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栽秧记

(2022-04-20 10:32:29)
标签:

性情

写作

栽秧记

 

何龙飞

 

小时候,我曾目睹了父母及栽秧师傅们热火朝天地栽秧的情形。

江边栽秧时间比坪上要提前半月以上,我家在坪上,一到栽秧时节,江边的师傅们被父母请来栽秧。

于是,父亲及师傅们扯的扯秧苗,用干稻草拴成一把把,运的运秧苗,办的办田,拉绳的拉绳,栽的栽,分工合作,协调配合,突击着栽秧任务。

“来哟,比赛谁最先栽完!”有师傅提议后,众人纷纷表示赞同,赛起了栽秧的进度。的确,我看到领先的那位师傅神气极了,笑得很灿烂。有人不服,则重赛,还是先前领先者获胜,便心服口服,要是其他人获胜,又需重赛了。更有甚者,提出赛质量,大家都参与其中,力争获胜。如果来个“又快又好”的比赛,就更为精彩了,不能不令我大开眼界,彻底佩服,心想:要是我也能当个“栽秧大师傅”,那该多好啊!

最美妙的是师傅们边栽秧边唱歌:“栽秧师傅么,嗬咴,加油干那么,嗬咴,早点栽完上田坎啰嘛,嗬咴……”听着听着,我竟入了迷,跟着唱起来,那才叫带劲、刺激。

该歇气“过午”了,师傅及父亲从田里上到田坎,抽烟,闲聊,打发疲倦。这时,母亲做好了泡粑、炒胡豆、炒豌豆、凉菜,还带来了花生、白酒、碗等,他们吃得津津有味,喝得兴奋不已,让倦怠烟消云散,提振了精神,很快又投入到栽秧中。

一般情况下,歇气“过午”后,要栽到下午一时左右才吃午饭。下午,需栽到1730后才收工。倘若为了尽早栽完,则加班加点地栽。

栽秧完毕,父母会摆上“庆功宴”,热情款待师傅们,以示感谢。师傅们不客气,与父亲一道谈笑风生,吃菜、喝酒、划拳,好不开心。

没有不散的宴席,师傅们要走了。父亲赶忙掏出准备好的“活路钱”,连声道谢后,送师傅们离去。

后来,江边师傅们没来我家栽秧了,父母改请坪上的师傅或亲朋或左邻右舍栽秧,要么给“活路钱”,要么“转活路”。总之,得想办法赶上时令,把秧栽完。

可是,这么做既花费钱,或者欠人情要还,又累人。父母商议后决定,自己慢慢栽,可把钱省下来,贴补家用,更好地支持我读书。

这样一来,我怎忍心看着父母艰辛地栽秧,便自告奋勇地要学栽秧,以减轻父母的劳作量。

“那怎行呢,你看一下可以,还是好好读书吧!”父母异口同声地拒绝了我的想法。

然而,我属牛,很倔强,执意要栽秧。父母拗不过我,只好答应,还做起了示范,提出了行距、窝距、苗数、深浅等要求。

我照办,栽出了一行行秧苗。尽管有些歪斜,但毕竟有勇气、能吃苦,还是受到了父母的称赞。

我的心里乐开了花儿,栽秧的积极性高涨。在父母的教导、带动下,我的栽秧水平越来越高,向“又快又好”迈进。虽然腰酸腿软,但跟父母一样,累并快乐着。尤其是望着那些绿油油的秧苗,憧憬起丰收的喜悦场景,那就更加欣慰和惬意!

“怎么样?苦不苦?”有了栽秧的体验后,父亲问我的感受。

我如实回答:苦啊,当农民不容易哟!

父亲长吁短叹起来:是啊,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聆听父亲的教诲,我还能说什么好呢,唯有通过栽秧,激发自己发奋读书的动力,力争早日走出大山,不再当黄泥巴脚杆。

事实上也是如此。伴随着盆盆秧、薄膜育秧、一根苗、拉绳栽、宽窄行、抛秧等栽秧方式的演变,我坚持力所能及地帮助父母栽秧,栽出一家人团结协作、幸福温馨的可喜局面,栽出“先苦后甜”的感悟,栽出信心和决心、意志与耐力。值得欣喜的是,我发扬栽秧迸发的精神努力奋斗,终究读出了名堂,成了地道的“公干人”。

能有美好的今天,我能不感恩父母,铭记栽秧吗!这么多年没有栽过秧了,我却每年都会怀念栽秧旧时光,会朝着故乡的方向,为栽秧的父母虔诚地祈祷,还会抑制不住激动,在键盘上敲打出朴实的文字,来个“栽秧记”,以便忆苦思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