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皇帝也苟且

(2018-05-11 15:48:52)
标签:

杂谈

文化

 
 看人世间,谁的日子不是在春花秋月中度过,谁的日子不是阴晴圆缺,悲欢离合。过日子全在心情,你纠结日子就纠结,你坦然日子也坦然,把日子当作诗,处处都是鲜花美景,把日子当作砧板,你就要做好滚刀的准备。生活中,谁不是在熬日子。

   
 
在顺境中我们要熬,看花是花,在逆境中同样要熬,看花不是花,是一杯苦酒。佛说得好: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因为昨天已经过去,明天还没到来,现在正在溜走,我们什么都抓不到,哪里有什么日子,哪里有什么生活,只不过是借着渐渐死亡的躯体,暂存于世,苟且于世吧。

   
  
既然苟且,就要放下身段,过苟且的日子,说苟且的话,做苟且的事。然而,这个世界总是充满了矛盾,表面上过的是苟且的日子,内心却是波涛汹涌,一不小心就流露出内心真实的想法,造成伪苟且。

 
  
伪苟且的日子不好过,不论如何伪装,都平息不了内心的挣扎,尤其是那些想把日子过成诗的人,想把日子过成日子的人。还记得南唐后主李煜的那首千古绝唱吗: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才子加花花公子的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也有一定的造诣。天下凡是有才的人都不愿意被埋没,都想得到别人的认可与赞誉,李煜治国的本领不怎么样,风流韵事和诗词韵律却从古至今占得头筹,有事没事都爱写诗做词,花花草草、春风明月都是他吟咏的对象,等到成为北宋的阶下囚,仍然忘不了写词:“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国破家亡后,背井离乡,一动一静甚至生死都掌控在别人手里。


日子如流水,更如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来了又走了,走了又来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尽头。如果如往昔一样在宫中,过着奢华的生活,又有美人的陪伴,这日子过得也算宽心顺畅,可来到了北国,成为别人的囊中之物,时刻被人觊觎,这日子就叫苟且。一种对往事的追思留念与愧疚,对日下的畏惧与厌倦,一首千古绝唱倾泻而出。也正是这首词泄漏了心机,惹恼了宋太宗,一壶毒酒下去,惨死在异国他乡。


俗话说得好,话到嘴边留半句,身为一国之君的李煜,并不理解苟且的真正含义,时刻想抒发内心的感受,与他人分享。明明是跟小姨子偷情,趁着老婆卧病在床,昏睡不醒之际,约了年仅十四岁的小姨子在花园里约会,这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可他偏偏要把当时的情景写出来,让人知道: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

 
 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以李煜的才情,这首词,很快传遍大街小巷,等于给病中的老婆再捅上一刀,不久年仅28岁的大周后就香魂一缕随风散。

   
 
生活在苟且中的人要养成一种习惯,磨炼成一种本事,那就是会伪装自己,会隐藏自己的内心世界,能遏制心中的欲望,懂得隐忍,避开天灾人祸,最后保全自己。

   
 
同样沦为阶下囚的三国时期蜀汉后主刘备的儿子刘婵,就比较会伪装自己。世人都说他是扶不起的阿斗,实则是该装孙子的时候装孙子,该当爷爷的时候当爷爷。诸葛亮在的时候就装孙子,想想诸葛亮多年把持朝政,拥有军权,如果不听话,废掉一个刘婵那是愉快加轻松的事情。可刘禅懂得装痴卖傻,天天吃喝玩乐,用来麻痹诸葛亮,赢得扶不起的阿斗之美名。著名的《出师表》就是诸葛亮耳提面命教训刘禅要“亲贤臣,远小人”,就表现出了诸葛亮仍然把22岁的青年天子刘禅当作孩子一样看待。稍有点脑子的人都会想到:刘禅的父亲刘备也是经过了战火的洗礼,一生的戎马,还有二叔关云长,三叔张飞,四叔赵云,对于刘禅的教育培养会少花了心血吗?况且,刘禅也是多年追随父辈,从死人堆里几进几出,深知江山得之不易,能甘心将得之不易的江山毁在自己手里,留下骂名吗?有人评价刘禅背负骂名而不做辩解,实是“全国为上策。”《三国志集解》也说刘禅“恐传闻失实,不则以养晦自全耳。”


借用莎士比亚的话,装傻也是要靠才情的。万一装傻露了馅,照样遭杀身之祸。诸葛亮死后,魏国打败了蜀国,刘禅的儿子刘谌主战不得,杀死了自己的儿子与妻子,最后自杀,而刘禅大开城门,出城受降,被送到洛阳。最有名的一段桥段就是司马昭设宴请刘禅和蜀国旧臣吃饭,故意安排表演蜀国杂耍,想羞辱蜀国君臣,刘禅却高兴地拍手喊道“好看,好看,真是好看”,表现出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后来司马昭又问:在这里怎么样啊,想不想你的国啊?刘禅说:在这多好啊,有吃有喝的,想那旮沓干啥?后来,司马昭封他为安乐公,赐宅给钱供养,刘禅就这样装傻充楞解除了司马昭的怀疑,在洛阳安度了余生,也保全了蜀国百姓遭涂炭。


与刘禅相似的还有一个皇帝,南北朝时期陈朝最后一个皇帝,陈叔宝,被隋文帝捕获,沦为阶下囚,隋文帝要看看他的表现,没想到他全然没有亡国之痛,每天照样吃喝玩乐,三天二头酩酊大醉,不省人事,回来还向隋文帝要官,说:给我封个官吧,不然,每次上朝,我以何种称谓与人交谈呢?隋文帝不禁叹息说:陈叔宝全无心肝。后来监视他的人又向隋文帝汇报,说陈叔宝每日大醉,罕有醒时。隋文帝叹到:“随他罢,否则叫他如何过日。”后来陈叔宝病死,被追赠为大将军、长城县公。


其实活在当下,就是苟且在当下,如果你不苟且不会苟且,就会有惊涛骇浪,险滩峻岭。


还记得刘邦的戚夫人那首歌吧:“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相伍!相离三千里,谁当使告汝!”当引以为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酒酣归去
后一篇:撒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