是精巧绝伦,她绣的花儿飘香,她绣的鸟儿会唱,而她绣的鱼儿,仿佛一摆尾巴就能游进西江。
一天上午,温娘舂完米,到江边洗衣裳,发现莎草丛中卧着一个米斗大的蛋,圆碌碌的,金、银、红、黄、青,彩光变幻流溢,看上去不同寻常。
温娘全身掠过一阵颤动,心想:“这个蛋有灵性,不能让无知的人捡去吃了。”于是她往箩筐底部铺上莎草,把蛋捡起来,用自己的衣裳覆盖着,带回家去。
孵了七七四十九天,蛋壳裂开,爬出来五条四脚蛇。五条幼蛇通人性,看到温娘,就像孩子看见母亲,总依恋着她,跟随着她。温娘煮饭它们帮她看火,温娘放牛它们帮她吆喝。但是,没过几天,乡邻们害怕起来,于是温娘对五个蛇孩子说:“这所木屋是人的居所,而你们来自江河,要回到江河去。来吧!到箩筐来。”
五个蛇孩子乖乖地爬入箩筐,温娘把它们带到西江,放回江水里。
五条蛇一入水,就在江水中浮游戏耍,掀起一道道波浪,“啪啪啪”打在江岸上。不一会儿,它们快快活活潜入水底,看不见了。
从那以后,温娘每天洗衣裳,总要把省下来的食物带到江边,撒入水中,喂她的五个蛇孩子。那五条蛇一看见温娘,就会从水底浮起来,在她身边自由自在地嬉戏。它们一会儿玩耍,一会儿猎鱼送上来,等到温娘洗好衣裳,两个箩筐总有一个装着满满的大鱼。
这样子,过了三年,小蛇长成大蛇,它们的力量越来越大,它们的性子越来越野。
一个炎热的夏日,温娘正在江岸洗衣裳,忽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下起了大雨。温娘抱了衣裳到芭蕉树下躲避,却看见五条大蛇在江面上激烈地翻腾,它们一会儿顺着雨水跃上高空,把江水喷吐到广袤的平野;一会儿潜入水底,把西江搅得波涛汹涌、水浊沙浮。
“啊呀,这不行。别再闹腾,快停下来!”
温娘朝五条大蛇高声叫唤,可是呢,五兄弟飞扬腾跃,正玩得兴奋,当时四野里雷电交鸣,怎么听得进母亲的劝告呢?
那一回,大雨足足下了三天三夜,西江涨起洪水,冲垮了房屋,淹没了农田,人家畜养的牛羊被冲走了大半,病弱的老人与幼小的孩子走避不及,被大水冲走了。
受害的人哭哭啼啼,纷纷到温娘跟前控诉:“你养的那五条怪蛇,现在堕落成恶蛟,开始祸害人了!你纵容怪兽行凶,也跟它们同罪!还不快去除掉它们?斩草要除根啊!”
温娘静默无言,神色伤感凝重。后来,她走进厨房,一手提起砧板,一手操起切鱼的菜刀,来到西江边,含泪呼唤她的五个蛇孩子。
“金孩子,银孩子,红孩子,黄孩子,青孩子,不是温娘的孩儿远远游开去,是温娘的孩儿就到温娘跟前来。”
五条蛇游到岸边,伏在温娘面前,仿佛五道彩虹。
温娘的眼泪一颗颗滴落在西江里:“我的顽劣孩儿,平日你们掀波惹浪,我不曾严加管教……这回发水淹了农田,冲了屋舍,伤害了人畜性命,已然酿成大祸……你们知错不知错?不知错我就切下你们的头,永远除去西江的祸患。知错我就砍断你们的尾,留一个警戒的记号。”
五个蛇孩子知道自己的罪过,都垂下头不敢作声。它们一个接一个爬上砧板,让温娘砍断它们的尾巴。
五条蛇断了尾,强忍疼痛,围绕在温娘身边,鲜血染红了西江。
“好了,你们离开我,到别处去吧!只是从今以后,再不能发大水害人了。你们既能翻江倒海,就要保护西江百姓遇水平安;你们既能呼风唤雨,就要保证西江流域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五蛇兄弟发出“呜呜呜”的哀鸣,久久不肯离去。直到夜幕降临,五兄弟才潜入深水,远远游走,没有人知道它们去了哪里。
三年后的五月初八,温娘过生日,五兄弟忽然翻波逐浪,逆水归来。它们身上生出麟甲,头上长出鹿角,全身上下闪烁生光,像皇族一样高贵、华丽、庄严。
原来,温娘的五个蛇孩子远游归来,已经成龙了!
温娘无限欢喜,她走到水边,伸手爱抚五龙太子的头角和麟甲。于是五龙太子向她呈献贺礼,金龙太子送给她一张龙床,银龙太子送给她一头金猪、一对柳条花果篮,红龙太子送给她一本《龙宫本草经》,黄龙太子送给她一条竹节赶牛鞭,青龙太子送给她一根如意绣花针。五龙太子送给龙母的礼物都是龙宫的宝器:龙床让龙母安寝无忧,每夜送来祥云美梦;而金猪吃完又有,总切不完,柳条花果篮里的花果则永不匮乏;《龙宫本草经》记载着万千草药,专治疑难杂症;竹节赶牛鞭能驯化牛羊獐鹿,驱赶牲畜随心所欲;如意绣花针可大可小,能绣出凤凰牡丹,也能绣出锦绣山河。
温娘安睡龙床,能知祸福;龙母研读《龙宫本草经》,能治病救人。于是她开始扶危济困。远远近近的老百姓,遭灾的、有病的、穷困的……纷纷到悦城向她求助,而她总是倾尽所有帮助世人。
五龙太子行云播雨,龙的母亲济世救人,时日一长,悦城龙母与五龙太子的美名就远远传扬开去了。
那时候,有一位道术高深的法师,名叫“蓝布衣”,为了寻找龙脉,他沿着西江,从广西柳州来到悦城珠山。
蓝布衣观看流水,考察山脉,发现珠山下有一处“五龙吐珠”福地。他知道,只要在此埋下骨殖,建造寺庙,一定能香火长久,享受永世兴隆。
于是他走近那块福地,丈量土地的面积,测量地下的泉水。
可是呢,那福地上方端坐着一位放牛的女子。那女子不是别人,正是龙母温娘,当时她一边放牛,一边绣花,见蓝布衣走到跟前,就抬起头,问他:“你是谁?要做什么?”
“我是大法师蓝布衣,要用这块福地造山坟、建寺庙。”
“不行,这是我的地。”
“别小气,我也不多要。你让开,这个铜钱覆盖的地方,归我!”
蓝布衣从衣兜取出一枚铜钱,往“五龙吐珠”福地一掷,铜钱“叮”一声落在地上,旋转起来,越转越快,越转越大,竟然占去好大的一块地。
“蓝布衣,我先来,你后到,凭什么我要让你呢?”
龙母把手中绣花针往空中一抛,绣花针不偏不倚,正正好插在钱眼中央。那绣花针仿佛一株活树,一触到泥土即刻生长、变大,不一会儿,成了一根大铁棍。那个铜钱却像一只被箭射中的野兽,迅速反转、缩小,不大一会儿,就变回原来大小,裂开两半,褪去了颜色,变得死白。
龙母笑着说:“蓝布衣,这铜钱死了,不中用。这一针的活地是我的,你别争了。”
蓝布衣看着铜钱裂断,脸如死灰,但他不肯罢休:“这块龙脉福地是我费了千辛万苦才寻到的,无论如何,我要定了!”
“既然你不服输——那么,咱们再比一个回合。”龙母拔起铁棍,把它跟竹节赶牛鞭放在一起,“这里有一根铁棍,一条竹鞭,你我各选一样扔到水里,谁能浮起来,谁得这块地。”
“哼,谁先选?”
“你是客人,你先请。”
“好!不得反悔!”蓝布衣一手夺过竹节赶牛鞭,把它扔到西江,念动浮水咒,那竹鞭飘浮在水面上,轻得像一根羽毛。
龙母不慌不忙,捧起铁棍,放入西江。
那会儿,五龙太子在西江深处观望,它们与龙母心意相通,得知龙母与蓝布衣斗法,当即隐去龙形,悄悄把竹节赶牛鞭拉入水底,把铁棍托上水面。
纵然那蓝布衣咒语念得纯熟,又怎么比得上五龙太子的天生神力?眼看竹鞭沉入水底,铁棍浮上水面,蓝布衣仰天长叹,跺脚吼叫:“不公平!不公平!”
突然他一个猛子扎入西江,潜入水底,夺过那根沉水的竹鞭,泅到西江对岸,冲龙母大喊:“今日我愿赌服输,但是你不要得意,我绝不会放过你!”
蓝布衣躲进深山,卧薪尝胆,吐出三昧真火,日夜修炼那根竹节赶牛鞭。那根竹鞭本来就是龙宫宝器,经过三年艰苦磨炼,终于拥有了鞭山赶石的神力。
“哈哈哈,我要驱动大山,堰塞西江,让五龙太子无处藏身,教悦城龙母死无葬身之地!”
漆黑的深夜,万籁俱寂,蓝布衣手持赶山鞭,念动赶山咒,赶起七座大山,从东方走向悦城。
那根竹鞭本来是黄龙送给母亲的宝器,当蓝布衣用它鞭山赶石时,黄龙太子和悦城龙母心中感应,不由得惴惴不安。黄龙太子连夜面见龙母,龙母知晓蓝布衣的阴谋,于是吩咐黄龙太子:“蓝布衣赶山填西江,洪水淹我事小,老百姓受灾事大。你立刻赶往端州,变个大公鸡,在鼎湖山顶峰守着,一见蓝布衣,就马上啼鸣。”
黄龙太子腾云驾雾,来到鼎湖山,变成一只大黄公鸡,稳稳地守在最高峰。等蓝布衣赶着七座大山走到端州地界,黄龙太子变的大黄公鸡立即高声啼唱:“喔喔喔——喔喔喔——”
端州的公鸡听到龙鸡啼鸣,纷纷响应,此起彼伏的鸡鸣声淹没了蓝布衣的念咒声。当时,七座大山正走在湖面上,听到鸡啼,以为天要亮,当场停顿、硬化,立地生根,再也不能动弹了——那七座山,就是现在的七星岩。
蓝布衣不死心,第二天深夜,他握着赶山鞭,念动赶山咒,赶起一大群云石山,从南方走向悦城。龙母早有准备,已经派金龙太子守在云浮。金龙太子变成一只大金公鸡,一见蓝布衣就高声啼唱:“喔喔喔——喔喔喔——”
云浮的公鸡听到龙鸡啼鸣,纷纷响应,此起彼伏的鸡鸣声淹没了蓝布衣的念咒声。那一大群云石山听到鸡鸣,以为天要亮,当场停顿、硬化,立地生根,再也不能动弹了——所以现在云浮多丘陵,大量出产云石。
哪里还有山呢?有了,“桂林山水甲天下”,就去桂林吧!第三天刚入夜,蓝布衣就操起赶山鞭,念动赶山咒,赶起一群秀美的桂林山,兜兜转转,从北方走向悦城。龙母早有准备,已经派银龙太子守在封开。银龙太子变成一只大银公鸡,一见蓝布衣就高声啼唱:“喔喔喔——喔喔喔——”
封开的公鸡听到龙鸡啼鸣,纷纷响应,此起彼伏的鸡鸣声淹没了蓝布衣的念咒声。那群桂林山听到鸡鸣,以为天要亮,立即停顿、硬化,立地生根,再也不能动弹了——现在,封开被称为“小桂林”,为什么呢?这不就因为封开的山是蓝布衣从桂林赶过来的吗?
常言说“事不过三”,但是蓝布衣不是平常人,他的心意十分顽固。第四天天一黑,蓝布衣就从西方赶来一座大石山,他用大蘑菇塞住山耳朵,高高扬起赶山鞭,大声念诵赶山咒,驱赶着大山,一步一步,稳稳当当走向西江。
大山进了悦城,眼看要到西江。虽然雄鸡一路啼唱,但那大山听不到呀,怎么办呢?红龙太子急得火烧眉毛,它跳到那大石山上,一爪子扯开塞住山耳朵的大蘑菇。
“喔喔喔——喔喔喔——”
听到鸡鸣,那大山即刻愣住,不想走了。蓝布衣火冒三丈,他怒吼一声,高举赶山神鞭,狠狠地抽了那座大山一鞭子。这一鞭下去,大山裂开了两半。蓝布衣用尽全身力气,朝开裂的大山踢了两脚。两边大山当即飞起来,“咚!”“咚!”两声滚落西江。那会儿,青龙太子正守在江心,见石山落下,急忙运水移石,把它们推向岸边——那就是现在的华表石和三洲岩。
蓝布衣惮尽心力不能成事,眼前一黑,扑倒在地,一口鲜血喷吐出来。龙母泽心仁厚,上前扶起他,安慰他说:“你不能强占这处福地,因为它属于我。但是,正所谓‘上门就是客’,只要你到悦城珠山来,我就给你留一席之地。”
后来,蓝布衣云游四海,见识了大千世界之后,还是觉得悦城珠山的风水最好,悦城龙母最和悦最慈祥,于是他回到珠山,留在龙母庙侍奉龙母,为龙母扫地、沏茶——现在,如果你去龙母庙参拜,一进山门,准能看到蓝布衣——他在欢迎你,要引见你到龙母跟前哩。
秦始皇听说岭南的温娘容貌秀美,养育了五龙太子,绣花的技艺天下无双,不由得心生爱慕:“一定是因为我圣明仁德,民间才出现如此美好的神龙,这是上天的吉兆啊!我本来就是天的儿子、龙的父亲,我要娶那位女子为妃。”
秦始皇派遣使者到悦城,以玄珪之礼下聘。不久,一艘华丽的花船沿着西江,彩旗招展,到悦城珠山迎娶温娘。
温娘上了花船,变得十分忧愁。她舍不得年迈的父亲,舍得家乡故土,也舍不得岭南的父老乡亲。夜色降临,温娘坐在船头哭泣,江风把她的眼泪吹到江里。那会儿,花船已航行到桂林,五龙太子看到母亲的泪水,懂得母亲依恋家园的心意,于是当机立断,一同咬紧船缆,拽拉花船,送龙母回家。
花船快如闪电,顷刻间就回到了悦城。
秦始皇的使者一觉醒来,发现花船停泊在悦城水岸,大吃一惊。第二天,他再次焚香礼拜,再次选好吉利的时辰,再次启航。没想到,花船一到桂林,又被五龙太子拖回悦城。
迎娶龙母的花船一连启航了四次,四次都是一航行到桂林,就顷刻之间回到悦城的水岸。
使者吓坏了,不敢再逆天行船,只好让温娘上岸回家。说来奇怪,温娘一离开花船,花船就顺顺利利驶回京城了。
不久,温娘生了一场大病,逝世了。乡亲们十分悲痛,把她安葬在西江东岸。五龙太子呜咽着守在母亲坟前,以致坟墓上方终日云气缭绕,时时雨雾迷濛。
过了七七四十九天,突然天昏地暗,雷电交加,风雨大作。第二天,人们惊讶地发现,龙母的坟墓连同四周的沙石草木已然移到西江西岸,位置不偏不倚,正是当年蓝布衣测定的“五龙吐珠”龙脉福地。
于是人们请来鲁班师傅,在龙母墓所在的地方筑造了一座精美的庙宇,供奉龙母娘娘和五龙太子。
从此,龙母成了西江流域和岭南大地的守护神,她保佑岭南大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庇佑家家户户母慈子孝、和睦安康。
2019.10.31
说“再次”,是因为多年前尝试过讲述,但故事却没有成。为什么呢?大抵由于当年查找掘尾龙资料,迎面遇上了北方的秃尾巴老李。秃尾黑龙王记载详实、生气勃勃,我于是转移目标,着手做成了《秃尾巴老李》那篇故事。
然而龙王母子的故事确实起源于岭南——秃尾黑龙王更古远的渊缘亦要追溯到岭南。岭南的龙母庙分布广泛,随处生长,我在东莞也见过几处,可惜历史尘封,故事早已湮灭,问及当地人也不明所以,只说参拜龙母能风调雨顺、遇水平安而已。幸而《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广东卷》收录了几则重要的龙母故事,而蒋明智老师《悦城龙母传说探源》、《论口头流传中的悦城龙母》两篇论文已经把古代故事与当代传说都研究得深入透彻。由此,我得以理清故事脉络,找出岭南龙母与秃尾黑龙王相异的故事核心。
日复一日,我端详它,书写它,从10月的第一天到10月的最后一天,终于完成这个文本。岭南龙母故事的主角不是龙子,而是龙母,这是一个南方女神的生成故事。她以其温柔慈和的母性,在岭南大地永生永存,香火鼎盛,辉耀千古。
本故事参考资料:广东德庆民间故事《悦城龙母和掘尾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