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懂你 所以不见——读查令十字街84号
(2017-11-18 19:34:13)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看的是缘分,“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但更需要“懂”,懂心,懂情,懂得进退去留,只有“懂”了,亲人之间、朋友之间、甚至在陌生人之间,就会留下点点滴滴可以长久弥留的温馨与回忆。
英国绅士弗兰克.德尔懂得美国作家海莲.汉芙小姐的读书嗜好,比如爱买读过的书,爱读绝版的书,爱读旧版的书,二十年来隔洋跨海为海莲汉芙找书。每当得到海莲.汉芙的赞美,英国绅士必定会长出一口气,为自己的付出得到回报而感到满足,也会为自己懂得远在千里之外一个女人的心而感到欣慰。第一次购书,就让海莲.汉芙心花怒放:“今天收到你们寄来的书,斯蒂文森的书真是漂亮!把它放进我用水果箱权充的书架里,实在太委屈它了。我捧着它,生怕污损它那细致的皮装封面和米黄色的厚实内页。看惯了那些用惨白纸张和硬纸板大量印刷的美国书,我简直不晓得一本书竟也能这么迷人,光抚摸着就教人打心里头舒服。”
当海莲.汉芙这样描述自己看到弗兰克寄到的书时“我把它端端正正地摆在案前,整天陪着我。我不时停下打字,伸手过去,无限爱怜地抚摸它。倒不全然因为这是首版书,主要是我打出生起就没见过这么标志的书,拥有这样的书,竟让我油然而生莫名的罪恶感。它那光可鉴人的皮装封面,古雅的烫金书名,秀丽的印刷铅字,它实在应该置身于英国乡间的一幢木造宅邸,由一位优雅地老绅士坐在炉火前的皮质摇椅里,慢条斯理的轻轻展读......”见信如见面,一股股温润的柔情从海莲.汉芙小姐的信中流出,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哪个男人读了这样的文字而不被打动?经营多年旧版书,对古书业颇有研究、做出贡献的弗兰克.德尔是不是感到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因为懂海莲.汉芙对英国文学的挚爱“我幻想着那一天快点到来——我步下轮船、火车,踏上布着尘土的人行道,我要走遍柏克来广场,逛尽温柏街;我要置身在约翰布道的圣保罗大教堂,我要跌坐在伊丽莎白拒为阶下囚的伦敦塔前台阶上……”所以,马克斯与科恩书店从店员塞西莉“我好盼望你真的能如愿到英国来,你何不省点买书的钱,好让你能在明年夏天成行呢?我的爸爸妈妈在米德尔塞克斯有幢房子,我们会很高兴接你来住”到弗兰克德尔和他的妻子都热情邀请海莲.汉芙到查令十字街84号小聚。在1952年2月14日情人节当天,海莲汉芙再次收到弗兰克德尔的邀请:“当你确定访问英国时,橡原巷37号将会有一个房间可供您无限期地住宿。”
但在海莲汉芙看来,用通信来表达自己隐含在心中的情感,更适合33岁的海莲汉芙的心理。因为该嫁而未嫁,必定会对自己缺少点信心,并且也知道世界上最懂她的人弗兰克.德尔“年近四十,长得很帅,娶了一位爱尔兰姑娘——好像是他的第二任太太”后更有了近乡情更怯的心理。当大伙儿常凑在一起揣摩她的模样儿,都坚信她一定是一位年轻、有教养且打扮时髦的人,而老马丁先生硬要把她想成一个学究型的人时,海莲汉芙这样回答:“真是让老马丁先生大失所望了,请转告他:“我非但一丁点学问都没有,连大学也没上过哩!我只不过碰巧喜欢看书罢了。至于我的长相,大概就跟百老汇街上的叫花子一样时髦吧!我成天穿着破了洞的毛衣跟长毛裤,因为住的老公寓白天不供应暖气。整幢五层楼的其他住户早上9点出门,不到晚上6点不会回来,房东认为他犯不着为一个窝在家里摇笔杆的小作家而整天大开着暖气。”谦虚也好,实情也罢,用这样的腔调来形容自己,稍稍窥出了海莲.汉芙心里的底气。
因为懂海莲汉芙的底气,所以,1951年4月16日她的生日当天收到一本《伊丽莎白时期情诗选》,这也是大洋彼岸弗兰克.德尔的心声。海莲.汉芙立即回信表示“我喜欢扉页上有题签,页边写满注记的旧书,我爱极了那种与心有灵犀的前任冥冥共读,时而戚戚于胸,时而被耳提面命的感觉。”并附上一句:“我一定会格外小心,免得让它溅到酒滴、沾了烟灰。这份礼物对我这种人来说实在太隆重了”。那么,海莲.汉芙是一种什么样的人哪?恐怕只有她自己最清楚:热情的外表,寂寥的心里;渴望拥有,又害怕失去;想离经叛道,又有道德的底线。所以海莲.汉芙总是以川资短缺来搪塞,其实,看她的收入,并非缺少这一次并不昂贵的旅游。有人给提供食宿,解决了最主要的问题,而20年来,她换了价格不菲的全套牙,又“订了一间连影都没有的客卧两用预售屋”,“又忙着张罗着新家具和书架、地毯”。稿酬嘛,有时也是不菲,一集电视剧集两张,就是200美元。由开始渴望踏上英伦大地,到后来的委婉推脱,全都是因为懂弗兰克.德尔,懂自己,懂他人。因为懂,所以不见。
因为懂当时经济萧条情况下,英国人民艰难困苦的生活“你们每一户每个星期才配给到两盎司肉,而每个人每个月只分得一只鸡蛋!我一听简直吓坏了”。海莲.汉芙爱屋及乌,不断用自己辛苦赚得的稿费寄去了鸡蛋、火腿等大量的生活用品。
因为懂两人之间发乎情,止于礼的情谊,职员们在给海莲.汉芙的信中一半调侃一半真诚:“您寄来的复活节包裹已经收到,这些礼物实在是太棒了,不过,因为弗兰克第二天一早就出去了,所以他没空回信向你道谢,大家都急得直跳脚,而其他人全都不敢斗胆写信给“弗兰克的汉芙小姐”。
因为懂,妻子对丈夫释怀。当弗兰克德尔去世后,他的妻子在1969年1月29日的来信中说:“我原先只知道他是一个处事严谨同时也很幽默的人;现在还了解了他在待人处事上更是一位谦冲君子,我收到许许多多的来自各地的信,都异口同声地赞扬他对古书业的贡献。”“不瞒你说,我过去一直对您心生嫉妒,以为弗兰克生前如此爱读您的来信,而你们俩似乎有许多共通点;我也羡慕您能写出那么好的信。弗兰克和我却是两个极端不同的人,他总是温和有耐性,而因为我的爱尔兰出身,我的脾气总是又倔又拗。”“我盼望有一天您还是能来造访我们,两个孩子都很想见见您。”
20年间,海莲.汉芙从马克斯与科恩书店大概购得50余本书,数目不大,维系两人20多年之间牵挂的桥梁不是书,而是懂。1951年11月2日海莲汉芙说“我真恶毒。你为了帮我找书,我竟然不曾向你道过一声谢,我简直坏透了。其实,你在那头而受苦受难,我都是铭感在心底的。1952年2月14日,弗兰克.德尔的来信中说:“我十分同意,该是我们都摈弃无畏的“小姐”先生”敬称的时候了,不瞒您说,我本人实在并不像你长久以为的那样既木讷又严峻。”
回顾两人20年来的交往,就像1952年12月12日海莲汉芙收到的《爱书人文选》一样——镶金边的皮面,上金漆的上书口,轻而易举勇夺“我的藏书选美”的后冠,连首版的《大学论》也甘拜下风。它看起来如此清新、纯朴,宛如从未遭染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