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故事之149:郭丁香与张大郎
(2016-03-06 21:41:39)
标签:
灶王爷的故事郭丁香与张大郎 |
中国故事之149:郭丁香与张大郎
一苇整理编写
古时有个张大郎,娶了个贤妻郭丁香。
郭丁香眉目清秀,美貌像个天仙。郭丁香性格温柔,有一副菩萨心肠。还不只这样,郭丁香聪明能干,持家勤俭,一年到头她采桑养蚕,种棉织锦,雨里来风里去,睡半夜起五更……不多久,那张大郎就已家业兴旺,家中谷米囤满粮仓,金银财宝数不尽,一家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幸福美满人人称羡。
张大郎快活胜过神仙,一天到晚笑吟吟,见人就把自家夸一番:“我家稻麦金黄甘蔗甜,好鱼好饭好衣裳,还有个贤妻郭丁香。”
这样过了三年。
三年说长不长,天上云霞多变化,天狗不久成豺狼。镇上来了个花花李海棠,张大郎立马变了心,烂了肠。他日日与李海棠寻欢作乐,整整三个月不还乡。
那花花李海棠,给张大郎灌迷魂汤:“你娶郭丁香三整年,半个娃儿没生养。张大郎啊你个傻鸭蛋,娶得郭丁香,断子又绝孙。”
张大郎酒醉了心,色迷了眼:“我这就回家休了郭丁香,娶你花花李海棠。”
张大郎一气喝光三壶变心酒,推开家门吵闹嚷嚷:“郭丁香,臭婆娘。我是个公鸡会打鸣,你是个母鸡不下蛋。你不要哭哭啼啼,且看我一纸休书休了你!”
郭丁香一听,只急得眼泪满眼眶,她跑到堂前见公婆:“公公婆婆讲道理,要去劝阻张大郎,不要把郭丁香休弃。”
公公摇摇头,婆婆摆摆手:“你们的事情我们不管,向来哪个杀鸡那个烧汤,哪个量布哪个做衣裳。”
郭丁香只哭得泪如春雨下,她收拾了包袱,走进牲口棚,对那喂养了三年的牲口说:“是我的毛驴你跟我走,不是我的毛驴跟大郎。”
那毛驴懂事, 摆摆尾巴,跟她走了。
家中丫头小梅香,送郭丁香去到大门前,郭丁香回头对她说:“是我的梅香你跟我走,不是我的梅香你跟大郎。”
小梅香懂事,点点头,跟她走了。
郭丁香骑上毛驴儿,领着小梅香,行到那荒郊野外。荒郊刮起大风,野外下起大雨。郭丁香对毛驴儿说:“我如今遭休弃,天涯虽大无家可归,毛驴儿你走啊走,你停在哪里,我就住到哪里。”
走过荒郊,走过野外,来到一处范家堡,那驴子停了脚步。
郭丁香回头望向张家庄,口中念念有辞:“草树鸡狗皆有情,我不幸嫁得无情郎。不恨天来也不怨地,我只舍不得那张家庄——张家庄啊,是我的鸡鸭你跟我飞,是我的猪狗你跟我走,是我的谷米你随我来,是我的钱财你随我住。”
说来也奇怪,郭丁香这么念了一通,远处那张家庄即时飞起一群纸片鸟儿。那纸鸟儿在风中飞,那纸鸟儿在雨中舞,一片片随着那郭丁香,落到范家堡。
那范家堡已破落得不成样子,只见到一户人家,母子俩个,挤住在一间小茅屋里。
郭丁香下了驴子,去到茅屋门前:“范大娘,范大娘,我是张家郭丁香。张大郎变心休了我,你可肯收留我住一晚?”
范大娘的儿子范二郎,见到郭丁香心欢喜:“丁香是个好姑娘,不知可否看得上我范二郎?”
郭丁香说:“二郎你若有媳妇我做你妹妹,二郎你若不曾结亲我做你婆娘。”
范大娘喜得眯了眼:“那你们结亲吧!”
范二郎与郭丁香磕头拜天地,又磕头拜亲娘,从此成了好夫妻。
范二郎耕田又种地,郭丁香采桑又养蚕,夫妻俩人勤劳致富,茅草屋变成砖瓦房,烂泥塘变成好鱼场,只养得鱼肥虾美,菱俏藕香。
这样子又过了三年。
那年夏天发大水,那范家堡地势高,没漫上,家里还有点余粮。那会儿郭丁香生了女儿又生儿子,她酿了老黄酒,煮了香茶饭,在自家屋门前,给那饿灾民放米饭。
眼看放到最后一个,酒没有了,茶饭也已分光。郭丁香抬头望那灾民,见他低头缩骨没精神,胡须一脸不曾剃,头发又臭又脏,身上只穿件破烂衣裳。
原来不是别个,正是她的前夫张大郎。
郭丁香见他可怜:“你跟我到厨房,我管你今天吃饱饭。”
她领张大郎入了厨房,烧了鱼,煮了蛋,烧好一份美味佳肴,端到张大郎面前。
张大郎狼吞虎咽,饱餐一顿,神清了,气爽了,声气也壮了。他看面前这贵夫人头戴珠花金玉钗,身穿绫罗锦缎裙,模样华美又富贵,连忙放下碗,叩头行礼说:“大娘,大娘,多谢你寒雪天送火炭,救了我张大郎性命。”
“张大郎,你从前有份好家业,怎么弄到如今这潦倒模样?”
“唉,怪只怪我休了郭丁香,娶了那败家的李海棠。李海棠好吃懒做啊,她洗衣懒得去晾,烧饭看火也嫌烦——那一日,只给一把大火烧呀烧,烧了帐子烧了床,烧死爹爹烧死娘,烧死花花李海棠,把我张大郎家产烧个净光光。大娘啊大娘——”
听到这里,郭丁香柳眉一竖,凤眼一瞪:“张大郎啊张大郎,柳条子穿鱼你瞎了双眼,今日赶着贤妻呀——你叫大娘!”
张大郎抬起头细看,这才认出面前的贵夫人,原来是自己的弃妻郭丁香。他又羞又惭,只感觉再没有面目见世人。只是小小一个厨房,躲也没有地方躲,藏也没有地方藏。他见灶膛火正旺,一头钻入灶中央。
郭丁香一见,连忙扑上前,去拉那无情郎。只是呀,哪里还拉得出来?只扯下来一根腿杆子,就是今天的挖火棒;又扯下来一块破袄片,就是今天的抹桌布——话说如今大小厨房,也都少不了这两样。
郭丁香厚葬了张大郎,内心悲痛难担当,过了不久,也离了人世赴黄泉。
那会儿,正赶上姜太公做封神榜。姜太公念张大郎知错认错,可怜他死在灶中央,封他做了灶神,也叫作“灶王”。郭丁香有情有义,获封为灶王奶奶,也叫她“灶神娘娘”。
张大郎当了灶王爷,倒能恪尽职守,好生看管人间烟火。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要上天宫,面见玉皇大帝,向玉帝报告各家各户的善事和恶行。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说辞奖善惩恶,治保人间太平。
老百姓得知张大郎当了灶王,想到他生前的处事和为人,对他又敬又怕,担心他在玉帝面前搬弄是非。于是乎,每年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要拜祭灶神。人们对着灶王爷的画像,一边烧香礼拜,一边对他说:“灶王爷呀灶王爷,我来请你吃个糖。望你上天言好事,回府降吉祥。”
因为人人请灶王爷吃糖瓜,个个在灶王爷嘴角抹香糖,所以那灶王爷上得天宫,去到玉皇大帝面前,说的话儿呀,句句甜。(完)
2252字
后记:我看了两个戏,听了好多段唱词,下得笔来,就写出了唱戏的意味。这个故事流传广远,是最地道的中国民间故事之一。我努力想要讲述得原汁原味,可惜能找到的资料有限,也只能呈现到这个程度了。郭丁香有情有义,张大郎负心烂肠,这在古今民间,都是常见的悲欢离合吧——这人间烟火的气息,在灶王爷和灶王奶奶身上上演,我也还觉得蛮合适。
好几年前了,我想写个“万物有灵”的童话系列,也开写了几篇,那时候,我还没有关注这个故事。所以灶神的故事,被我写成了另外的样子——今日回头看去,字字读着,也觉得有意思,那是人间烟火的另一般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