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倔强,母亲也很坚韧,婚姻生活不美满,双方都有责任,但母亲有一种天生的本事,就是当与父亲发生争吵时,她会让同情者全部站在她的一边,指向父亲的都是谴责。
据说,父亲的奶奶有着异国血统,也就是俄罗斯血统,父亲的爷爷常年在俄罗斯行走,做买卖,也是当时的大户人家,后来家道衰落,到了父亲的父亲这里,已经是难以维持,父亲还有个哥哥,由于家庭困难,奶奶把读书的机会给了父亲的哥哥,父亲只读过小学,便辍学在家放牛,而父亲的哥哥因为读过书,见识广,也在当时某个官职,可是由于身体不好,在我很小的时候便常年卧病在床,不久便英年早逝,赡养奶奶的义务便落在父亲身上。因为奶奶的原因,父亲与母亲经常吵架,而当着奶奶的面,父亲又不敢发作,有怨气也憋在了心里。
母亲家在农村,在母亲7岁的时候姥姥便离开人世,母亲是在姥爷的关照下长大的。所以母亲对故乡情深意切,只要娘家有事,母亲便义不容辞,无论家里条件允许与否,母亲都会伸出无私的手臂,而母亲娘家人多,以为嫁到城里的母亲过得是比乡下富裕得多的生活,一旦有事,父亲母亲便成为他们主要依靠对象,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对娘家无私的援助也惹得父亲很不高兴。
还有也许人到中年,望着一大帮嗷嗷待抚的儿女,父亲丧失了男人的斗志,开始酗酒,母亲由于多年操劳,进入更年期等原因,失去了往日的温柔,这个时期,父母亲争吵不断,不断升级,以至于整天鸡飞狗跳。一次父母争吵后,哭够了的母亲起床煮了挂面,并从橱柜里摸出一个鸡蛋,打进锅里,而在一边抽烟的父亲,立即起身,到厨房拿起刀,手起刀落,把一只正在下蛋的母鸡宰了。母亲见状顿时嚎啕大哭,数落着父亲:我就吃了一个鸡蛋,你就连鸡也杀了,这是心疼我吃鸡蛋,断我的念头。很久很久,父母亲和好之后,母亲逢人边说父亲杀鸡的事,让父亲在邻居亲戚面前无颜以对。而现在经历了人生许许多多的我看来,一件事换一个角度看,也许会取得不一样的效果。如果母亲这样想:丈夫杀鸡是为了更好的补偿我,是对刚才吵架的一种道歉方式。如果母亲满怀欣喜的喝着鸡汤,不时地瞄上父亲一眼,父亲无论杀鸡的动态如何,都会满心欢喜。
父亲酗酒很厉害,喝完酒后,会把几只鸡打的满院子跑,或者摔东西,或者唠叨,总之,他不像有些喝酒的人,喝多后睡觉。后来父亲酒醉的时候越来越多,参加邻居家的婚礼喝多了,跟同事喝多了,大多数时候自己喝多了。每次喝多了,父亲都要挨母亲的数落或者谩骂,渐渐的,父亲从母亲要钱买酒越来越难了。有时父亲发工资,就直接打一大桶酒,放到柜子里慢慢喝。但父亲控制不住自己,吃完饭后,父亲还要从柜子里拿出酒桶倒上一点喝,或者睡觉前再喝上一点,这就惹得母亲不高兴,如果按照一天二两酒的话,5斤酒要喝上多少天啊,但父亲往往几天就喝完了,一是浪费了钱,二是喝完酒后,父亲表现欠佳,使母亲对父亲越来越不满。
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次父母吵架是,母亲沿着家门前的火车道一边哭一边走,我们几个孩子跟在母亲身后,父亲与哥哥使劲从铁轨上拽母亲,拽下后,母亲再爬上去,后来男人们拽累了,我们几个小家伙就跟在母亲身后,母亲不时地回头把我们撵下铁轨,但我们像母亲一样义无反顾跟铁轨粘到了一起。那是傍晚时分,铁轨两边是绿绿葱葱的树,天上飘着晚霞,母亲昂着头,不远处是几个哭哭啼啼的孩子,那个情景终身难忘。
后来,父母的吵架次数越来越多了,母亲失态的时候也很多,哥哥姐姐各有各的事,比如那时候,哥哥在复习高考,姐姐在着急找对象,而我和弟弟则经常手拉手,去看望因父母吵架躲在亲戚家的母亲。那个时候我开始憎恨父亲,为什么不能给我一个快乐的童年,为什么不能给我一个像其他孩子一样温暖的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