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动物标本--北京自然博物馆动物标本

(2008-12-20 17:01:53)
标签:

穿山甲

毛腿沙鸡

岩雷鸟

摄影

生命

北京自然博物馆

标本

动物

环锦稚

科普

  人们常常这样叫它穿山甲,没有人叫鲮鲤,陵鲤,龙鲤,石鲮鱼等.其实这些是俗称.目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穿山甲生长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属于地栖性的哺乳动物。身体比较狭长,全身有鳞甲,四肢粗短,尾扁平而长,背面略隆起。它的头为圆锥状,眼睛小,吻尖。舌头长,没有齿。尾部生有长白色和棕黄色稀疏的硬毛。绒毛极少。成体两相邻鳞片基部毛相合,似成束状。雌体有乳头2对。穿山甲多在山麓地带的草丛中或丘陵杂灌丛较潮湿的地方挖穴而居。昼伏夜出,遇敌时则蜷缩成球状。穿山甲很能吃,一只成年穿山甲的胃,最多可以容纳500克白蚁。

   穿山甲平时独居于洞穴之中,只有繁殖期才成对生活。发情期为4~5月份,12月至翌年的1月产仔,每年1胎,每胎1~2仔。
  分布广东、海南岛、广西、云南、贵州、湖南、江西、福建、台湾、浙江、安徽、江苏等地。

动物标本--北京自然博物馆动物标本

毛腿沙鸡:

   布部于东北地区及新疆、甘肃、内蒙古、河北、山东等地区的毛腿沙鸡常年生活在荒漠、半荒漠里,在柴达木常见到,多成群活动,小到几十只,多则上百只,飞行很快,但距离不长,并发出很大的啸声。雄鸟冬季里它的羽毛、额、头顶前部、眉纹沾黄,头侧纯黄色;颏淡棕色;头顶及头后部和后颈暗棕灰黑,还具灰黑色羽轴纹。上体砂棕色,满黑色横斑;这些黑斑在背的较粗,向后变细而密;肩羽与背相同。雌鸟羽色和雄鸟相似。但头顶、后颈均与背同;额、喉、眉纹与块斑等均为棕黄而无锈红色;背上黑斑比较狭短而呈波状,腹部是斑染七克力色。

   从野外来鉴别的话 翅与尾均尖长,全身大都砂灰褐色,背部满杂以黑色横斑;腹部具一黑色斑块。

动物标本--北京自然博物馆动物标本

狼的领地:

狼在草原的夜色中追捉着小动物。“狼嚎” 狼嚎的旋律常令人感觉被重重狼群围困。其实  整个狼群的嚎叫,通常只有五到八只野狼而已。他们是独特的单一个体,同时也是所属团队的组成分子之一。借助这样的狼嚎,狼群向其他生命宣告:“团队精神”。

狼全身长包括尾巴在内有1.4-2米。狼站着的高度,肩膀高平均在65-95厘米。狼的大小和它生活的地区环境有所不同。北方地区狼的个头包括爪子都较大,皮毛较厚。体重为60千克,而南方的狼相比要小得多,体重在30千克以内。某些生活在中东地区的狼体重甚至会轻达14千克。

狼群就是一个狼的家庭,通常包括一对成年狼和它们的后代。隔那它们会扩大家族。一只孤独的公狼和一只孤独的母狼如果它们都很喜欢对方,便以摇尾巴,撞鼻子的方式向对方发出求爱信号,然后依偎在一起表示同意,亲就算定下了。定亲活动一年当中随时都棵出现。在生活地内,家庭区域、领地狼群都要建立。狼群在这个区域内生活、捕猎。领地的大小根据他们捕食对象的多少而有很大变化。大或小的情况取决于这个地区的猎物数量。在猎物分布较密集的地方,狼不必奔袭很远便可获得一顿美餐。在较荒凉的栖息地,由于只有少量的猎物存在,狼则需要跑很远才能猎得食物。

狼的一生是充满艰辛的。生活在野外,狼就必须经常与其他的狼争夺食物和领地。捕猎更是危险的,有时也不免空腹而归,一无所获。一旦捕猎成功,狼还要必须警惕其他想不劳而获的动物的袭击。这些

动物还经常袭击、捕杀狼的幼崽。狼必须时刻警惕来自不同方面的侵袭。最后,狼还必须与人类竞争,人类无疑是狼安全生存的最大威胁。

朋友来到这美丽的大草原,在我的印象中,狼不能像羊那样安然自在地吃草,大自然赋予了它凶残的天性。但它们包裹着重重神秘色彩的睿智却是捍卫它们生存尊严和王者权利的杀手锏。狼的精神:包括卧薪尝胆、众狼一心、同进同退、顺水行舟、自由可贵等“以及表里如一”:在这里先借助“知己知彼”一词狼会尊重每个对手,善意解读对方、总会向对手学习。狼在每次攻击前都会去了解对手,而不会轻视对手,所以狼一生的攻击很少失误。其实狼也是很想当一个善良的动物,但是狼知道自己的胃只能是消化肉食,所以狼唯一能做的只有干干净净的吃掉每次猎物。

动物标本--北京自然博物馆动物标本

动物标本--北京自然博物馆动物标本

岩雷鸟:别名雪鸡,属于松鸡科,算是中小型鸟类。全长约40厘米。冬羽白色,叫声:粗声的kuh, kuh, kwa-kwa-kwa,或是雄鸟arr, arr猛叫。是苔原亚寒带针叶林鸟类。夏、秋季栖于矮桦灌丛、草甸、高山草原等地区,冬季常向气候较暖地区移动。食为植物。极善走,飞行迅速,但不远飞。秋冬季集群生活,繁殖期一雌配一雄。雌鸟在矮灌木丛、草堆中或长有地衣的岩石处筑巢。巢建造在高山针叶林、雪线以下的矮桦灌丛、小半灌木荒漠草原、亚高山草甸,以及具有零散砾石的高山草甸2500m以上。冬季时成几百只的大群,夏季时3~5只一群活动。嗜食桦树叶。每窝产卵5~10枚,多达12枚,淡米黄色,有时带褐色斑点。雌鸟孵卵。为新疆阿尔泰山地区留鸟。本种在我国分布区狭窄,数量稀少,应严加保护。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动物标本--北京自然博物馆动物标本

岩雷鸟:雄鸟

动物标本--北京自然博物馆动物标本

环锦稚:

   其实人们通常叫山鸡野鸡。 山鸡适应性广在什么环境中都可以度过,抗寒,耐粗生活环境从平原到山区,从河流到峡谷,夏季能够耐高温,冬季能在冰天雪地行动觅食。

  山鸡胆怯机警 ,性情活泼,善于奔走,集群性强,雉鸡觅食过程中,时常抬起头机警地向四周观望,观察周遍的动静,繁殖季节以雄雉鸡为核心,组成相对稳定的繁殖群,独处一地活动,其他雄雉群不能侵入,否则开展强烈争斗。山鸡食量小,食性杂雉鸡胃囊较小,容纳的食物也少,喜欢吃一点就走,转一圈回来再吃。食物为昆虫、小型两栖动物、谷类、豆类、草籽、绿叶嫩枝等。早晨天刚亮、下午5—6时是全天2次采食高峰;夜间不吃食,喜欢安静环境。

  山鸡叫声特殊雉鸡在相互联系,相互呼唤时常发出悦耳的叫声。就像“柯—哆—啰”或“咯一克一咯”。当突然受惊时,则暴发出一个或系列尖锐的“咯咯”声,繁殖季节,雄雉鸡在天刚亮时,发出“克—多—多”欢喜清脆的啼鸣声,日间炎热时,雄雌雉鸡不叫或很少鸣叫  

动物标本--北京自然博物馆动物标本

麻雀:麻雀又名家雀、琉麻雀。属鸟纲雀形目文鸟科山麻雀属。麻雀属鸟类的通称,也叫北国鸟。麻雀体长为14厘米左右,褐色。嘴短而强健,呈圆锥形,稍有些向下弯;初级飞羽 9 枚,外缘具两道淡色横斑。世界共有19种。中国产5种;其中树麻雀最为常见 ,雌雄相似。麻雀属晚成鸟。

麻雀是人类的朋友,它生活于百姓的居住地点和田野附近。白天四出觅食,活动范围在2.5~3千米以内。在地面活动时双脚跳跃前进.鸣声喧噪。主要以谷物为食。繁殖期食部分昆虫,并以昆虫育雏。繁殖力强。在北方,3 ~4月开始繁殖,每年可繁殖2窝以上。在南方几乎每月都可见麻雀繁殖雏鸟 。巢简陋 ,以草茎、羽毛等构成,每窝产卵 4 ~ 6枚。卵灰白色,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11~12天。雏鸟全身裸露,15天以后才能出飞自行寻食。

麻雀广布于我国南北各地,也广布于欧亚大陆,是一种最常见的雀类。

动物标本--北京自然博物馆动物标本

动物标本--北京自然博物馆动物标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