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风月场中,林黛玉赤膊上阵之五

(2018-07-13 14:21:22)

与林黛玉相比,薛宝钗在追求幸福的路上则知道什么是迂回委婉、圆滑世故,什么是以退为进,什么是得人心者得天下。

   在《红楼梦》第四回,由薛蟠为抢香菱惹下官司引出薛姨妈、薛宝钗、薛蟠一家进京,一则是为宝钗待选,已备选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二则为望亲;三则亲自入部销旧账,再记新支,实则是为游览上国风光。恰在此时,舅舅王子腾生了九省统制,王氏集团的势力顿时强大起来。

   可是对于薛宝钗来说,则是人生的一个低潮,因为她落选了,没有把握住人生的第一次机会,那么她就会极力发现人生第二次机会,机会无处不在,这个机会就在贾府。所以,在第五回开篇写道:不想如今突然来了一个宝钗,年岁虽然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可是随分从时的宝钗的内心却是一片死灰。在第七会,薛姨妈告诉周瑞家的,把宫里头拿纱堆的十二支儿花给姑娘们戴时,王夫人说:“留着给宝丫头戴罢,又想着他们做什么。”薛姨妈说:“姨娘不知道,宝丫头古怪着呢,他从来不爱这些花儿粉儿的。”可在第四十二回宝钗教训林黛玉因为读《牡丹亭》《西厢记》说走了嘴,这样说道:“你当我是谁,我也是个淘气的。从七八岁上也够人缠的。我们家也算是个读书人家,祖父手里也爱藏书。先时人口多,姊妹兄弟都在一处,都怕看正经书,兄弟们也有爱诗的,也有爱词的,诸如这些西厢,琵琶以及元人曲无所不有。他们偷背着我们看,我们却也头背着他们看。后来大人知道了,打的打,骂的骂,烧的烧,才丢开了。”可见,宝钗的性格演变并不像薛姨妈所说,从小就古怪,不爱穿红戴绿,人家也是西厢、牡丹都领教过的,内心也是有憧憬的。

    宝钗的落选,对王氏集团也是一种打击,因为宫中的贾元春缺了一个帮手,而王夫人及贾政心里也有着歉疚,在对宝钗入选的这件大事上,王氏集团并没有帮上什么忙,这歉疚以至于在贾元春省亲后,告诉贾府的姊妹们入住大观园,并特意嘱咐要宝玉也随姊妹们一起入住,这也是为宝玉与宝钗的近距离接触创造了条件。在端午节赏赐宝钗与宝玉一样的礼物,这即是一种歉疚也是一种补偿,这个补偿暗示将来的宝钗可以作为宝玉娶妻的对象。

   两人的正式接触是第八回,宝玉娶探望宝钗,全方位对宝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先就看见薛宝钗坐在炕上作针线,头上挽着漆黑油亮的鬓儿,密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宝玉一面看,一面问:“姐姐可大愈了?”然后写宝钗“看宝玉头上戴着{畾糸}丝嵌宝紫金冠,额上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身上穿着秋香色立蟒白狐腋箭袖,系着五色蝴蝶鸾绦,项上挂着长命锁,记名符,另外有一块落草时衔下来的宝玉。”然后两个人互相看着各自的配饰, 什么“芳龄永驻,不离不弃”,“与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从此宝钗便对宝玉另眼相待了,而宝玉此时精神上的恋爱对象是林黛玉,肉体上的爱恋对象是袭人,对宝钗的高看一眼似乎并没放在心上。但宝钗似乎知道该怎样逆转这个被动局面,做到后来者居上。

   先征得长辈的认可。在宝钗十五岁生日时,贾母拿出二十两银子亲自替宝钗过生日。金钏跳井死后,及时对王夫人进行安慰,并把自己新做的二件衣服作为丫鬟金钏的丧服,赢得了王夫人的赞赏。征得同辈的认同。快人快嘴的史湘云就多次称赞宝姐姐,而宝姐姐也是投桃报李,为史湘云开诗社献酒送螃蟹。甚至于庶出的贾环,宝姐姐也进行了关照,视同与宝玉一样,让丫鬟莺儿跟贾环玩,以至于后来赵姨娘亲自捧着宝钗送给贾环的礼物到王夫人跟前称赞宝钗识大体,会做人,王夫人虽然连头都没抬,只说了一句:“留着给环儿玩罢”。实则心里已美出了鼻涕泡。

   有了强大的后盾,就可以跟黛玉公开叫板。 而这种叫板带着必胜的信心,带着贾府特有的假仁假义,满口仁爱,实则杀人不见血。

    宝钗、黛玉围绕宝玉发生过几次冲突,这些冲突都是柔情中带着嘲弄,诙谐中带着杀机,而最公开的一次叫板是第三十回。宝玉和黛玉吵完和好后,被凤姐牵着去见贾母:此时宝钗正在这里。那林黛玉只一言不发,挨着贾母坐下。宝玉没甚说的,便向宝钗笑道:“大哥哥好日子,偏生我又不好了,没别的礼送,连个头也不得磕去。大哥哥不知我病,倒像我懒,推故不去的。倘或明儿恼了,姐姐替我分辨分辨。”宝钗笑道:“这也多事。你便要去也不敢惊动,何况身上不好,弟兄们日日一处,要存这个心倒生分了。”宝玉又笑道:“姐姐知道体谅我就好了。”又道:“姐姐怎么不看戏去?”宝钗道:“我怕热,看了两出,热的很。要走,客又不散。我少不得推身上不好,就来了。”宝玉听说,自己由不得脸上没意思,只得又搭讪笑道:“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来也体丰怯热。”宝钗听说,不由的大怒,待要怎样,又不好怎样。回思了一回,脸红起来,便冷笑了两声,说道:“我倒像杨妃,只是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杨国忠的!”二人正说着,可巧小丫头靛儿因不见了扇子,和宝钗笑道:“必是宝姑娘藏了我的。好姑娘,赏我罢。”宝钗指他道:“你要仔细!我和你顽过,你再疑我。和你素日嘻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跟前,你该问他们去。”说的个靛儿跑了。宝玉自知又把话说造次了,当着许多人,更比才在林黛玉跟前更不好意思,便急回身又同别人搭讪去了。

 林黛玉听见宝玉奚落宝钗,心中着实得意,才要搭言也趁势儿取个笑,不想靛儿因找扇子,宝钗又发了两句话,他便改口笑道:“宝姐姐,你听了两出什么戏?”宝钗因见林黛玉面上有得意之态,一定是听了宝玉方才奚落之言,遂了他的心愿,忽又见问他这话,便笑道:“我看的是李逵骂了宋江,后来又赔不是。”宝玉便笑道:“姐姐通今博古,色色都知道,怎么连这一出戏的名字也不知道,就说了这么一串子。这叫《负荆请罪》。”宝钗笑道:“原来这叫作《负荆请罪》!你们通今博古,才知道‘负荆请罪’,我不知道什么是‘负荆请罪’!”一句话还未说完,宝玉林黛玉二人心里有病,听了这话早把脸羞红了。凤姐于这些上虽不通达,但见他三人形景,便知其意,便也笑着问人道:“你们大暑天,谁还吃生姜呢?”众人不解其意,便说道:“没有吃生姜。”风姐故意用手摸着腮,诧异道:“既没人吃姜,怎么这么辣辣的?”

 宝钗对宝玉最深情的一次表白是第三十四回,宝玉挨打后,宝钗第一个出场。只见宝钗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向袭人说道:“晚上把这药用酒研开,替他敷上,把那淤血的热毒散开,可以就好了。”说毕,递与袭人,又问道:“这会子可好些?”宝玉一面道谢说:“好了。”又让坐。宝钗见他睁开眼说话,不像先时,心中也宽慰了好些,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的就红了脸,低下头来。宝玉听得这话如此亲切稠密,大有深意,忽见他又咽住不往下说,红了脸,低下头只管弄衣带,那一种娇羞怯怯,非可形容得出者。回到家里,被哥哥薛蟠抢白道:“好妹妹,你不用和我闹,我早知道你的心了。从先妈和我说,你这金要拣有玉的才可正配,你留了心。见宝玉有那劳什骨子,你自然如今行动护着他。”话未说了,把个宝钗气怔了。宝钗满心委屈气忿,待要怎样,又怕他母亲不安,少不得含泪别了母亲,各自回来,到房里整哭了一夜。

  这一夜就是那种想得而得不到的、哥哥不体会自己之心的哭,还是薛姨妈了解宝钗,要为他做主,做的什么主,当然是帮助宝钗实现嫁给宝玉的愿望之主。而次日早起来,也无心梳洗,胡乱整理整理,便出来瞧母亲。可巧遇见林黛玉独立在花阴之下,问他那里去。薛宝钗因说“家去”,口里说着,便只管走。黛玉见他无精打采的去了,又见眼上有哭泣之状,大非往日可比,便在后面笑道:“姐姐也自保重些儿。就是哭出两缸眼泪来,也医不好棒疮。”

 在第三十五回,莺儿给宝玉打络子,莺儿告诉宝玉:“你还不知道我们姑娘有几样世人都没有的好处呢,模样儿还在次。”宝玉见莺儿娇憨婉转,语笑如痴,早不胜其情了,那更提起宝钗来!正说着,只听外头说道:“怎么这样静悄悄的!”二人回头看时,不是别人,正是宝钗来了。宝玉忙让坐。宝钗坐了,因问莺儿“打什么呢?”一面问,一面向他手里去瞧,才打了半截。宝钗笑道:“这有什么趣儿,倒不如打个络子把玉络上呢。”一句话提醒了宝玉,便拍手笑道:“倒是姐姐说得是,我就忘了。只是配个什么颜色才好?”宝钗道:“若用杂色断然使不得,大红又犯了色,黄的又不起眼,黑的又过暗。等我想个法儿:把那金线拿来,配着黑珠儿线,一根一根的拈上,打成络子,这才好看。”

 宝玉挨打,宝钗接二连三来到怡红院,大大方方向宝玉表达着关切与深情,既可看作男女之情,也可看作兄妹之情,向所有人发出强烈的暗示,并也得到了回应,得到最高权威贾母的称赞,这是宝钗反转之战最大的一次胜利,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剩下的就看天意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